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明定8/1為「原住民日」 蔡英文將以元首身分為歷史致歉

行政院明定8/1為「原住民日」 蔡英文將以元首身分為歷史致歉
資料照,非道歉儀式照片。Photo Credit: 蔡英文 Tsai Ing-we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總統府規劃8月1日當天,各族原住民代表將在總統府前廣場有一個「呼喊儀式」,呼喊是確認自己原民身分,並告訴祖靈說「我們來了」,是以一個原住民族的身分,走進總統府,見證道歉的儀式。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今(29)日表示,原住民族委員會簽請行政院明定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行政院長林全上午核定予以同意。原民會表示,為彰顯原住民族的地位及權利,聯合國在1994年12月23日將每一年的8月9日訂為世界原住民族日;加拿大定6月21日為原住民族日;芬蘭、挪威及瑞典等三國為2月6日;美國則有阿拉斯加州、猶他州、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將原本的哥倫布日(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改為原住民族日,國際間均有例可循。

聯合報導,原民會指出,國民大會於1994年7月28日三讀通過憲法增修條文,其第9條第7項規定:「國家對於自由地區原住民之地位及政治參與,應予保障;對其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及經濟事業,應予扶助並促其發展。」增修條文於1994年8月1日經總統公布施行,回應原住民族10年來的訴求,正式將沿用40餘年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進一步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

原民會強調,以原住民入憲之日作為原住民族日,有三個重要意涵:

  1. 「原住民族」是自我決定的名稱,是族群主體意識的建構,也象徵自尊的重建及社會正當地位的追求。
  2. 正名運動的歷程,原住民族所爭取的,不僅是「名稱」的自我決定權,也包括自治及土地等核心的固有權利。
  3. 原住民族日提醒我們,台灣有其綿長久遠的歷史,至少6000年前,原住民族就已經在台灣,並發展出多元而獨特的文化,期盼國人都能尊重並分享優美的原住民族文化。

總統蔡英文8月1日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也將公布總統府設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委員會設置要點,總統將擔任召集人。總統府規劃8月1日當天,各族原住民代表將在總統府前廣場有一個「呼喊儀式」,呼喊是確認自己原民身分,並告訴祖靈說「我們來了」,是以一個原住民族的身分,走進總統府,見證道歉的儀式;蔡總統將在大門口親自迎接,帶領他們進入會場。

中央社報導,為具體落實總統蔡英文的原住民族政策,行政院今天核定「總統原住民族政策主張各部會分工」。行政院表示,該項分工是依據蔡總統去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首次以總統參選人身分公布的原住民族政策五大目標及九大具體主張,提出共32項政策、80個工作事項,涉及總統府、行政院所屬23個部會與各地方政府,將全面性展開原住民族政策的推動。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這次會議所研商的各部會分工表,是原民會自今年5月20日以後,花了兩個月時間所做的規劃與彙整。他表示,蔡總統將於8月1日下午舉行的「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中,說明原住民族政策的具體推動事項、各部會分工及預定完成的期程,以具體落實總統對原住民族的承諾。

央廣報導,對於蔡總統以國家元首高度為歷史致歉,多數原民立委雖然表示樂見,但也期許政府未來能有更具體的實質作為。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表示,元首向原民道歉有國際前例,前總統馬英九也曾道歉,他希望蔡英文總統可以展現更高的誠意,並提出更具體的內容。民進黨立委Kolas Yotaka則表示,不管是哪一黨的立委,都會期待總統在道歉後,能夠提出具體實踐原民轉型正義的相關做法,「我們更希望看到時間表,例如承諾哪一年可以實踐什麼目標。』

立法院總共有八席原民立委,部分原民立委目前還無法確定是否出席總統府的道歉儀式。其中,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已決定不參加,而是前往新北市三峽地區,呼籲社會重視泰雅族「大豹社戰役事件」的轉型正義。

原民台報導,3月28日民進黨正式提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主張行政院設立的任務型獨立機關,也就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要完成威權時期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平復司法不法以及處理不當黨產等四大任務,但當中並未納入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事項,引發爭議。原住民族社會普遍認為,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工程,還是要有法源依據,才能系統性地處理權利回復、賠償等事項。

民進黨主張,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不一定要另立專法,透過總統府設置的專責委員會,會更有實權以及誠意進行真相調查,以及原住民族各項權利恢復工作。但還是有族人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