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殺手級應用來襲:從矽谷到台北都在瘋的「區塊鏈」是什麼?

跨世紀殺手級應用來襲:從矽谷到台北都在瘋的「區塊鏈」是什麼?
Photo Credit: 財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開始,從美國的矽谷、華爾街,到英國的倫敦金融城、或是北京的金融街……,不論科技新貴或金融家、還是身家數千億元的大老闆,都在熱烈關注「區塊鏈」。今年六月,來自九十個國家的央行代表,更齊聚在美國華盛頓討論區塊鏈的未來金融運用。但除了虛擬金融的實務運用外,從經濟交易、智能合約、到食安履歷等公共領域,區塊鏈在實驗場域都有具體的研發。

文:廖君雅|財訊雙週刊 第507期

六月二十日晚間六點半,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館的一樓教室仍然燈火通明。這堂課是「巨量資料系統之應用」課程的壓軸重頭戲,台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坐在最前排,專注聆聽台上學生的報告,這堂課歷時近四小時,直到深夜十點多才結束。

其他坐在台下的聽眾,不乏多位在金融業、政府機關任職,以及關注區塊鏈(Blockchain)應用的創業者,他們有的是專程來旁聽當前最熱門的一堂課,但也有人是來「獵才」的,就連本土區塊鏈新創公司「地氣」的兩位創辦人張哲瑞和陳柏安,也坐在教室裡,聽聽資工系學生們在區塊鏈議題上的最新創意。

廖世偉曾在美國矽谷參與谷歌(Google)建置Android開源平台系統,回台後一手推動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研究中心,他眼中的區塊鏈就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開放網絡」,簡言之,就是「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

熟悉電腦語言的廖世偉,盡量用口語來說明他對區塊鏈的解釋,但對多數人而言,在他口中的區塊鏈依然深奧難懂。

然而,這個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新知識,即將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遊戲規則,甚至產生未來職場生態的衝擊。「區塊鏈顛覆了以往我們習以為常的SOP(標準作業程序),是革命中的革命!」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邱昭彰就說,區塊鏈是集體驗證的信任機制,「中間商要緊張了,像是momo購物和趨勢科技這樣的大型代理商,會面臨衝擊,要提早準備對策。」

再如,必須仰賴第三人進行仲介、公證的服務,在區塊鏈運用成熟後,包括會計師、營業員、房仲等等行業,幾乎完全喪失服務的空間。尤其,台灣人平均一生換屋3~4次,每年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需要查帳簽證服務,這些為數龐大的房仲和查帳員若不轉型,未來更將首當其衝!

「沒錯,我們正是受衝擊的一群,不轉型升級就失業!」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總經理萬幼筠強調,區塊鏈最重要的是擺脫人為干預,像是政府標案或群眾募資,當所有資金流向公開透明,舞弊機率就降低許多;還有坊間有許多代客貸款公司,其實都是合法的,只是看中有些民眾不會填複雜的表格,「那些新興P2P借貸平台公司的徵信會更有效率,也更精確,」他說。

他們都來聽區塊鏈
台大這堂課 預示新的「信任機器」

2014年,勤業眾信在加拿大投資成立一家鑽研金融科技應用的公司RUBIX,就是為提早因應區塊鏈帶來衝擊的實驗性公司,最近還完成了一項小規模的落地測試。

事實上,區塊鏈快速進入世人眼中的進程極短。雖然,作為比特幣(Bitcoin)的底層技術,早已運轉七、八年之久,但真正讓它站上世界舞台一夕間暴紅的事件,則是2015年9月在美國紐約成立的「R3CEV」聯盟,宣布以區塊鏈打造全球通用的標準,來解決金融業界在法規、效率及資安的挑戰。

R3CEV背後股東個個來頭不小,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國際主流金融機構,隨著愈來愈多成員加入,R3CEV目前已有44位成員,這些成員總市值超過上兆美元,其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他們的集體行動無疑印證了區塊鏈發展的重要性,及其企圖率先取得區塊鏈金融應用的發言權。

除了規模浩大的R3CEV聯盟,目前已有37位成員,以法國興業銀行及倫敦交易所為代表性的全球貿易分布式帳本聯盟(PTDL);以及中東、北非地區40位成員為主的杜拜全球區塊鏈委員會(GBC),也不容小覷。今年五月底,GBC更正式宣布推出區塊鏈七大試點項目:包括醫療紀錄、保護珠寶交易、所有權轉讓、企業註冊、線上遺囑、旅遊業平台以及船運貿易,積極度不輸歐美國家。

區塊鍊應用實例
Photo Credit: 財訊

全世界大咖搶圈地組聯盟
大家都想搶金融應用的發言權

中國的重心則放在境內整合,包括北京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以及今年五月才在深圳成立的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鏈盟),背後都有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平安集團馬明哲和華為任正非等大老闆投資的身影。

區塊鏈的應用甚廣,除了金融,包括醫療、股權眾籌、社交通訊、資料儲存、食安履歷、智慧財產權保護、公民電子投票或身分證明、以及結合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應用,都已經出現相關應用,它也有望成為新創產業的加速器,及既有產業的轉型升級調整。

例如美國證交會在去年底,批准美國電商龍頭Overstock發行線上股票,就被視為跨界發展的創舉。Overstock是十大零售商之一,先前開放支付比特幣,更親自跳上前線發行金融商品及投資虛擬貨幣新創公司,對區塊鏈應用的企圖心相當強烈。

資金雄厚、對趨勢敏銳的大老闆們,早就嗅得先機。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年初投資區塊鏈籌資平台,未來將先朝慈善用途試水溫;馬雲也要求關聯企業螞蟻金服著手用區塊鏈做公益,每筆捐款的金額和流向都由此記錄,防止被竄改。

還有以下這些經典案例:英國創作女歌手Imogen Heap推出音樂平台,用區塊鏈技術讓創作人可直接銷售作品,避免中間被剝削;瑞典政府也正式啟用區塊鏈技術登記地籍產權;中國的陽光衛視更是首創用虛擬幣進行群眾募資的媒體業;而國土面積僅有四萬多平方公里、一百多萬人口的愛沙尼亞,也宣布要用區塊鏈推行電子公投,長遠而言,更要在虛擬的全球地圖上,標記自己「存在」過的所有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