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印尼大屠殺二部曲】《殺人一舉》:身為媒體人,我的職責就是讓大眾憎恨受害者

【印尼大屠殺二部曲】《殺人一舉》:身為媒體人,我的職責就是讓大眾憎恨受害者
Photo Credit: 美昇國際影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年執行大屠殺的重要「劊子手」們,許多都還在世,而且根本對「當年勇」津津樂道。於是在《殺人一舉》裡,歐本海默刻意忽略受害者的聲音,以不點破的態度訪問加害者,甚至邀請他們拍一部電影「重現當年豐功偉業」。

其中有個人說:「殺人是最嚴重的罪,如果不想有罪惡感,就得為自己找到藉口。比如:人家託我去殺人,而且開出來的價錢很合理——這樣想就對了!道德標準,本來就是比較級。」

當然還有一種言論是我們很熟悉的了:「太多民主只會造成混亂。在軍事獨裁之下,一切都會比較美好,經濟比較繁榮,安全也比較有保障!」

6_TAOK_NOIR_01_framegrab
Photo Credit: 美昇國際影業

回到安華與赫爾曼身上。這兩人真的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幹了一番大事業,現在終於有機會留下紀錄讓全世界看見。「不只是在雅加達放映而已,還有英國倫敦!」多年來在好萊塢,我們看多了「兩個蠢蛋」的類型片,真難得可以看到兩個惡魔的紀錄片。而《殺人一舉》最讓人發毛的,是在那些「演戲」的過程裡,殺人魔被釣出了他們內心的某種真實,熟練無比,而且享受其中。雖然事後帶著點惶然,但你我的印象已經難以磨滅。

至於導演,則是高於這一切的操偶人。在《殺人一舉》最後,他刻意剪進了一點安華的低潮:他因為在一場戲中演出受害者,而體會到某種無助和恐懼,於是一度問了自己:「我是不是做錯事了?我會不會遭到報應?」

身為觀眾,只因為這樣的回頭就感到一點點釋懷,說實話,真的不甘心啊!

下篇:【印尼大屠殺二部曲】《沉默一瞬》:受害者不懂得放下,難道你們要事件重演嗎?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