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南海仲裁風波後(下):兩岸南海「祖產」其實是統一的遺緒

南海仲裁風波後(下):兩岸南海「祖產」其實是統一的遺緒
Photo Credit: 民國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先想想什麼是我國最重要的利益,想想我國未來應走的路,別再浪費資源登島了,這只是向世界宣布我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裸著身子罷了。

南海仲裁風波後(上):「大登島時代」我國怎麼維護專屬經濟海域才有效?

南海「祖產」對台灣而言是國王的新衣,這篇文章要點出的就是國王其實沒有穿衣服的事實。

仲裁案後的一則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記者會提到:「兩岸的分離狀態是歷史造成的,兩岸遲早會統一,但南海祖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這一點兩岸是有共識的,尤其兩岸在國際法學界方面的交流非常廣泛;由此可見,兩岸的共識是不會變的,大陸也希望和台灣同胞一起共同努力,維護好我們的祖產。」

所謂「祖」,就是自古以來;所謂「產」,就是資源。祖產的意義就是:自古以來,南海的海中生物、石油、天然氣以及航運利益都是中國人的。

這個「祖產」思維過去讓我國政府的南海政策裹足不前,一直處於自欺欺人的「戰略模糊」狀態,為了要維持兩岸統一的想法,我們不敢放棄歷史性權利。在仲裁案的過程之中,這個思維讓我國的前政府只敢全部押寶太平島,不去思考歷史性水域或U型線的主張是否符合現今的國際法;在仲裁案之後,新政府不敢否認「祖」,民眾眼中只有「產」,在懼怕傷害兩岸關係以及渴望獨佔南海資源的貪婪心態下,我國的南海政策仍舊原地踏步。

太平島主張專屬經濟海域?

筆者過去一篇文章曾以日本對沖之鳥的經營來做為我國太平島的借鏡,希望點出我國太平島至今皆沒有公布領海基線的現象。其實那篇文章不是呼籲政府要趕快畫出太平島的專屬經濟海域,而是為了要反映出我國政府過去在「祖產論」下的陳舊思維。

過去,我國對於南海這塊區域的主張應該細分為兩者,一是區域內的「領土」,也就是所謂的島礁,二是區域內的水域。對於領土,我們認為南海中所有的島礁主權歸屬於我們,對於水域,我國南海政策雖然隨著時間有不同的修正,然而從來沒有明確對外說明我們是否主張歷史性權利。

1947年公布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原本只是做為對外宣告我們主張區域內島礁主權之用,沒有想到後來被引申成為主張圖中U型線內水域之用。這也是我國從來就不在南海各島礁公布領海基線主張專屬經濟海域的原因,因為我們想要用模糊的歷史性權利作為南海水域的主張依據。

南海諸島位置圖
南海諸島位置圖

這個理由,馬前總統不會不知道,否則在他任內的最後一段時間內他就會大方對外公布太平島的領海基線。因此,馬前總統在16日投書聯合報建議蔡總統:「請內政部儘速依法劃定太平島基點、基線、領海、鄰接區及二百海里經濟海域並對外公布。」的作法,根本就是違背自己與中華民國過去一貫的主張,而且想挖洞給新政府跳。

按照「祖產」的論點,這種自我限縮海洋權利的主張就是違背祖制,中華民國對南海的主張一向都是依據從古到今的一種存續性的權利,依據海洋法公約做專屬經濟區的主張就是要切斷與過去的連結、斬斷與中國的關係。

我國的核心利益是海洋資源還是航運利益

民眾透過報導都知道南海的漁業以及礦業資源豐沛,部分國人認為放棄可惜,要努力維護我國應有的「財產」。但是對於那些我們想像中的金銀財寶,我們又何時擁有過呢?

我國過去對於南海只有口號式的主權,實際上對於我們所主張的海域或島礁控制力極低,否則至今我們也不會只有太平島可以登。即便我們現在切斷所有自古以來的主張,努力維持太平島周邊海域的專屬性,我國不但需要投入極大的資源,並且將會與周邊國家增加衝突;然而對於真正破壞南海生態環境、製造各種紛擾的國家,我們卻選擇噤聲,這種人格分裂的情況,在南海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了。

認清現實吧,我國是沒有能力經營整個南海的,那種虛幻的想像就留給中國吧,兩岸共同維護祖產根本就是一種統一的誘餌,雖然中國在仲裁案中輸了全部,但是我國被重要的國際判決形容成「Taiwan Authority of China」根本就是中國撿到的最大一個寶。

南海的自由航行對於我國而言,才是真正的核心利益,也是我國應該要努力維持的資產。我國除了深刻倚賴國際貿易之外,糧食以及能源皆由國外透過海運進口,一旦南海被單一國家控制,也就把我國維生的方式給箝制住。經濟命脈被箝制的我國民眾會出現什麼樣的言論與思維,看看那些在中國發展的藝人對南海議題的發言內容你也知道。

先想想什麼是我國最重要的利益,想想我國未來應走的路,別再浪費資源登島了,這只是向世界宣布我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裸著身子罷了。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曾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