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塑越鋼賠償金額,越南政府一開始要的是5億美元的好多倍

【獨家】台塑越鋼賠償金額,越南政府一開始要的是5億美元的好多倍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赴越南協商未果,最後同意與越南環境資源部長陳紅河簽署「認罪」協議書,但離境前始終未能在賠償金額上達成協議,事後越南開出50億美元新台幣1620億的賠償金額價碼,還比台塑四寶一年獲利台幣1458億元要多。

文:姚惠珍(1998年投入媒體工作迄今,曾任《勁晚報》《商業周刊》《工商時報》《蘋果日報》《風傳媒》等多家媒體資深記者,資歷逾十五年。目前為獨立撰稿人專注調查報導。)

從5月中到6月底,台塑越鋼面對越南官方疲勞轟炸的訊問以及限制出境等威脅恫嚇,全體上下仍堅決拒認罪,台塑集團內部與台塑越鋼大股東則是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兩立場,其中持有越鋼5%股權的日商JFE公司立場堅定認為「寧棄鋼廠也不可投降」。最後在越南官方下達「不認罪就起訴」的最後通牒下,持股7成的越鋼大股東台塑集團以一千多名台籍員工安危為優先考量,決議「認罪賠償」。

越南當地一台商指出,6月30日晚間看到越鋼董事長陳源成在鏡頭前,一字一句由中文翻譯成越文,發表長達7分鐘的致歉文,最難過的其實是鋼廠第一線的台籍員工,「因為他們撐了那麼久,找出各種數據證明煉鋼廠廢水排放沒有違規,到最後還是得背負污染罪名。」

事實上,越南政府4月22日與5月4日的兩次檢測報告都顯示台塑越鋼廢水排放符合標準,且越南政府曾在4月底公開說明過魚群死亡原因與台塑越鋼無關,因此不論是台塑集團內部或是台塑越鋼包括台塑集團7公司、中鋼以及日商JFE公司,都深信越南政府不會任意「冠上罪名」。

不料,從5月中旬開始,越南政府態度反轉,不僅拒絕公布第三次檢測數據報告,將鋼廠四名廢水處理的台籍員工限制出境,還口徑一致強調「不認罪就起訴」的強硬立場。隨著越南政府政治手段越來越多,台塑集團內部立場也區分為主戰跟主和兩派。主戰派人士認為,越南官方既然不願說明清楚韓國POSCO轉包的哪間越南下包商違規排放廢水,顯見其說法站不住腳、數據有問題,台塑越鋼不可以揹負莫須有罪名,應該要訴諸國際仲裁來尋求真相。

但主和派認為,就算訴諸國際仲裁,台塑越鋼人在屋簷下,越南政府有太多手段可以搞死越鋼,「一個公司跟一個國家對抗,打贏了官司也是輸。」6月中旬,越南官方希望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能親赴河內協商,短短三日,兩造雙方談了五種不同版本,最後卻都因越方反悔而告吹,最終兩人離台前簽下一越文文件,表示「尊重越南官方調查結果,對下包商疏失感到遺憾」,但對於賠償金額仍未達成共識。

台塑河靜鋼廠內部意見分兩派
製表:楊之瑜

沒想到,越南官方獅子大開口,要求5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620億元的天價賠償金,其中包含死魚賠償金21.億美元,再加計海洋生態復原以及魚產銷售等費用,台塑集團置之不理, 數日後,越方一口氣降價至7億美元,台塑越鋼仍持續協商。最後,越南官方下達「月底前再不認罪,將上呈政治局委員決議」,一旦決議起訴,即立即採取法律行動。台塑集團主和派憂心台塑越鋼一千餘名台籍員工恐遭限制出境,以員工生命安全最重要為由,說服主戰派,行政中心達成認罪共識,願意賠償5億美元。

6月21日,台塑越鋼召開臨時董事會,持股7成的大股東台塑集團向中鋼以及日商JFE說明最新進度,表示已與越南官方達成共識,「尊重越南官方調查結果,對下包商疏失感到遺憾,同意賠償5億美元」。但日本JFE公司認為,一旦認罪將背負污染罪名,嚴重損害公司名譽,表達「寧可將鋼廠送給越共也不願認罪」的立場,大股東台塑集團則以「名譽損失事小,人命關天,一千多名台籍員工離鄉背井在越南打拼,怎麼可以眼睜睜看他們為公司被抓去關」說服日本JFE集團。

至於持股25%的中鋼,雖同意認罪但認為既然越方認定是韓國POSCO下包商的疏失所致,那台塑越鋼應該要向POSCO公司求償。最終台塑越鋼臨時董事會通過「認罪賠償」決議,台塑越鋼董事長陳源成於6月23日與越南資源環境部部長陳紅河簽署協議書,並將協議書上呈給越南總理阮春福拍板,6月28日台塑越鋼與越南官方簽署保密協定,台塑越鋼承諾日後將不可針對此事再尋求國際仲裁。

原以為整起事件將自此落幕,沒想到6月30日,越南再度耍了一個回馬槍。按照雙方協議,越南政府在召開官方記者會前2小時必須將官方即將發佈的新聞稿傳給台塑越鋼參考,在台灣時間下午4點,台塑集團所接獲的越南官方新聞稿已經刪除「下包商疏失所致」的字眼,直指台塑越南排放有毒廢水為越南中部四省兩百公浬海域魚群死亡的主因。台塑集團台北總部發現有異,但已無力可回天,只能眼睜睜看著越南官方片面毀約,由台塑越鋼擔起「肇事原兇」的罪名。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楊之瑜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