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越南少不了喝杯咖啡:從路邊攤的小咖啡廳,到一公斤要價3千鎂的麝香貓咖啡

到越南少不了喝杯咖啡:從路邊攤的小咖啡廳,到一公斤要價3千鎂的麝香貓咖啡
Photo Credit:Akiko Yokoyama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都用來送給國家元首當禮物,可能有錢也買不到」原來這款屎味咖啡是國際禮數來著,但聽說味道是非常香的。

在越南最常聽到的對話,大概就是以下了:

「你週末放假,要做什麼?」

「沒有。待會要跟朋友去喝咖啡。」

這樣的對話相當稀鬆平常,越南從法國殖民期間傳入,在越南形成一種自己的文化與品味,也是一種庶民的生活習慣,不用華麗舒適的環境及座位,儘管是路邊攤位,無論何時何處,一張小板凳,點一杯咖啡,三五好友就可以圍坐在一起聊聊天。而要體驗越南城市最佳的方式,可就不能錯過咖啡,

14532248620_40a6969579_k
Photo Credit:rjabalosIII CC BY 2.0

很多人可能不曾去越南旅遊,但也許喝過越南產的咖啡。咖啡在19世紀晚期時期由法國人引進越南,很快地就變成重要出口所在,在越南胡志明市(舊稱西貢),咖啡店隨處都是,不論是街邊的咖啡攤位或獨立咖啡廳,還有設計感的咖啡廳應有盡有,有時價錢一杯不到30元台幣,就可享受一杯香醇的咖啡。

早上來一杯咖啡,也成為了當地的習慣,現在越南人也把咖啡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口味境界,除了熱咖啡外,還有很多不同種的變化,創造出新的越式特色:

  • 冰咖啡(Ca phe da):就是沁涼大塊冰塊搭配咖啡
  • 冰煉乳咖啡(Ca phe sua da):冰塊搭配咖啡在上配煉奶當作基底
  • 蛋咖啡(Ca phe trung):類似卡布奇諾,差別在於會在咖啡裡加1-2顆蛋在裡面
  • 麝香貓咖啡(Kopi luwak):讓麝香貓吃下咖啡豆後等其排泄出,再加以烘培而成

先講講煉乳咖啡,因為有些人不擅長喝較苦澀地黑咖啡,所以會選擇加入煉乳讓口感滑順;煉乳適合嗜甜者,像我這種怕苦又怕甜的人,可以跟店員說明加少一點,或是另外要求加鮮奶(我是無鮮奶不歡)。而說到飲料,我在東南亞的經驗是,大概是天氣較熱緣故,不論在馬來西亞或泰國,都是對高甜度接受度很高,所以馬來西亞的同事告訴我,他們那邊洗腎的人實在很多。

28515395045_9de4f9beaa_k_(1)
Photo Credit:Philipp Alexander CC BY 2.0

至於放蛋黃的「混蛋咖啡」,我是聽過還沒試過,但基本原理是蛋黃加上煉乳,打成奶再加入黑咖啡裡,長相看起來是越南版的提拉米蘇,口感卻是卡布奇諾,聽說這樣的「蛋咖啡」始於1940年代,當那個牛奶還是奢侈品的時候,蛋就成為了一種便宜的替代品,下次來去嚐嚐看再跟大家分享。

而麝香貓咖啡,說實話也不是這麼好買,因為哪有這麼多貓屎咖啡豆可以撿來烘培呢?所以想當然一定單價不低,問了男友他告訴我說:

「真正麝香貓咖啡?大概3千美金1公斤吧!」實在是令人驚呆的數字?!但要從屎中脫穎而出,物以稀為貴也不意外。

「那真是給野生的麝香貓自己挑著吃,吃下最好的咖啡豆後,」他頓了一頓「你再去撿屎。」

我聽到撿屎二字就笑了。

「越南這種比起有名的馬來西亞麝香貓咖啡還貴」

「即便是中原咖啡(TRUNG NGUYEN)自己出產,每年好像也只有40-50公斤」他口中的中原咖啡,是可稱作越南版星巴克的連鎖咖啡。

「都用來送給國家元首當禮物,可能有錢也買不到」原來這款屎味咖啡是國際禮數來著,但聽說味道是非常香的。

有些咖啡廳仍有賣添加風味擬麝香貓咖啡可買,不到三千美金,對這款屎咖啡感到驚呆的遊客,倒是可以買模擬風味的咖啡豆試試口味。

延伸閱讀:你知道越南一年的咖啡產量,全台灣可以喝740年嗎?給我一杯咖啡的時間,來認識東協咖啡帝國

22539058954_19a818ca53_k
Photo Credit:PROAnthony Tong Lee CC BY ND 2.0
蛋咖啡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