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殺手級應用來襲:從矽谷到台北都在瘋的「區塊鏈」是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開始,從美國的矽谷、華爾街,到英國的倫敦金融城、或是北京的金融街……,不論科技新貴或金融家、還是身家數千億元的大老闆,都在熱烈關注「區塊鏈」。今年六月,來自九十個國家的央行代表,更齊聚在美國華盛頓討論區塊鏈的未來金融運用。但除了虛擬金融的實務運用外,從經濟交易、智能合約、到食安履歷等公共領域,區塊鏈在實驗場域都有具體的研發。
文:廖君雅|財訊雙週刊 第507期
六月二十日晚間六點半,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館的一樓教室仍然燈火通明。這堂課是「巨量資料系統之應用」課程的壓軸重頭戲,台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坐在最前排,專注聆聽台上學生的報告,這堂課歷時近四小時,直到深夜十點多才結束。
其他坐在台下的聽眾,不乏多位在金融業、政府機關任職,以及關注區塊鏈(Blockchain)應用的創業者,他們有的是專程來旁聽當前最熱門的一堂課,但也有人是來「獵才」的,就連本土區塊鏈新創公司「地氣」的兩位創辦人張哲瑞和陳柏安,也坐在教室裡,聽聽資工系學生們在區塊鏈議題上的最新創意。
廖世偉曾在美國矽谷參與谷歌(Google)建置Android開源平台系統,回台後一手推動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研究中心,他眼中的區塊鏈就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開放網絡」,簡言之,就是「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
熟悉電腦語言的廖世偉,盡量用口語來說明他對區塊鏈的解釋,但對多數人而言,在他口中的區塊鏈依然深奧難懂。
然而,這個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新知識,即將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遊戲規則,甚至產生未來職場生態的衝擊。「區塊鏈顛覆了以往我們習以為常的SOP(標準作業程序),是革命中的革命!」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邱昭彰就說,區塊鏈是集體驗證的信任機制,「中間商要緊張了,像是momo購物和趨勢科技這樣的大型代理商,會面臨衝擊,要提早準備對策。」
再如,必須仰賴第三人進行仲介、公證的服務,在區塊鏈運用成熟後,包括會計師、營業員、房仲等等行業,幾乎完全喪失服務的空間。尤其,台灣人平均一生換屋3~4次,每年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需要查帳簽證服務,這些為數龐大的房仲和查帳員若不轉型,未來更將首當其衝!
「沒錯,我們正是受衝擊的一群,不轉型升級就失業!」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總經理萬幼筠強調,區塊鏈最重要的是擺脫人為干預,像是政府標案或群眾募資,當所有資金流向公開透明,舞弊機率就降低許多;還有坊間有許多代客貸款公司,其實都是合法的,只是看中有些民眾不會填複雜的表格,「那些新興P2P借貸平台公司的徵信會更有效率,也更精確,」他說。
他們都來聽區塊鏈
台大這堂課 預示新的「信任機器」
2014年,勤業眾信在加拿大投資成立一家鑽研金融科技應用的公司RUBIX,就是為提早因應區塊鏈帶來衝擊的實驗性公司,最近還完成了一項小規模的落地測試。
事實上,區塊鏈快速進入世人眼中的進程極短。雖然,作為比特幣(Bitcoin)的底層技術,早已運轉七、八年之久,但真正讓它站上世界舞台一夕間暴紅的事件,則是2015年9月在美國紐約成立的「R3CEV」聯盟,宣布以區塊鏈打造全球通用的標準,來解決金融業界在法規、效率及資安的挑戰。
R3CEV背後股東個個來頭不小,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國際主流金融機構,隨著愈來愈多成員加入,R3CEV目前已有44位成員,這些成員總市值超過上兆美元,其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他們的集體行動無疑印證了區塊鏈發展的重要性,及其企圖率先取得區塊鏈金融應用的發言權。
除了規模浩大的R3CEV聯盟,目前已有37位成員,以法國興業銀行及倫敦交易所為代表性的全球貿易分布式帳本聯盟(PTDL);以及中東、北非地區40位成員為主的杜拜全球區塊鏈委員會(GBC),也不容小覷。今年五月底,GBC更正式宣布推出區塊鏈七大試點項目:包括醫療紀錄、保護珠寶交易、所有權轉讓、企業註冊、線上遺囑、旅遊業平台以及船運貿易,積極度不輸歐美國家。

全世界大咖搶圈地組聯盟
大家都想搶金融應用的發言權
中國的重心則放在境內整合,包括北京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以及今年五月才在深圳成立的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鏈盟),背後都有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平安集團馬明哲和華為任正非等大老闆投資的身影。
區塊鏈的應用甚廣,除了金融,包括醫療、股權眾籌、社交通訊、資料儲存、食安履歷、智慧財產權保護、公民電子投票或身分證明、以及結合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應用,都已經出現相關應用,它也有望成為新創產業的加速器,及既有產業的轉型升級調整。
例如美國證交會在去年底,批准美國電商龍頭Overstock發行線上股票,就被視為跨界發展的創舉。Overstock是十大零售商之一,先前開放支付比特幣,更親自跳上前線發行金融商品及投資虛擬貨幣新創公司,對區塊鏈應用的企圖心相當強烈。
資金雄厚、對趨勢敏銳的大老闆們,早就嗅得先機。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年初投資區塊鏈籌資平台,未來將先朝慈善用途試水溫;馬雲也要求關聯企業螞蟻金服著手用區塊鏈做公益,每筆捐款的金額和流向都由此記錄,防止被竄改。
還有以下這些經典案例:英國創作女歌手Imogen Heap推出音樂平台,用區塊鏈技術讓創作人可直接銷售作品,避免中間被剝削;瑞典政府也正式啟用區塊鏈技術登記地籍產權;中國的陽光衛視更是首創用虛擬幣進行群眾募資的媒體業;而國土面積僅有四萬多平方公里、一百多萬人口的愛沙尼亞,也宣布要用區塊鏈推行電子公投,長遠而言,更要在虛擬的全球地圖上,標記自己「存在」過的所有蹤跡。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