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的新難題:電影院「現場直播」是票房解藥嗎?

歌劇院的新難題:電影院「現場直播」是票房解藥嗎?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0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為了因應財務困窘,開始嘗試進行劇院節目的現場直播,將歌劇搬進電影院直播在當時是相當大膽的嘗試。

文:MUZIK ONLINE

200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為了因應財務困窘,開始嘗試進行劇院節目的現場直播,將歌劇搬進電影院直播在當時是相當大膽的嘗試。

而今日大都會歌劇院的節目在全球超過兩千家電影院進行直播,帶來約一季一千八百萬的收益,顯示這創新作法的確為大都會歌劇院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

不過十年來,對於歌劇直播的作法一直存有爭議。因為直播似乎沒有使更多人實際走進歌劇院欣賞歌劇,而有些人則堅持現場轉播不算真正觀賞歌劇。

RTR1U81W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觀眾在大都會歌劇院外頭觀看Lucia di Lammermoor的轉播演出。

調查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轉播觀眾是歌劇的新手,且觀眾的年齡層偏高。轉播看來就是為迎合原先的歌劇愛好者,以及那些不會買票看現場演出的人所設置的。就連歌劇院經理蓋伯(Peter Gelb)也說直播分散掉歌劇院本身的觀眾。

除此之外,已有其他家歌劇院受到影響,「直播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意,許多人根本不了解現場聆賞歌劇的意義….很多人本來是我們的常客,如今大都會歌劇院及幾家進行直播的劇院完全吞噬了我們的重要客源。」

RTR1U82I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大都會歌劇院外的觀眾,距離太遠,需要拿出望遠鏡來。

雖說當初大都會歌劇院同步實況轉播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特別是年輕族群,然而以現在的狀況來看,現場轉播對於推廣表演藝術的成效仍有待觀察。

本文獲Muzik Air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曾傑
和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