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倫敦直擊 》歐盟崩解危機、脫歐骨牌效應,全球資金大竄逃!

倫敦直擊 》歐盟崩解危機、脫歐骨牌效應,全球資金大竄逃!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投過後,走過英國住宅區的街道,一些插著「支持留歐」的旗子,在陽光下閃耀著;那被留下的標語,看來卻是如主人的心情一般,有些落寞和不知所以的失落......。英國人有英國人的苦惱,但全球卻也陷入新的不確定之中。如今,英國公投脫歐成功,正為歐盟各國的分離勢力,帶來莫大的鼓舞。脫歐骨牌效應,會是一記敲響歐盟解體的警鐘嗎?

文:陳敏靜、廖怡景|財訊雙週刊 第506期

6月23日,英國在「脫歐公投」前夕,下起了連夜滂沱大雨。期待雨過天青的英國人民,沒想到隔日「脫歐派」大勝之後,近半數贊成「留歐」的英國人民,即使走在難得的豔陽天下,心情依舊是低落忐忑……。這種發生在英國人民身上無奈至極的苦悶,在2016年內,已不是第一次。

大英帝國回不來了
榮光與失落 就在一念之間⋯⋯

五月倫敦市長選舉,倫敦人出乎意料的選出穆斯林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也同樣跌破許多英國人民的眼鏡;怎麼也不相信一向以優越血統自負的英國人,會讓一位穆斯林裔的英國移民後代,可以和出身上流社會的倫敦前市長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平起平坐。

這兩次投票的結果,隱隱然透露出英國變了!甚至連英國人也變了!世人不能再用過去傳統刻板印象,去看過去這個以「日不落國」歷史驕傲的英國「紳士」與「淑女」。

脫歐公投結果顛覆了世界的猜測,同時也彰顯英國人的認同以及價值。最為明顯的,就是仍有大半的英倫人民,對於過往「大不列顛帝國」光榮的嚮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於大多數老英國人而言,他們打心底認為「英國人非歐洲人」。

知名英國歷史學家伯格達諾爾教授(Vernon Bogdanor)分析,「雖然,孤立的時代已經過去,但這對英國人的影響極為深遠,使得他們並不喜歡與歐洲產生太密切的聯繫。」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所言,形容英國與歐洲大陸的微妙關係。當時,她說:「在我人生當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來自歐洲大陸,而所有的解決方法都來自世界英語系的國家。」其不經意流露出高度的英國人優越感。

各國分離勢力大受鼓舞
英國面臨分裂困境 蘇獨公投再起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威爾遜(Sam Wilson)解釋,「英國人對大英帝國的留戀,加上對於光榮的嚮往,很可能是這次脫歐公投可以成功的原因;畢竟,英國人很習慣對他人發號施令,而不習慣接受別人指揮。」然而,加入歐盟後,事事得商量,完全破壞了英國的「帝國榮耀感」。

其實,英國人的心情並不孤單。歐盟各成員國內部,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不滿的分離主義者。如今,英國公投脫歐成功,正給他們帶來莫大的鼓舞。瑞典、丹麥、斯洛伐克,甚至包括義大利、法國和荷蘭等歐盟創始國,都出現要求舉行脫歐公投的請願。在野的瑞典民主黨黨鞭卡爾森(Mattias Karlsson)表示,「這是令人喜出望外的結果,我們將展開推動瑞典脫歐(Swexit)的活動」。

英國也因為這項歧異過深的結果,而面臨國家分裂的困境。身兼蘇格蘭國家黨(SNP)黨魁的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Nicola Sturgeon),24日立刻召開內閣緊急會議,討論在兩年內進行新一波蘇格蘭獨立公投。同時,近300萬支持留歐的人連署要求重新公投,理由是投票率僅72%,其中支持脫歐的得票率52%,民意代表性不足(總共1740多萬人支持,含部分大英國協會員國公民)。

但重新公投獲得議會通過的可能性為零。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理由有二:首先,英國的公投規則可以事先設定,但在結束後,失敗的一方不能重新要求設立規則;其次,根據法律,超過10萬人連署的請願議題是可以在議會辯論,但並不要求議會落實辯論結果。

荒謬的是,在投票決定離開歐盟後的幾個小時,英國人開始瘋狂的用谷歌(Google)搜尋到底歐盟是什麼?谷歌自己發布的熱門搜尋題目,第一名是「離開歐盟會發生什麼事?」第二名是「歐盟到底是什麼?」

歐盟
Photo Credit: 財訊

歐盟疊床架屋最受詬病
卡麥隆弄巧成拙 改寫歐洲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簡稱歐盟,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垂克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擁有28個成員國。歐元雖是歐盟的官方貨幣,但28個成員國中僅19國採用。另取消部分成員國之間邊境管制的《申根條約》,則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3個非成員國實施。

英國醞釀脫歐,並不是近年的事。從一開始,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就是複雜的,而且一直在改變。英國人猶豫了許多年才決定加入當時的歐洲共同體,1975年英國人還曾舉行了一場公投,決定去留問題,最後為了經濟的考慮,英國人不甚情願地留下來。上周公投後,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就說,英國脫歐「不是友好的分手」,但是「反正也不是一場親密的戀愛」。

歐盟最受批評的是官僚機構疊床架屋,其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歐盟參議院)、歐盟執行委員會(歐盟的行政機構)、歐洲議會(歐盟的眾議院)、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ECB)等。

近幾年來,英國的脫歐聲浪逐漸高漲。英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2015年連任後,兌現選舉支票,承諾將在2017年底前舉行去留公投。卡麥隆主張留歐,但前提是歐盟改革。英國提出四項主要改革訴求,包括限制移民福利,移民必須在英國工作四年以上,才能申請在職福利,且英國在七年內可以對移民申請福利「緊急煞車」;保障包括英國在內的非歐元區歐盟國家,保護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升歐盟競爭力,確保歐洲單一市場、自由貿易,英國企業不再被迫遷往歐陸;賦予英國不參與歐盟進一步整合的權力,英國將不再是「歐盟超級國」。

難民危機是關鍵引爆點
英國提分手 卻無法決定何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