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油畫到修廟堂:修復師蔡舜任青春換青春

修油畫到修廟堂:修復師蔡舜任青春換青春
Photo Credit:雲門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舜任說:「佛羅倫斯整座城市的販夫走卒、士農工商,心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他們盡力保持城市在四,五百年前的樣貌;而台灣城市發展不到百年,珍貴的民間文物,卻一一在消逝損毀。」

高標準的夢幻修復

炙熱的五月初,我和同事來到雲林西螺的張廖家廟崇遠堂探訪藝術修復師蔡舜任。對我而言,「藝術修復」這工作的夢幻程度,就像電影裡才有的職業,坐在畫室裡,專注地補修達文西或梵谷的名畫,那蔡舜任工作團隊在雲林的客家祠堂裡,在做什麼?

抵達後,蔡舜任帶著我們走進搭滿鋼架的崇遠堂正殿,為了要修復天花板樑柱和雕刻彩繪,必須搭起兩層樓高的平台,而這次以新工法搭建的平台極穩,數人一同在平台修復也穩如泰山,不若以往採用鷹架的平台,這是蔡舜任和廠商屢次討論、試驗的「工作舞台」,施作廠商也自豪能量身打造出新設備。蔡舜任對於工安如此重視,首先打破了我對修復工作夢幻想像。

揮灑青春爬高修廟

爬上二樓平台,近距離地看工作團隊修復雕梁畫棟、三筒五瓜。廟裡無冷氣,幾支電扇吹來濕熱的夏風,一旁的我們早已忍不住頻頻以手拭汗。只見現場工作人員,耐住滿身濕透衣衫,文風不動小心翼翼地專注於修補。蔡舜任如數家珍地說:「這是中部彩繪藝師柯煥章的作品,目前已經很少見到這麼完整大量保存他作品的歷史建築,我們當初是從作品中的落款『笑雲』,確認了崇遠堂內有為數可觀的大師作品。」

蔡舜任團隊的工作人員,坐在三筒五瓜樑柱下,頂著大熱天,專注於眼前的修復。雲門提供
Photo Credit:雲門提供

現場清晰可見,有些彩繪被覆上一層凌亂、俗艷的修補塗層,與原本細緻清麗的柯煥章水墨彩繪筆法迥然不同,蔡舜任語重心長地說,以前認為修復就是重繪一層顏料上去就好,但這是一種變相的破壞;若非每個案子都有既定的修復期程,他其實更希望有足夠的時間,能讓民眾來觀看他們工作的現況,讓大家目睹「最好的修復就是最少的修復」。

在工作人員當中,我特別注意一位戴著口罩,但眼睛斗大明亮的修復師,彎下身跟她閒談,才知道她已經加入團隊五年,雖非科班出身卻天生有著絕佳美感,看她筆輕沾顏料,一筆一劃細補橫樑上斑駁圖樣,漸漸地典雅秀氣的彩繪鳳凰光采再現。若每個案子都耗時甚鉅,又逐「水草」而居,正值花樣青春的她,該如何追求幸福?男朋友不抗議嗎?只見她笑瞇瞇小小聲地說:「單身中」,蔡舜任立刻幫腔:「她現在標準很高了。」

潘麗水所畫的門神,修復前後對照圖。蔡舜任團隊提供
Photo Credit:蔡舜任團隊提供
潘麗水所畫的門神,修復前後對照圖。

看著與這些伴隨著藝術品,被汗水打上蘋果光的臉龐,我莞爾一笑明白其意了。

修復喬托也修門神

繞了世界一圈,蔡舜任最後帶著西方油畫修復技巧回到台灣,在一次委託案的機緣下,蔡舜任第一次接觸到廟宇彩繪大師潘麗水作品,那是汙黑的四面門神!經審慎評估後,蔡舜任發現潘麗水大師的筆觸與西方油畫異曲同工,帶有透視技法,他決定嘗試以之前修復喬托畫作的技巧,喚醒四位門神。

蔡舜任地修復工作,包含以刮除門神上老化保護層。
Photo Credit:雲門提供
修復人員正一起刮除門神上老化保護層。

耗時三年,潘麗水筆下秦叔寶和尉遲恭再度髭鬚飛揚。2014年,透過群眾募資,蔡舜任工作團隊帶著著台灣四面門神飛往瑞典,參加「國際建築彩繪裝飾藝術研討會」,那是第一次,甦醒的台灣門神,站上世界。

蔡舜任說:「佛羅倫斯整座城市的販夫走卒、士農工商,心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他們盡力保持城市在四,五百年前的樣貌;而台灣城市發展不到百年,珍貴的民間文物,卻一一在消逝損毀。」經過醫治潘麗水四面門神的經驗,蔡舜任現今蹲點在台灣各地有需要的廟宇裡,與工作團隊慢慢地重現百年前的輝煌。

從小到大,進廟不下數百次的我,不知道原來廟門前兩面門神,其實線條之精緻,色彩之華麗,等同於美術館裡展示的名畫一樣,值得駐足細細打量的。那天下午,蔡舜任眼神發亮地講解廟的各細部工法,那一刻我覺得彷彿置身在知名的美術館裡。

活動訊息

名稱:蔡舜任-藝術修復之工事
時間:2016/07/02 15:00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1段6巷36號)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