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想做七龍珠!」──玩勮工廠科幻武俠音樂劇《百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弘蔚從小就是個動漫宅。戲劇系一路念到了畢業製作的當頭,才終於吐露了埋藏已久的心願:「我想要做七龍珠!」主修老師聽了覺得很荒謬,同學們卻紛紛想來參一角。
許弘蔚從小就是個動漫宅。戲劇系一路念到了畢業製作的當頭,才終於吐露了埋藏已久的心願:「我想要做七龍珠!」主修老師聽了覺得很荒謬,同學們卻紛紛想來參一角:「這個東西其實不在一般舞台劇的設定裡,我當時覺得大家可能會排斥,結果很多同學跑來說我要演我要演。我想要做懷舊動漫的心情,到現在都還有,它裡面那種對於人物、對於世界比較正向的東西,讓我覺得蠻好的。」
滿腔的熱血英雄夢在遇上了同好之後終於有了實踐的機會。由弘蔚主導、自2014年啟動的劇團「玩勮工廠」,不僅匯聚了動漫迷,還有幾位真格的武術專家,目標是結合動漫、武打元素來做戲,從創團伊始就大膽決定來真的:「我們做實打,提早兩三個月開始做大量的練習,先練習被打,把肌肉練起來保護身體,以避免有太致命性的危險。」

在新作《百舌》中飾演男主角的張乙紘便是這樣一路跟著打過來的,他說:「不只演員,武術指導和導演也要思考所有的動作和走位,所有人都要用上頭腦和身體,花費的時間大概比普通音樂劇多三四倍的時間。唱歌、跳舞加上武打,然後還要談戀愛!」
這回談的可是高難度的異「星」戀曲。來自外太空的「百舌」,不小心流落在未來地球的一座海島上,在尋找可以助他返家的神器的過程中,無意間成了人們口中劫富濟貧的義賊,繼而招來仇家「烏秋」的追殺,又和舞者「紫鳶」有了感情的牽絆。

劇中的幾個要角刻意以鳥為名,他們的性格都對應著鳥類的習性。乙紘說:「百舌就是伯勞鳥,牠有個特殊習慣是會把獵物穿刺在高處,有人說是為了保存獵物,有人說是要守護牠的地盤,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沒有人知道真相,那我們來把它做出來好了。」對於伯勞鳥這個特殊習性的好奇,最終延展出劇中的外星義賊所有行動的邏輯。
在劇中與乙紘大談異星戀的李宥穎,則這麼詮釋她所飾演的「紫鳶」:「鳶是一種鳥類的稱呼,但是紫鳶其實也呼應到紙鳶。風箏被一條線牽絆著,同時也很希望可以飛向天空,就像紫鳶非常喜歡跳舞唱歌,希望可以一直站在舞台上被人看見,另一方面她有一條線牽著家,不論她在哪裡,都會想要保護她的家。」既要保衛家園,就算是纖纖舞者也要有點功夫才行,宥穎說:「每次排練都覺得好累喔,感覺真的打不下去了,但是排練完心裡都有一種滿足感:喔,我今天又會打架了一點!」

「玩勮工廠」的男女打仔們向來是赤手空拳上陣,這回將首次掄起刀劍,結合多媒體創造刀光劍影的效果。弘蔚靠著Cosplay同好之誼,邀來世界知名的星際大戰光劍達人馬可多擔任武器設計,為《百舌》注入滾滾的原力。
聽見玩勮工廠《百舌》:導演許弘蔚、演員張乙紘、李宥穎(線上收聽)
本文獲Qbo編輯部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4:疫情戰火雙重挑戰,經濟難民與糧食危機搶救行動刻不容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4將帶大家關注因委內瑞拉通膨問題產生的經濟難民,透過與兩位來賓的對談深入瞭解問題始末,並從中認識世界展望會如何透過社區發展工作來回應全球經濟與糧食問題。
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的直播節目《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第4集已於7月12日播出。本集邀請宏都拉斯國防大學榮譽教授楊建平、台灣世界展望會國際事工處主任吳正吉對談,深入委內瑞拉經濟難民問題始末,瞭解背後的政治、經濟脈絡,以及其涵蓋的飢餓、貧窮與兒童保護等迫切需要援助的議題,並從中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委內瑞拉積極推動的社區發展工作。同時,也邀請各界共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協助貧窮家庭與兒童回歸正常生活。
從世界展望會的角度來看「多做多得」,我們付出後得到的是兒童豐盛的生命。這些豐盛的生命是必須被協助、被完成的,因為這是兒童本應該有的權利。
經濟數字之下,看不見的兒童飢餓危機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近年委內瑞拉難民數字不斷飆升,累積至2021年已超過460萬人,僅次於敘利亞的680萬人。但在戰火爭端與氣候變遷影響較少的中南美洲,為何會產生如此多的難民人口?事實上,委內瑞拉歷經國家一連串錯誤的社會及經濟政策後,於2014年爆發惡性通貨膨漲,民眾面臨嚴重的經濟困境,為求生存人們只好被迫出逃成為「經濟難民」。

