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之國」僅剩不到千頭:神獸不敵金錢誘惑,60年後寮國大象將滅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象被寮國人視為神聖的動物,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大象的處境也變得岌岌可危。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寮國古稱「瀾滄」,意指「萬象之國」。在古代的寮國,大象被視為神,象徵著力量、精神和智慧;如今寮國人民仍將大象視為神聖的動物,只是隨著棲地被破壞、傳統信仰的流失,以及不法分子對象牙的覬覦,保育人士警告,未來60年內若不採取保護措施,寮國的大象便可能完全滅絕。

一位馴象師正在小河中幫他的大象洗澡,在商業行為入侵以前,寮國人和大象的相處也曾簡單而深刻。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東南亞是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而嚴重的盜獵和非法象牙交易,是使野生象群數目銳減最大的主因;除此之外,寮國內被馴養的大象則必須背起整個國家的經濟重擔,被迫全年無休地從事繁重且危險的伐木運送工作,使得過勞的象群失去生育能力或是死於工作意外,同時伐木行為也逐漸破壞野生象群的棲息地。
根據統計,自1975年到2008年寮國已馴化的大象數量從900隻下降到700隻,到了2012年,更只剩下約450隻大象。野生象則僅存400隻。

自2007年開始,每年2月,寮國都會舉辦大象節,藉此吸引觀光人潮。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被馴化的大象高齡化現象也日益嚴重,工作過勞與行動上的限制,讓大象失去求偶的興趣與自由,導致生育率嚴重下降。如今寮國的大象年齡多落在20到49歲之間,其中,30到39歲的成年象最多,而20歲以下的大象僅有13%。被馴化的大象象群同時也面臨著疾病的威脅,34.1%的馴化大象都患有肺結核,而為了搬運木材,大象們也經常需要在不同的區和省之間遷移,容易成為疾病的長距離攜帶者。

一位僧侶正為了人們和大象而祈福。大象如今在寮國仍然地位高尚,婦女會帶著嬰孩去接受大象的祝福,然而被馴養後的大象卻過著與神獸相差甚遠的悲慘生活。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由於近年來寮國森林面積急劇縮小,許多搬運木材的象群逐漸無事可做,母象從懷胎到育嬰需要4年的時間,小象在15歲之前甚至不能工作,使得寮國人愈來愈不願意耗費時間飼養大象。此外,野生象的境遇也令人擔憂,許多野生象群曾試圖返回已被開發的棲息地,卻被人類當作踐踏私有財產的野生動物而被射殺。

一對姊弟看著他們的父親,為了2月份即將到來的寮國大象節作著準備。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為了獲取利益,寮國國內每年有1/3的小象被輸往外國的馬戲團與動物園,讓大象的境遇雪上加霜。雖然寮國在2004年曾簽下CITES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答應共同反對交易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但是許多馴象人仍透過公約的漏洞,以「長期租賃」的名義,將最好且最健康的大象送往國外進行表演。

寮國的許多大象扮演著伐木業的搬運工,大象們負責將砍下的原木搬運到河邊的沙灘上,再用貨船運往碼頭。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在寮國,大象屬於私人財產,牠們的出口無法被阻止,而中國和韓國常是這些「出租大象」的主要目的地。儘管國外的馬戲團以及動物園願意支付出口大象的運輸費,卻時常毀約,不肯承擔大象回寮國的費用,使得即使合約到期,大象主人也無力將大象帶回家。
在2002年到2003年之間,便曾有19頭大象被送往韓國馬戲團,最後所有大象都在韓國被轉賣,再也回不了寮國。

貪婪的人類,踩在被殘忍殺害的動物屍體上,數著販賣犀牛角和象牙換來的鈔票。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盜獵象牙也是象群必須面對的危機之一。寮國亞洲象保護中心(ElefantAsia)創始人迪菲約指出,象牙愛好者喜愛購買完整的象牙,而象牙中段至牙根有神經分布,更有1/3的象牙長在頭骨之中,但為了謀取來自象牙的暴利,許多不法分子仍選擇殘忍地獵殺大象。

當我們買下一根象牙,就有下一頭成年公象要為此付出生命。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如今,寮國一頭成年大象的售價已經從10年前的1萬美元,上漲到2.5萬到3萬美元,成年雄象因為有較長的象牙,價格也更為昂貴;而由於大象價格太高,同一隻大象甚至可能擁有多達6個主人。

一名女子正溫柔地撫摸一頭成年公象的象牙,象牙正是讓野生大象惹來殺身之禍的元凶。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位於寮國沙耶武里省的大象保護中心,是亞洲象保護組織(ElefantAsia)所建立的大象保護機構,由兩名法國人和一名寮國人合辦。大象保育中心不同於大象觀光營區,其成立目的是提供象群能安心繁衍、哺育和修養的避風港,同時也是寮國第一間大象專門醫院,並且提供馴象人與飼主技術上的協助與生活補貼。
大象保護中心是寮國少數動物至上的地方,種滿了枝葉飽滿的香蕉樹,竹編的涼亭和搖籃點綴其中,像是一個動物樂園,他們一間扛起了保護寮國大象的重任。

亞洲象保護組織也積極推廣如何更友善地對待大象,如:以往用來載運乘客與貨物而設置在象背上的座椅(象轎),不符大象骨骼形狀,對大象的健康有害;直接坐在大象的背上對牠們而言反而還比較舒服。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最新發展: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