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林書豪離開黃蜂去籃網,絕對不只是為了錢

林書豪離開黃蜂去籃網,絕對不只是為了錢
Photo Credit: Reuters / TPG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7歲,我已經進入球員心智與體能的顛峰期。我當然希望能有機會,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嘗試看看自己能有多好。」

文:JC 江納森

跟去年等到天荒地老才簽下合約的故事相反,林書豪今年開市第一天就決定新東家。跟去年相同的,是球迷摸不著頭緒的疑問:「為什麼是(黃蜂)籃網啊?」

1200萬黃蜂出不起嗎?為什麼黃蜂不留書豪

出不起,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對於黃蜂來說,「出不得」是更確切的說詞。

攤開黃蜂的薪資表,今年暑假黃蜂擁有約4800萬的薪資空間。看似龐大的口袋,其實球隊卻面臨Nicolas Batum、Marvin Williams、Al Jefferson、林書豪、Courtney Lee五位季後賽主力都成為自由球員的困境。

在隨著各隊銀彈滿滿,球員行情隨著市場價值水漲船高的這個暑假,除非黃蜂總管有先見之明做好準備,五位球員能有三位續穿黃蜂藍綠色戰袍就已實屬不易。

總管Rich Cho有意識到球隊處境,只是為時嫌晚。在選秀會前,就開始試著搭配首輪22號籤,兜售功能性與重要性都不及上述五位球員的Spencer Hawes、Jeremy Lamb以求盡量清出薪資空間。

然而在找不到合作夥伴,清空間未果的狀況下。Cho選擇改變方向,以22號籤向國王換來義大利射手Marco Belinelli,用他相對大頂薪時代較少的600萬年薪取代可能離去的Lee。然而在沒有交易特例可用的情況下,黃蜂只能以薪資空間把這600萬吃下。

話題回到我們的主角。

黃蜂到底想不想簽回林書豪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上述五個球員中,先發側翼,能組織能得分的Nic Batum從球季結束以來一直是黃蜂的首要目標。本季籃板、三分爆發,又是休息室主任的先發四號Marvin Williams則被視為第二順位。能突破、能分球也有外線的第六人林書豪則被當作第三目標。

黃蜂的招募速度已經不慢。開市四小時就以2400萬年均薪(略低於頂薪)簽下Batum達成首要任務。然而扣掉首年薪資約1800萬~2000萬,再算上要貼給Marco的500萬上下,黃蜂僅剩下2300萬左右的薪資空間可以分給剩下的自由球員。

這時候,黃蜂最害怕的就是出現一支把林書豪當做第一目標的球隊。

而這支球隊就是布魯克林籃網。

籃網為什麼要先搶書豪?他們的球季目標不是擺爛嗎?

在「巨頭組建、五年奪冠」的美麗夢想正式破滅,決定「痛改前非」後,籃網進入一個進退維谷的奇妙境界。

雖然把薪資高、年資高的核心主力幾乎清理乾淨,但算上剛結束的選秀會將有連續三年沒有自己首輪簽的籃網,卻是一支想要走76人終極坦克模式都辦不到的球隊。

你會問,那這兩年的籃網該怎麼玩?

新總管Sean Marks上任後的幾個動作可以看出端倪。在「現在」已經不太重要的情況下,首先要務還是以手上資產換取未來選秀權。以培養文化、穩定戰力為短期目標。

自由市場上。在空有薪資空間,對大牌球星零吸引力的處境下。則會以發揮空間為誘因,用彈性高、年限較短合約尋找「替補以上先發未滿」定位,但有些許上升空間的球員補強,且戰且走。而如果這個球員,對紐約客還有點吸引力更好。

這個球員,就是林書豪。

林書豪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林書豪難道不想打季後賽甚至拿冠軍嗎?為什麼是籃網

故事回到主角身上。

每年暑假談起自由球員狀況,林書豪總能侃侃而談的羅列選擇球隊的條件。

團隊氣氛、球隊競爭性、有沒有書豪使用說明書、家的感覺,當然,還有經濟上的安定都在考量範圍。然而兩年來黃蜂與籃網的選擇,多少驗證了「有主導球隊的機會」是Jeremy最重視的選項。

「27歲,我已經進入球員心智與體能的顛峰期。我當然希望能有機會,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嘗試看看自己能有多好。」

先攤開籃網給的合約,年均1200萬,第三年是彈性的球員選項,內容更包含交易補償與激勵條款。不但足夠禮遇,也存在到了29歲巔峰期後段還能再覓良木的機會。

再攤開薪資表。

簽下林書豪後,籃網仍有高達4000萬的薪資空間可以使用。雖然期待大咖降臨太過理想化,但仍有再度殺出撈到一兩條好魚的機會。

最後攤開籃網隊職員名單。新任教頭正是時任尼克助教,建議Mike D`Antoni讓書豪上場,林來瘋間接的促成者Kenny Atkinson。林書豪的使用說明書,身上正好也有一本。

掌握控球主權,書豪能在布魯克林重現林來瘋?

經過六年職業生涯歷練,林書豪被定位成從板凳上來改變比賽節奏的雙能衛角色。今年在黃蜂的表現,也證明他是能打季後賽硬仗的球員。筆者也與部分球迷看法相同,認為書豪不繼續在季後賽戰場中奮戰實屬可惜。

然而籃網的抉擇間接透露,走過職業生涯的中間點,林書豪仍舊不以外界看法評價自己。走過求學時代、新秀期的困頓到在聯盟站穩腳步,Jeremy確實一直在挑戰、打破外界給他的限制。

籃網給了他想要的主導權,給了他渴求的殘酷舞台。

他能不能再度扭轉世人對他的看法?

祝福書豪。很高興球隊今年有你。

延伸閱讀:

本文獲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請見:籃網,為什麼是你?林書豪回歸紐約三解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