今年初,世界展望會為了進一步了解委內瑞拉家戶在糧食安全、營養與兒童保護等方面的實際狀況,與當地組織合作展開深入的需求調查。結果發現,委內瑞拉70%的家庭面臨中度以上的飢餓狀況,嚴重的飢餓問題更造成30%的兒童身高年齡比低於平均值,這意味著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營養,而造成智力與身心靈發展上無可挽回的傷害。此外,調查更發現有20%的出逃難民會將小孩獨自留在國境內,衍生兒童保護、隔代教養等社會問題。這不只如實呈現經濟危機對當地家庭的衝擊,更讓我們看見其中迫切需要幫助孩童的輪廓。
繁華之後:弱勢孩童被剝奪的基本生命權利
或許很令人難以想像,如今面臨經濟困局的委內瑞拉,過去曾擁有包括醫療、教育、住宅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雖然存在貧富不均的問題,但人民生活仍算安穩。來賓楊建平教授分析道,對比今昔天堂地獄般的差異,其實皆源自於委內瑞拉國家得天獨厚的石油產出:
過去國際油價飆漲的黃金年代,委內瑞拉憑藉石油出口獲取豐厚的利潤來支撐國家的龐大支出,依據國際組織的調查,當時的施政策略確實減少貧富不均問題。但從2010年開始,因為頁岩油技術趨於成熟、國際經濟制裁等一連串的因素,讓國際上包含石油在內的大宗物資價格巨幅下跌,嚴重動搖委內瑞拉賴以為生的經濟命脈。漸漸的,國家開始無法支付各項社會福利的鉅額開支,加上國內政治動盪,最終使得國家經濟完全崩潰。
來賓吳正吉主任也補充,受經濟問題影響最直接、嚴重的就是生活其中的人們,尤其在脆弱的政經環境中,弱勢家庭與兒童更是毫無選擇的權利。就像影片中的Ami一家,孩子的缺陷不只讓家庭先天需要更多資源,母親離家、父親失業的後天影響更是巨大,此時冒險出走並非出於思慮後的決定,而是環境壓迫下不得不的無奈。幸好,世界展望會看見努力掙扎中的弱勢家庭,迅速組織動員發展緊急溫飽及社區發展的救援工作,協助更多與Ami相同境遇的家庭,給予兒童更豐富的營養條件,獲得應有的生命權利。
先天聾啞的女孩Ami,5歲的她和祖母南希及父親安芬尼從家鄉長途跋涉到達厄瓜多找尋安身之所。圖中的米老鼠玩偶是她祖母親手清洗、縫合的,也是這段旅程中她唯一的玩具。

重建土地關係,世界展望會從社區開始的經濟復健之路
追根究柢,石油究竟算是天賜禮物還是惡魔果實?來賓楊建平教授解釋,這種國家過度依賴單一天然資源的現象被經濟學家稱為「荷蘭病」。就國家經濟發展而言,這就像是雙面刃,天然資源出口獲得的大量外匯拉抬幣值,導致其他產業的出口不利,農業、工業、製造業等產業發展也隨之受限。不過相反的,這表示委內瑞拉仍有尚未開發的肥沃土地可以耕作,所以世界展望會進入委內瑞拉的首要工作,就是回歸根本,恢復當地居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結合社區發展行動與生技發展工作,發展如「家庭菜圃」的長期計畫,陪伴社區成長、鼓勵多元的經濟發展。
家庭菜圃計畫的重點之一,其實是源自於前面提到的兒童飢餓問題。世界展望會透過以下三個漸進式的進程,從糧食援助、技術扶助到地方組織的能力建設,讓許多受益家庭的孩子不只獲得營養改善,家庭的父母也更有自信,而委內瑞拉國家的社區發展更受到莫大的幫助。
一、緊急糧食援助
針對當下經濟困頓、糧食缺乏的家庭與兒童,提供立即性的糧食援助。
二、技術援助,扶助謀生
透過工作坊教導受益家庭種植技法與相關物資,包括種植技巧、種子、糧食技術等,並慢慢建立社區關係,給魚也給釣竿的過程也是在恢復人與人、人與社區、人與土地的多元共存關係。
三、長期兒童保護
經濟蕭條之下,童工、童婚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世界展望會也在扶助的過程,加強兒童保護觀念的訓練,教育民眾如何避免兒童受到剝削,以及剝削發生時,如何與相關單位回報加以阻止。
不只委內瑞拉,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糧食分配議題
然而,糧食與貧窮問題不只發生在經濟崩潰的國度。隨著俄烏戰爭與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經濟通貨膨脹已經蔓延全球,甚至許多國家開啟進一步的糧食管制措施,這將衝擊國際糧食問題,產生更多潛在危機。

經濟緊縮加上戰爭導致的國際糧食保護政策,都將嚴重影響那些原本就缺乏糧食、仰賴進口糧食的非洲國家。世界展望會也注意到危機將至,救援行動刻不容緩,不只透過飢餓30活動推行全球飢餓的倡議行動;更與世界糧食署合作,進入需要的國家進行緊急糧食發放、社區發展、家庭菜園等事工推行扶助計畫,讓人們擁有推行自己社區、謀求幸福生活的能力,藉此回應糧食缺乏帶來的生存危機!
立即伸出援手,共同面對糧食缺乏的困境!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