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是人類史上最糟糕的一項發明,為什麼會設計出一個8%的人無法辨識的系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出乎一般人想像的是:色弱的人最嚴重的不是紅綠燈分不清,而是紅燈和黃燈分不清。
文:林思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昨天台灣的雨量圖有很

看這張圖的第一眼,我看到的訊息是:「哇,雨都下在山上
最常見的辨色力異常發生在紅色的錐狀細胞。這些人視網膜
每13個人就有一位沒有辦法判別研究單位公開的重要訊
其他12個人都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對不對?就連那第13
紅綠燈確實是一個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發明,為什麼有人會

很多朋友問:「你們究竟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這問題超級難回答的,因為色盲的人永遠也不知道正常的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就像正常人也永遠無法看到色盲人眼中的世界。曾經有一個超可愛的學生拿一個紅色的糖罐子問我:「你能看到它的紅色嗎?」「不行,它在我眼中是透明的,」我唬她,「所以我直接就可以看穿它裡面裝的是糖。」她將信將疑地看著我時,我說:「所以,超人穿那什麼紅色內褲都沒用,裡面都會被我們看光光。」從這串對話,你就知道變種人和正常人之間的誤解有多深了!
人類的彩色視覺三種感光細胞所組成,每個感光元件會有它最敏感的吸光值,由長波至短波分別是:L視錐細胞,580– 564nm;M視錐細胞,555– 534nm;S視錐細胞,440 – 420 nm。這三種錐狀細胞也就是俗稱的RGB三色(這是一個俗稱,其實這三種細胞的吸光值並不完全對應這三種顏色)。在某一個顏色映入眼簾,它會給這三種細胞不同程度的刺激:波長越接近A感光元件,給予A的刺激就會越強烈,而給予B或C的刺激就相對薄弱。我們的大腦就是判斷色光對ABC三組元件的刺激程度,利用類似內插法的方式來解讀入射的光源顏色。
大部分色盲或色弱的人看到的世界並不是灰色的!即使三組感光細胞有一整組完全壞掉,內插法仍然可以發揮作用,所以在跟你們相較之前,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只是經過比較,才知道彩度沒有你們的世界那麼高。大部分的鳥類和鬣蜥比人類還要更多一組感光元件,所以如果鳥類發展出智慧,他們也會誤以為人類看到的是灰階的世界。我們硬是比牠們少了一整組感光元件,所以人類的彩色視覺比起鳥類和某些爬行動物其實遜色太多了。
我是少數帶有色弱基因、但是卻又非常喜歡在野外觀察動植物的人。從大學開始,我一位非常要好的室友常常在野外拿不同的顏色考驗我的視覺,久而久之,慢慢就知道自己的症狀在哪裡。另有一個學生把一張照片做了三組處理給我看,分別利用Photoshop稍稍調淡照片中的RGB三色。調淡G和調淡B的兩張照片我馬上發覺有異,但是調淡R的那組,我卻看不太出來。我猜想,當你們把照片調到「我也開始覺得照片有問題」的那個臨界點,大約就是從我眼中看到的世界。這個數值大約是把紅色調低一半。所以,我自己知道,我應該就是長波的感光元件敏感度出了問題。
網路上有人提到,色弱的人是不是「互補色分不出來」?我其實對色彩缺乏研究,色弱的人就是不懂顏色啊,所以我說不上來。但是,分不清楚紅綠的問題跟互補色應該無關,而是因為我的L視錐細胞的最佳吸光值太接近M視錐細胞的吸光值,所以當你給我看這兩個顏色,給我的神經刺激就是分不出來,這是用學習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我分不出「裡面有沒有紅色的成分」。顏料中的紫色是藍色加上紅色,但是我看不清楚紅,所以淺紫色和淺藍色極為類似。淺粉色和白色幾乎是一樣的,它給我的刺激太弱了。深紅色和深褐色看起來一樣,而淺褐色和深綠色看起來也一樣。
另外一個出乎一般人想像的是:色弱的人最嚴重的不是紅綠燈分不清,而是紅燈和黃燈分不清。交通號誌中的綠燈故意加了藍色在裡面,正好是S視錐細胞管理的範圍。這組基因壞掉的比例偏低,所以大部分色弱的人可以看到綠燈發出的藍色光澤。但是對我們來說,紅燈像是深一點的橙色,黃燈像是淡一點的橙色。分辨紅黃燈其實是透過經驗累積,而不是透過顏色──深色的猜它是紅燈,淺色的猜它是黃燈。更糟糕的是LED元件使用的綠色和紅色,這種設計完全超越色弱者神經判別的極限。當充電器只用一枚LED的時候,缺乏位置資訊,大部分紅綠色盲的人都分辨不出來。
後記
昨天的文章原本只是調侃自己眼睛脫窗的歡樂寫作,本來只想為網友們在颱風天帶來一些些歡樂,沒想到卻被大家廣為流傳轉貼,這倒是在意料之外。昨天傍晚甚至驚動到了氣象局的高層,辛在勤局長私訊過來,說要檢討局裡對顏色使用的方式,反而讓我很不好意思。氣象局使用現在的顏色系統已經行之有年,任何的更動都會涉及整個系統的穩定,所以這還有待資訊人員的評估;但是辛局長有這樣的心意,已經讓色弱的人非常感動了。色盲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它牽涉到神經,也牽涉到學習和認知。如果有人需要做實驗的人,我第一個報名,只要不要打破我的腦袋,做什麼實驗都可以!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