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乖張長女乖巧,泰王蒲美蓬的繼承者難題:「我沒有死的本錢」

長子乖張長女乖巧,泰王蒲美蓬的繼承者難題:「我沒有死的本錢」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蒲美蓬眼見兒子行徑如此惡劣,遂在沮喪之餘,於1977年12月將詩琳通公主也加封為可能的王位繼承人。

文:安德魯•麥格里高•馬歇爾(Andrew MacGregor Marshall)

編按:甫接受心臟手術的的泰國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其身體狀況備受關注;他被視為泰國是否能繼續合一或分歧的關鍵,許多人都擔憂泰國政治會在蒲美蓬統治終結走向何方。本文將說明蒲美蓬的繼承者難題。

如果蒲美蓬與他母親桑文說出阿南達(蒲美蓬的兄長)之死的真相,他永遠也當不了泰國國王。在槍擊事件發生數週之後,政府已經開始發現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拉瑪八世並沒有像他們先前猜想的那樣舉槍自盡。事實是,蒲美蓬在與他哥哥玩耍時,很可能在不知道那把點四五手槍已經上膛的情況下,無意間扣了扳機,射穿了哥哥的腦袋。如果蒲美蓬與桑文說出實情,激進尊王派領導人玻里帕的兒子朱巴(Chumbhot)王子將繼位為王(玻里帕已於1944年在流亡爪哇時死亡)。

即使在了解真相之後,比里.帕依榮的政府仍然力圖掩蓋真相。因為由一位軟弱的國君登基最適合他們的利益;由比較果斷的朱巴為王,會讓他們提心吊膽得多。保王派與鑾披汶的軍方也串通一氣,扭曲真相,圖謀以弒君罪抹黑比里,為他們的1947年政變找藉口。

但保王派在與軍方聯手、推翻比里以後,對蒲美蓬越來越不滿意。他們需要一位堅強有力、能為保王運動爭取支持的國王。蒲美蓬憂柔寡斷,躲在洛桑,備受煎熬,鬱鬱寡歡。保王派的民主黨領導人在1948年訂了一項計劃,準備揭露蒲美蓬槍殺乃兄的真相,以迫他退位。另一方面,鑾披汶的軍方也像比里的進步主義派一樣,正因為看上蒲美蓬的軟弱以及無力為害的表象,而力圖保住蒲美蓬的王位。

羅傑.克蕭(Roger Kershaw)指出,他們可以用蒲美蓬殺害阿南達的爆炸性祕密控制蒲美蓬就範,用它「要脅」蒲美蓬。鑾披汶發現保王派意圖推翻蒲美蓬、擁立朱巴為王,於是先下手為強,把民主黨趕下台,並於1948年奪權。同時,當局開始上演審判兩名宮廷內侍與一名前皇家祕書的鬧劇,說他們在比里授意下殺害阿南達。就像泰國史上層出不窮的事件一樣,這次事件過程也如出一轍:主控權力的精英派系想保住一名軟弱無能的國王,讓他繼續在位,反對派系則計劃推翻這名國王,擁立另一名對他們較有利的人。

蒲美蓬終於在1951年返回泰國,正式登基為王,但泰國軍事統治者對這位新王根本不加搭理。他事後告訴《紐約時報》:「每當我開口想表示意見時,他們就會說,『國王陛下,你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我閉上嘴。我知道許多事,但我閉上嘴。他們不讓我說話,所以我不說話。」高卡.蘇文納─潘寫道,這段時期的蒲美蓬是「有名無實的統治者」,他只是一個「虛位元首,職責就是參與各式宗教與傳統儀式與典禮,扮演國家象徵」。

