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角力下的南海紛爭:一張圖表告訴你中國東協怎麼看

各國角力下的南海紛爭:一張圖表告訴你中國東協怎麼看
圖為菲律賓海軍登上馬德雷山號,照片攝於2014年3月29日。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海爭議是位於南中國海的國家因為對該海域的部分島嶼主權發生重疊,從而發生衝突。涉及的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各國、中華民國、東南亞部份國家包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以及汶萊。

新聞整理:周慧儀

7月12日的南海仲裁出爐後,中國發表三「不」原則的白皮書,即不接受、不承認該裁決,反對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決為基礎的主張和行動。

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接受了菲律賓的訴求,判決中國對「九段線」的歷史權利無法律依據,而中華民國屬地「太平島」,則在判決中成了「太平礁」,仲裁的結果讓南海的緊張氣氛再度升高。

南海爭議的由來

近年來,南海議題不斷引起外界關注,其爭議主因,是南海的週邊國家對該海域及部分島嶼(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主權發生重疊,涉及國家包括中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和中華民國。

以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為例,除了有島嶼,還包括數十個岩礁、環礁、沙洲與珊瑚礁等。據中央通訊社報導,兩群島目前未被開發,鄰近區域的礦物資源非常豐富,預測周邊可能蘊藏其他天然的資源,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家可在島嶼外主張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以及大陸架等區域,從而獨享海域的資源,於是該兩個群島成了各國角逐之地,而由中國所主張的「九段線」劃分方式,也引起部分東南亞國家的不滿。

(圖為各個國家對於南海領土所聲張的主權範圍)

9_dotted_line
Photo Credit:維基百科 CC BY 2.0

在法律涵義上,「九段線」擁有多種主張和解釋,包括「國界線」、「歷史性權利線」、「島嶼範圍線」等,而在多個詮釋角度下,中國主張的「歷史性權利線」劃分範圍已涉及東南亞國家主張的海域範圍內,因而引起不滿,菲律賓更尤其反對,認為此違反聯合海洋公約,因而在2014年向聯合國國際法庭呈交備忘錄。

除了對劃分範圍不滿,其中一個讓菲律賓和中國鬧上法院的原因是「黃岩島」。黃岩島目前實質由中國控制,但菲律賓和台灣(中華民國)都表示擁有該島主權。引起各國興趣在於該島位於國際重要水道,位居重要戰略位置,而該島是中沙群島附近唯一露出水面的環礁。

中國和東協對南海之主張

以下用一張圖表呈現中國與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及汶萊對南海領土的爭議和各自主張。

13701035_10207976048138061_7096942142845

除了各國主張不同,東協反應也不一。

根據BBC報導,中國外長王毅今年4月表示已和汶萊、柬埔寨及寮國三國達成共識,表明南海爭議不是東盟(東協)和中國間的問題,不應該直接影響中國和東盟的關係,而蘋果日報報導,6月在中國與東盟外長特別會議上,中國提出不允許日美等區域外國家干涉南海島嶼主權爭端,表示就南海議題,希望和「直接相關的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加以解決」,卻遭其他成員國反對。

而相比起越南近10年來頻頻在南海和中國發生對峙,和菲律賓反對中國「九段線」的權利,馬來西亞和汶萊在南海議題上卻採相對低調姿態。

BBC,檳城PTPL講師沙姆謝爾·辛格·汀德(Shamsher Singh Thind)認為,馬來西亞和中國是經貿夥伴關係,因此彼此的關係不應該被此類問題破壞。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所長埃利娜·努爾(Elina Noor)也提到,大馬政府對南海問題非常低調的原因在於媒體若報導此事,民族主義情緒若被煽動那對外交關係並沒有任何好處。

汶萊在南海議題上曾於2013年和中國簽署聲明,同意通過和平對話和協商解決領土和管轄爭議權,並進一步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朝著最終的「南海行為準則」而努力。

在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對南海爭議的外殼下,來隱藏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角力。隨著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並積極爭取南海主權,另一方,想要「重返亞太」的美國也頻頻插手南海一事,為南海爭議再添動盪,而東南亞各國接下來會採取什麼行動和決策值得關注。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