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現場紀實】首屆東亞迫遷大遊行,七國團體集結凱道爭取居住正義

【現場紀實】首屆東亞迫遷大遊行,七國團體集結凱道爭取居住正義
Photo Credit:張馨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東北亞及東南亞高度城市化的脈絡下,各地大規模的迫遷事件,導致人民居住權及健康尊嚴的迫害,對此,亞洲舉辦首屆東亞迫遷法庭(ITE-EA),盼能集結國際力量,對政府施壓並讓受迫遷者發聲。

文:Wendy Chang

東亞迫遷法庭」(2016 The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Tribunal on Evictions)系列活動於7月2日在華光社區舊址開幕,首日邀請聯合國人居屬、長期關注迫遷議題的國際學者及在地組織擔任審判團成員,公開審理亞洲27個因都市建設、天然資源開發、興建公有建設而造成侵害居住權的案例,即便午後下起暴雨,仍不熄參與者的關注。

經過3日圓桌論壇之後,7月4日在烈陽下,來自台、日、韓、港、泰、菲和大馬等7地反迫遷團體成員,於凱達格蘭大道揮舞反迫遷布條,響應首屆東亞反迫遷大遊行。場中發言人表示,蔡英文總統在就任前提出「安心居住」的政見,然而卻以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出席為期3天的東亞迫遷法庭系列活動,但國際聯盟仍會持續追蹤各個案例,將底層人民的聲音傳達至10月在厄瓜多舉辦的聯合國「人居三會議」(U.N. Habitat III ),盼能對各國政府發揮監督作用。

P1011788
Photo Credit:張馨云

台灣:「來台北才知道,原來各地都有問題」

在4號遊行中,台灣團體最北有來自基隆東北角的原住民部落,最南則有特地從高雄北上的受迫遷戶。高雄代表忍不住感嘆:「來了台北,才知道原來各地都有問題,我們不孤單。」以大溝頂老街拆遷案為例,近年高雄市政府以整治排水、木造房屋過於老舊為由,有意拆除60年以上歷史的旗山大溝頂老街,今年6月更在未召開任何公聽會的情況下,逕自宣布於將依都市計畫法,強制拆除。

而今日參與遊行的原住民部落,除了抗爭長達8年的三鶯部落自救會,還有在去年3月以佔有公有地為由,被基隆地檢署提起公訴的快樂山部落居民。快樂山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居住近60戶自東部北上的阿美族族人。2015年3月,居民被控侵占國有土地,至目前為止,有53戶被起訴、1戶在偵查。

部落頭目潘進發表示,找了好幾趟立委,然而不僅新北市政府沒有消息,原民局局長也不願意出面,他們居住在這個地區20幾年,今天面臨到這個處境,族人們吃不好、睡不著,每天深怕接到市府通知。

P1011838
Photo Credit:張馨云
圖為特地北上的高雄果菜市場自救會、大溝頂自救會,與「南鐵反東移聯盟」成員,於交通部面前一齊抗議。
P1011939
Photo Credit:張馨云
部落頭目潘進發,在總統府前方,他期盼新總統蔡英文能夠聽見他們的聲音,各界也更加關注快樂山、三鶯等都原部落。
P1011779
Photo Credit:張馨云
「別再用水槍驅逐遊民。」當代漂泊發言人指出,為了營造整潔的台北市市容,執法單位不惜以水槍驅逐遊民,是政府帶動歧視弱勢。而日益高漲的房價,更使人易落於居無定所的困境。
P1011856
Photo Credit:張馨云

「反對炒地皮、我要居住權、我要工作權!」塭仔圳重劃案總面積超過400公頃,由於緊鄰新莊副都心、輔大商圈、捷運新莊線等快速發展區塊,迫遷危機日益緊迫。

此案將影響數百戶住家、高達數萬名的工廠業主及員工,不僅危害到居住權,也可能導致大量員工失業。

日本:欣欣向榮的背後,去除所有貧窮事物

來自東京都的「霞之丘公共住宅」案例,為新宿區緊臨明治公園和國立競技場的公營住宅,環境宜人。為了舉辦1964年東京奧運會,「霞之丘公共住宅」的房屋曾被迫改建,而整備道路所被迫遷的家戶就達7千多戶。相隔近50年,東京再度申辦2020奧運會成功,日本成為主辦國,並在2012年決定以霞之丘公共住宅區域做為新的國立競技場預定地。

