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什麼硬要阻擋Uber? 原因只有一個:既得利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政府為什麼要幫這些既得利益賺錢?他們給你們政治獻金嗎?他們的選票很多,多過全民大眾嗎?為什麼不開放Uber,並鼓勵計程車司機轉開Uber?
文: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優步(Uber)和計程車的戰爭,在台灣越演越烈,政府現在面臨很重大的考驗,因為這不只是和交通事業有關而已,而是台灣怎麼面臨新科技的挑戰。
矽谷開始的Uber,很多人把它和Airbnb放在一起,說是一個新經濟型態,叫共享經濟(share economy)。我不喜歡這詞,因為沒什麼特別的意義,純噱頭。在我看來,Uber和Airbnb只是很簡單的「去中間人」過程,用科技讓原本的商業活動更有效率而已。
計程車業者攻擊Uber的理由是沒有登記為運輸業納管,進行不公平競爭。但為什麼出租車要有牌照?我喜歡拿自己車載載客人,賺點外快,關政府屁事?在以前,關係很大。乘客和司機是一個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司機掌控許多乘客不知道的權力,想像在沒有政府監管的情況下,路上攔台小黃,雖然上車講個價,一拍兩合,但你如何確保司機沒開到半路逼你加價?如何確保司機不是強奸殺人犯?因為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安全,沒有公平價格,就沒人搭車。所以大部份的國家社會都發展出「中間人」的制度來解決問題。
政府當中間人幫忙司機的背景查察,所以有執照制度。政府當中間人幫忙運費透明,所以有定期的費率審核。司機們也自己形成車隊,運用品牌經營,把資訊變得透明,讓乘客安心。中間人雖然提高了效率,讓原本沒人敢坐的出租車變成了正當的生意,但仲介是要花錢的。牌照制度創造了政府的權力,政客有權就有髒事發生,而且官僚沒辦法準確計算有效率的牌照數,牌照多發,造成司機們每一個都苦哈哈,壞事易生,牌照少發,造成民眾有錢招不到車。一整個沒效率。
新科技會把一個個沒效率的中間人幹掉,而Uber正是在幹這事。Uber用科技,進行司機背景查察及控管車況,讓資費及路線透明,更方便民眾叫車,完全可以取代先前中間人做的事,運輸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的紛爭,表面上如果只是就法來看,那是合法計程車和非法Uber的競爭。合法與非法,一翻兩瞪眼,政府沒有什麼糢糊的空間。但假設Uber乖乖地把罰款付一付,先停止營業,然後請政府速速更新出租汽車的規定,讓Uber可以合法經營呢?政府還要保障計程車,硬擋Uber嗎?這才是有意義的政策思考。
Judd Cramer and Alan B. Krueger今年有一篇實證的經濟學論文,發現Uber出現的城市,Uber的空車率比計程車低,Uber的載客行駛哩程也比計程車高,Uber乘客的待車時間比計程車短,而當然Uber的車費比計程車低。再再顯示,Uber出現前的公共運輸是沒有效率的,新科技讓民眾更省錢、更方便,政府硬要阻擋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只有一個,既得利益。計程車隊躲在政府監管的後面,提供次佳的服務,賺取壟斷般的利潤,當然要和Uber生死鬥。但新政府為什麼要幫這些既得利益賺錢?他們給你們政治獻金嗎?他們的選票很多,多過全民大眾嗎?為什麼不開放Uber,並鼓勵計程車司機轉開Uber?
台灣的計程車既得利益說大,其實也不大,沒有紐約這種大城市那麼多的問題。紐約的計程車牌照,據說現在的數目和1940年代一樣多,人口成長這麼多,牌照卻沒增加,當然讓計程車賺得荷包滿滿,而服務卻又奇差無比,雨雪天最需要車的時候,司機老大卻都在家裡休息。但就算面對這樣的既得利益,紐約都還讓Uber做得下去,力求改變老大的計程車業者心態,沒道理台灣不能開放呀!而且,幾十年前的陰錯陽差,台灣政府開放計程車開放得有點快,壟斷的問題相對比較小,要計程車司機改做Uber的阻力相對較小,台灣政府更應該大膽開放下去。
這一決定不是只有Uber和計程車的問題,是台灣經濟轉型,面對全球化,又面對科技快速化的情況,政府的角色定位問題。Uber只是即將來襲的科技浪潮第一波,還只是用相對原始的手機通訊而已。接下來還有人工智慧、虛擬實境這些即將發生的巨大改變,政府是要以開放的心態,讓台灣變成走在世界前面的科技領先者,還是維護既得利益者,成為讓人家聽到就搖搖頭的落後地方,就在新政府的一念之間。這政策決定,重要得不得了。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
【圖表】Uber懶人包沒告訴你的事:「搭車」出了事,算誰的責任? 3年前
-
Uber「重罰」條款上路:檢舉獎金一年最高30萬,一天就有10件舉發 6年前
-
交通部修法提高罰鍰,Uber嘲諷「立委酒駕罰9萬,開Uber罰2500萬?」 6年前
-
【插畫】小黃與Uber真的只是「職業汽車駕照」的差別嗎? 6年前
-
Uber合法短期無望 提案修法後 最高罰款可至100萬元 6年前
-
滴滴出行收購了Uber中國!「叫車業」兩強合併後市值350億美元 6年前
-
滴滴出行收購了Uber中國!「叫車業」兩強合併後市值上看1兆 6年前
-
如果政府決定開放Uber,計程車司機龐大的失業人口如何救濟? 6年前
-
交通部抗Uber新方案:多元化計程車預計2017上路 6年前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