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玩Pokémon GO,台灣哪些業者有機會跟著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月,最紅火的寶可夢Pokémon Go遊戲風靡全球,讓任天堂市值大爆發, 在熱錢追逐寶可夢受惠題材下,相關股價都有一波不小漲幅; 這時投資得更小心,尤其是8月初公布的7月營收將是照妖鏡, 7月營收一定要有實際成長,商機才是真的。未來,隨著使用國家持續增加,寶可夢商機可望擴大, 台灣雲端、散熱、IC設計、文創等產業也將受惠,股價轉強態勢可期。
文:劉志明|財訊雙週刊 第508期
2016年7月,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的手機遊戲風靡了全球,在美國上市第一天就有2,100萬個活躍用戶,超越Candy Crush 2013年創下約2,000萬活躍用戶數的紀錄,10天以內,寶可夢全球下載超過3,000萬,風靡程度超乎想像。
推出寶可夢遊戲的母公司任天堂,兩週股價曾經暴漲近一倍,市值增加200億美元(約6,450億元台幣),總市值超過4兆日圓(約1.2兆元台幣),超越三菱商社、野村證券、索尼(SONY)等大企業,躍升為日本前20大上市公司。
創新遊戲與內容 才是王道
目前,Pokémon GO陸續在美國、澳洲、紐西蘭與日本正式上市,都造成玩家瘋狂。據Organic Search Traffic近一個月的流量分析,上網搜索遊戲中,有近30%流量查詢Pokémon GO關鍵字;而寶可夢遊戲還沒在中國上架,微博已有超過3.5億次的閱讀量,顯示未來亞洲區國家陸續上線後,Pokémon GO風潮將持續。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表示,根據工研院IEK統計,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約15.8億台,但年成長率下滑至7.7%,跌破兩位數;手機硬體成長力道不再,軟體與創新內容服務就很重要,目前全球手機通訊市場有潛力的是平台、影音內容與創新軟體遊戲,大部分商業價值及利益都將落入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網飛(Netflix)、亞馬遜(Amazon)等網路服務商手中;而大部分行動裝置的業者,都把時間花在創新的手機應用App,Pokémon GO遊戲就是最好例子。
闕志克表示,過去手機遊戲專注手機螢幕效果,但寶可夢走出手機框框,透過鏡頭與現實城市連結,手遊加入擴增實境(AR)的玩樂效果更具創意,他認為,未來將出現更多在現實城市中找寶藏的手遊創意,Pokémon GO風潮不會斷電。
Pokémon GO熱潮,哪些產業跟著發燙呢?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表示,Pokémon GO如此受歡迎,但台灣直接受惠的公司與產業並不多,其中雲端伺服器產業較明顯。
由於Pokémon GO在美、紐、澳率先上架後,全球數千萬計的玩家下載,導致伺服器無法負荷,目前尚有部分國家仍鎖區不能玩,未來這些國家開放,伺服器需求仍在,台灣雲端伺服器廠商如緯創、廣達、英業達等將受惠。
承通國際投顧副總經理高憲容強調,Pokémon GO的遊戲內容與戶外實際場景結合,運用擴增實境技術,讓玩家扮演神奇寶貝訓練師,在戶外捕捉神奇寶貝;因此,遊戲玩家若想在戶外發現神奇寶貝,必須讓智慧型手機鏡頭處於開機情況,上網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功能要打開,才能持續與遊戲伺服器進行資料交換及運算。而Pokémon GO風行,刺激終端伺服器量需求,下半年,在谷歌和亞馬遜等大型公共雲端的硬體支出增加,雲端伺服器商機大,而台灣伺服器業務比率較高的信驊、川湖等後勢可期。
此外,支援擴增實境手機,未來須有逼真的3D效果,雙鏡頭具潛力,其中鏡頭廠商大立光、光燿科等跟著沾光。

需求增溫 散熱、IC受益
用手機找神奇寶貝,玩遊戲非常耗電與也容易「發燙」,一定需要增加電源或加速散熱,台股散熱雙雄──超眾與雙鴻將受惠。
由於手機散熱加入熱導管可望成趨勢,超眾手機研發熱導管薄度進入0.4公釐,在今年接獲韓系大廠訂單並開始出貨,下半年實質量產增加,另亦有其他客戶導入手機散熱零組件;超眾手機散熱業務上半年占營收比重約7至8%,下半年可望超過10%,是今年成長主要動能之一。法人預期,第三季營收可望高於第二季,業績表現具成長空間。
至於雙鴻,第二季營收動能較弱,但法人看好第三季旺季需求,業績將明顯升溫,除桌上型電腦、NB市場,更積極拓展伺服器用風扇、通訊產品、LED照明、伺服器工作站,以及行動裝置等散熱裝置增溫,未來業績將明顯走高。
在任天堂Pokémon GO暴紅後,周邊商品也將陸續上市,為了方便尋找神奇寶貝,廠商發揮創意,將陸續推出Pokémon GO手環與Pokémon GO遙控飛機等商品,台灣相關IC設計公司商機可期;最明顯的是消費性IC松翰,之前妖怪手錶流行時,松翰業績受益,原本第三季是松翰淡季,但Pokémon GO商機爆發,將讓松翰淡季業績維持高檔。
至於所有周邊產品都需要與手機用藍牙連結,來交換Pokémon GO資料,生產藍牙晶片的笙科也可望受惠。還有相關電源IC公司,例如昂寶第三季手機快充晶片需求強勁,也因手機電源IC每年維持30%以上成長,占該公司產品比重從兩年前的15%,提高至今年的25%,也是法人看好的Pokémon GO受惠股。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就是神奇寶貝寶物交換商機。法人表示,Pokémon GO除了擴增實境外,比賽抓取稀有的神奇寶貝,更讓玩家瘋狂,這未來將衍生龐大的神奇寶貝交換與買賣商機;台灣經營遊戲寶物交換網站最重要廠商就是數字科技,目前該網站已出現代抓神奇寶貝服務等銷售資訊,等到Pokémon GO在台灣開放,相關商機更熱絡。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