消息發布之後,不顧居民一致的反對聲浪,政府開始以強硬的態度進行拆遷和安置,過程中並未給予居民任何說明,也沒有協商餘地。除了居住權遭遇侵害,建物工程也對不願搬遷的高齡婦女也造成健康危害,並形成治安上的隱憂,也因為與政客組成的自治會斡旋,使社區居民原先緊密的關係變得分崩離析。

P1011823
Photo Credit:張馨云

「為了展現戰敗之後,國家重新站起來的形象,被認為與戰爭、貧窮有關的所有負面事物通通會被移除。」反2020東京奧運的運動者、「霞之丘公共住宅反迫遷研思會」的支持者小川哲生說。

P1011898
Photo Credit:張馨云
抗爭者高舉反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布條。

韓國:「不要迫遷我們的生命。」

兩則參與國際迫遷法庭的個案,一則為原先預計發展成金融特區的龍山市地區,當初被政府實行強制拆除,2009年1月19日,政府派出1,600名警察以水柱對付示威民眾,而在隔日的鎮暴行動中,建築物中的發電用油引起火災,造成5位民眾及1位警察死亡。然而,警察的行動最後卻未被檢討,只有示威者被冠上犯罪的污名。

針對強制迫遷,很多韓國地區會使用暴力組織去處理,造成居民恐懼而遷離家園。龍山市區域原先有400戶住宅、400間商家,慘案發生之後居民紛紛遷移,到現在只剩下23個家戶在抗爭,卻也是分居各地。因為7年前的慘案,那片土地現在變成停車場,沒有人願意投資。首爾市目前有300多處開發地區,是前市長李明博在任時指定的,新市長雖然號稱民主,為社運背景出身,卻'仍無法處理前市長留下的遺禍,於是今年4月,又發生一起被迫遷的居民自焚死亡的事件。

除了龍山都更案之外,來自韓國的另一個團體則關注濟州島的軍事化與迫遷議題。濟州島過去曾受日本殖民,今日作為「東北亞和平要衝地」,政府開始進行海軍基地的興建。原本為了洗刷過去殺害人民的「濟州43事件」,國家指定濟州島為和平之島,如今則成為極大的諷刺。

P1011555
Photo Credit:張馨云
首日開幕式中韓國團體的手作旗幟。
P1011836
Photo Credit:張馨云
來自韓國的江汀村海軍基地反對對策委員會,黃色旗幟的文字:「不要迫遷我們的生命,撤回軍事基地。」

菲律賓:艾奎諾總統下台後,人民就脫離苦海了?

菲律賓都市貧民組織KADAMAY來到台灣,該組織長期在馬尼拉奎松市(Quezon City)協助三輪車司機、街頭攤販、臨時工等底層住民,他們操著不同的方言,許多來自農村,由於家鄉缺乏工作機會,便來到都市謀生定居。

政府為了進行公私合作的奎松市中心商業區(QC-CBD)興建計畫,於2010年聯合地產公司,強制拆遷當地的100棟建築,然而迫遷未果,許多社區居民仍留在原地。數天後兩方談判破裂,居民開始與警方拆遷大隊展開衝突,現場的流血事件、武力威脅對孩童形成心理陰影,時至今日,開發案依然持續進行著,多年的抗爭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拒絕搬遷的工人無法工作、孩童無法上學,受迫遷威脅的人數恐達10萬之多。

另一起國內知名的迫遷案例,則是南部民答那峨島的Lumad南島原住民族。大型採礦計畫在Lumad人的土地上進行,而在艾奎諾政權的默許下,菲律賓武裝部隊與民兵不斷騷擾部落,迫使村民搬遷、逃難至天主教教堂尋求庇護,然而他們仍有可能遭遇威脅。數個Lumad部落的領導者被屠殺,而村民無法工作,孩童的教育權不受法律保障,也嚴重地侵害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