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新突破 人造血管可輸送養分有助於器官移植

3D列印新突破 人造血管可輸送養分有助於器官移植
Photo Credit: Ben Brahim Mohammed CC BY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團隊日前發表於《晶片實驗室》期刊的研究,透過近來最熱門的3D列印技術,以多種生物材質合成人造血管,並突破過去3D列印的血管無法具備運送養分、氧氣等生理功能的瓶頸。3D列印器官尚無法用在人體移植手術的關鍵,就在於負責供給器官養分的血管技術尚未成熟。

‘Critical challenge’: Doctors can now 3D-print blood vessels(RT)

3D列印技術日新月異,連錯綜複雜的血管網絡都能印製。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團隊日前發表於《晶片實驗室》期刊的研究,透過近來最熱門的3D列印技術,以多種生物材質合成人造血管,並突破過去3D列印的血管無法具備運送養分、氧氣等生理功能的瓶頸。3D列印器官尚無法用在人體移植手術的關鍵,就在於負責供給器官養分的血管技術尚未成熟。3D列印血管進入人體試驗階段還需要一段時間,未來也可作為新藥測試的材料。

除血管網絡過於細密,難靠3D列印製造外,該研究真正驚人的成果,係研究人員在人造血管的內壁「製造」出一層完整的內皮細胞,突破人造血管研究領域長期的困境;血管的內皮細胞層具有過濾組織液及血液、運輸荷爾蒙等蛋白質,以及在受傷時啟動止血的功能。若僅製造出「形似」血管的管狀組織,卻無法供給養分、氧氣及移除代謝廢物,仍無法用以移植。
3D列印再突破 人造血管可移植

Photo Credit: Ben Brahim Mohammed CC BY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