在與軍事執政團發生爭議時,蒲美蓬也曾揚言讓位,以伸張他的影響力,但軍事執政團也拿出他們自己的利器以對:敢不聽話,就揭發他弒兄之罪。在1946年槍擊事件過後,蒲美蓬不願繼續住在大皇宮,遂以吉拉達宮為他在曼谷的住所,而且每年都會在華欣的忘憂宮消磨好幾個月。他對居所的選擇,突顯了王室的軟弱──大皇宮裡沒有主政的國王。1952年七月,詩麗吉生了一個兒子,這是王室自朱拉隆功統治以來出現的第一個「天之王子」。他取了一個了不起的名字,叫哇集拉隆功,即「擁有雷霆之人」之意,但他似乎註定只能承繼一個沒有實權的王位。

409px-Vajiralongkorn
Photo Credit:Amrufm CC BY 2.0
這是王室自朱拉隆功統治以來出現的第一個「天之王子」。他取了一個了不起的名字,叫哇集拉隆功

自1948年展開的弒君案,拖拖沓沓審訊了三次,三名代罪羔羊終於在1955年在警察總長砲.希阿旺監督下處決。鑾披汶因為想利用弒君案制衡保王派,一直不希望這案子結案,因此在三名被告被處死刑以後,曾三度請求皇家赦免。蒲美蓬拒絕了這些請求。《時代雜誌》描述了行刑過程,並且指出許多人認為這案子根本沒有解決:

在上週一個早晨的五點鐘,三名死刑犯在每人喝了一瓶柳橙汁以後,被帶進邦廣監獄(Bangkwang Prison)刑場。三人都遵照傳統佛教禮拜習俗雙手合十,綁在一根豎樁上。獄警在每一名人犯高舉的手上放了一支禮拜用的蠟燭,幾支香,還有一個粉紅色暹羅蘭花織成的小花環。之後,一張深藍色的幕在每一名人犯身後墜下,劊子手開始用機槍射擊……行刑終於結束,刑場也清乾淨了。只有一個問題還沒有答案:誰殺了阿南達王?

至少就表面來看,殺人者已經償命──蒲美蓬可以繼續隱瞞他的罪愆,只是害了三條無辜的人命。克蕭認為,蒲美蓬也別無選擇:「在處決無辜者這件事情上,蒲美蓬或許有他不得已的理由,因為當時他已經運用皇家特權,在使政變合法化的一九五一、五二年憲法問題上試圖制衡軍方派系,他的處境已經非常困難。」事實上,蒲美蓬如果願意,當然可以拯救這三名無辜者的性命。但他選擇不救。這項祕密直到今天仍是泰國王室的夢魘。

處決了三人以後,蒲美蓬的地位比較穩固,在沙立.他那叨1957年政變過後,他由於與陸軍結盟,逐漸開始重建宮廷影響力。王室資產管理局在越來越富有的情況下,用商業交易與投資將王室、舊保王派勢力、華裔資本家精英,以及軍方結合在一起,讓這個新聯盟的勢力不斷坐大。王室資產管理局整合統治階級中各不相干的要件,扮演的角色與過去幾世紀的後宮驚人類似。商業關係取代了過去的血緣關係,但基本原則仍然不變。王室成員、舊貴族、商界大亨,以及軍方精英之間的通婚,在鞏固這種寡頭統治的過程中也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但儘管經濟與裙帶關係將統治階級交織在一起,就像過去一樣,精英內部的衝突與傾軋仍是造成泰國政治高度動盪的重要因素。甚至連蒲美蓬自家也出現激烈衝突與鬥爭,到1970年代,國王與王后之間已經鬧得很僵。這些衝突的焦點主要是哇集拉隆功。哇集拉隆功長大以後,蒲美蓬對他這個兒子的個性與行為越來越失望,但詩麗吉非常溺愛這孩子。

韓德利說,到1970年代之初,哇集拉隆功「已經長成一個讓人無法恭維的青年,絲毫不具備他父母的那種智慧、魅力、好奇心或外交技巧」,他「視助理如同無物,視女子如同玩物,只知用他的權力讓她們陪他睡覺。」1972年,當他二十歲的時候,哇集拉隆功正式獲冊封為王儲。但他在泰國百姓的名聲已經很壞,百姓在私下談話中無不對他冷嘲熱諷。而他的妹妹詩琳通公主卻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深獲泰國百姓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