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說什麼?「吸手指」和「咬指甲」可能對預防過敏有幫助?

等等你說什麼?「吸手指」和「咬指甲」可能對預防過敏有幫助?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家的小朋友有吸拇指、咬手指甲的習慣嗎?先別急著改掉它,因為根據《Pediatrics》日前刊登一篇紐西蘭及加拿大合作團隊的最新發表,具有吸大拇指、或咬指甲習慣的兒童,發生過敏的機率可能較低;而且,如果孩童吸大拇指的同時,也具有咬手指甲的習慣,則其發生過敏的機率會下降得更多。

你家的小朋友有吸拇指、咬手指甲的習慣嗎?先別急著改掉它,因為根據《Science alert》報導,《Pediatrics》日前刊登一篇紐西蘭及加拿大合作團隊的最新發表,具有吸大拇指、或咬指甲習慣的兒童,發生過敏的機率可能較低;而且,如果孩童吸大拇指的同時,也具有咬手指甲的習慣,則其發生過敏的機率會下降得更多。

研究的作者之一,Malcolm Sears受訪時表示,「目前的保健理論(hygiene theory)指出,早期接觸一些灰塵、髒污及細菌,可減少發展出過敏的風險。而我們的研究成果和保健理論的內容並無違背。」Malcolm Sears接著說,「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建議這些壞習慣應該被鼓勵。」

研究團隊的實驗數據來自於一項達尼丁多領域研究(Dunedin Multidisciplinary Study)的追蹤成果,該研究招募紐西蘭達尼丁鎮上出生於1972-1973年,共1,037位受試者。受試者分別在5、7、9及11歲時,接受訪問調查其是否具有吸拇指及咬指甲的習慣。到了13及32歲時,受試者接受皮膚扎次(skin prick test),將少量過敏原注射皮下,一段時間後觀察皮膚是否會對至少一種常見的過敏原(例如塵蟎、草,或家裡的寵物)出現過敏反應。

作者分析數據後發現,31%的兒童曾有頻繁吸吮拇指或咬手指甲的習慣。而到了13歲,具有吸拇指及咬指甲習慣的受試者出現過敏的比例(38%),較其他受試兒童(49%)低了11%;這樣意外的「保護效果」一直持續到受試者32歲都還持續存在。

然而雖然研究成果顯示小時候具有吸拇指和咬指甲習慣的人,長大出現過敏的機率較低,但這兩種行為卻和氣喘(asthma)或花粉熱(hay fever)的發生風險不具關聯。

即便此篇研究發現了吸拇指、咬指甲和過敏發生機率的下降具有關聯,但其中詳細的機制究竟為何尚需更多實驗加以證明。呼吸流行病學的專家Robert J. Hancox博士受訪時表示,「即便我們假設這樣對於過敏的保護效果是來自於幼時和細菌、微生物的接觸,我們仍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個物種對我們有益,或者牠們是如何影響人類的免疫系統,才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