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部門與民眾不再各自為政 聯手催生禁止採捕的望海巷潮境保育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由公部門與民間共同攜手催生而成,是基隆市第一個保育區,也為台灣新增了第28處漁業資源保護區。
位於基隆的望海巷潮境保育區,8月1日起禁止任何採捕行為,違者將開罰。擁有豐富生態的望海巷海灣,是基隆市三個人工魚礁區(望海巷、大武崙及基隆嶼)之一,周圍海底屬一天然魚(珊瑚)礁區,曾因缺乏保育觀念、短視近利的捕魚風氣而遭到破壞,但在居民以及公部門共同努力下,成為台灣海洋保育的典範。
岸巡、海巡、基隆區漁會、市府、海科館昨(26日)針對望海巷潮境保育區召開座談會,表示將建立聯合稽查取締通報平台,釐清未來可能造成爭議的各種行為,讓執法沒有模糊空。
中時報導,岸巡二大隊指出,公告「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後,當地紅燈塔左側15公尺的潮間帶的範圍皆是保育區,而目前到7月底止都是宣導期間,而8月1日起凡是進入保育區及捕撈水產動植物者,將會被處3到15萬的罰金,不過在勸導期內屢勸不聽者,單位依法仍可開出罰單,呼籲民眾一同保持當地自然生態;而為守護保育區,岸巡巡邏強度則會增加到每2小時一班。
市府蔡馥嚀科長表示,會在保育區界線掛浮球,晚上有防水警示燈,誰靠近方便舉報。海科館施彤煒主任則允諾在潛水客熱門下水點裝監視器,影像PO上網供大家監督,防止有人晚上摸黑下水採捕。
聯合報導,基隆區漁會總幹事陳文欽說,日前他帶了25公斤的小蝦到保育區餵魚,竟不見魚群來吃,可見這個水域枯竭的很嚴重。為了將來、為了讓後代子孫有魚可吃,他說服漁民一定要支持保育區畫設,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大家應該動起來,勸導期結束後各就各位,嚴禁民眾採捕。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是經過市政府與自主公民的共同努力而催生,其中,在潛水界鼎鼎有名的「活塞」教練——王銘祥,也是民間倡議重要推手之一。王銘祥在擔任基隆市救難協會副大隊長的時候,聽聞資深潛水教練郭道仁於東北角和美國小一帶長年進行軟絲復育有成的經驗,即同夥伴投入軟絲復育,自2008年起推動「築造軟絲產房」計畫迄今。
他說,過去海中有珊瑚、海草、海藻,其根部提供軟絲卵鞘附著順利孵化,當今環境破壞,珊瑚等覆蓋率降低,造成軟絲產卵於海洋廢棄物上無法緊黏容易脫落死亡,數量因此銳減,營造人工產房則是把桂竹製成竹叢,模仿柳珊瑚條枝狀展開呈扇形,藉此吸引軟絲安心下卵。
四、五年前,王銘祥開始倡議催生望海巷保育區,從民間集結力量,更因監測軟絲產房周遭環境累積翔實清楚的科學數據及多方資源連結,得以與公部門迅速建立有效對話。促成保育區從無到有的過程不乏瓶頸,去年8月他除了自組海洋巡守隊檢舉違法捕魚外,也與漁民、社區、市政府、漁會、海科館溝通、合作,才終於讓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誕生。
王銘祥補充,保育區全長800公尺、約15公頃,並不大,希望日後有機會擴大範圍,把整個海灣都劃進去,也提醒「執法是未來面臨的難關」。而在保育區旁的潮境公園,前身為垃圾掩埋場,擔心經東北季風、颱風吹襲,邊坡垃圾裸露落海恐污染生態,他無奈表示,只能盡量覆蓋定著,移除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現址埋藏著不可說的秘密,同時作為教育下一代的警惕。
他認為,民間必須磨合漁民、在地居民、保育人士、海洋巡守隊等不同團體之默契,齊心效力永續守護這個海域,「其實成立保育區,最大受益者是漁民啊,保育和經濟絕非對立,他們常常是不知道怎麼對生態付出貢獻,只要妥當宣傳,便能化解誤會、互補需求。」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此外,推動保育區成立的路上,產業發展處海洋事務科科長蔡馥嚀也是關鍵要角之一。
她親身親為勤跑田野走訪請教,漸漸獲得娛樂漁船、漁業產銷班、潛水客、釣客、漁會、漁民等各界的信任,扭轉了原本各自為政的結構,並串連走出一條生態保育結合永續漁業以帶動經濟發展的路,更一再再展開行動,從保育區劃設到禁用流刺網,穩健地鋪陳推進海洋保育要務。
她表示,去年11月,由海科館產發組主任施彤偉於基隆市漁業諮詢委員會正式提案保育區,進行相關修正跑程序的同時,另舉行三場說明會,整個過程並非市府單打獨鬥,而有漁會代表漁民、海科館代表教育、活塞教練代表海洋志工,眾人都列席幫忙回應發問,共同思考漁業和海洋的未來。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未來,保育區預計將籌組地方巡守隊,由海科館協助輔導環保團體、學校教師、村里長或漁民等關心當地環境民眾、志工成立之,規劃相關課程訓練,巡守員也是生態環境解說者。此外,避免保育及生計演變對立,保育區也會發展觀光誘因,扶植周邊居民就業條件,營造友善環境的遊憩活動,如潛水、立槳、獨木舟等。
蔡馥嚀希望藉由望海巷的案例來鼓勵其他縣市,「公部門要走出來,面向大眾,沒有想像中的難,講實話沒那麼難。」她呼籲,台灣乃至全球的海域資源迅速耗竭,「海洋生病了,人人有責,每個人都要去反省個人的行為。」
新聞來源:
- 望海巷保育區 8月1日起禁止採捕(聯合報)
- 已劃為保育區 望海巷潮境釣魚8/1開罰(中國時報)
- 潛水教練成民間海保推手 專訪素人專家王銘祥(環境資訊中心)
- 替望海巷織起保育網 專訪公部門推手蔡馥嚀、上(環境資訊中心)
- 替望海巷織起保育網 專訪公部門推手蔡馥嚀、下(環境資訊中心)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