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你,我應該還是可以活下去

如果沒有你,我應該還是可以活下去
Photo Credit: cudown cudown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cudown cudown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cudown cudownCC BY SA 2.0

「我覺得如果沒有你,我好像還是可以活下去。」有一次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我說。

「嗯,我也是。」

我跟老公並沒有感情不好,但沒有你我活不下去的場景,我們倒真沒演過;常常在餐廳吃飯,隔壁桌的情侶在吵架,我都張大耳朵偷聽,離開後分享給老公:「太精采了!你知道剛剛那個女生哭著說:真的沒辦法了嗎?男生用很台的英文說:I just cant! 」我誇大的學起兩個角色,只因為這種場景,我們好像也沒怎麼演過,看到現場偶像劇的時候,總會不免興奮莫名。

我對老公說,我以前談戀愛是會說出沒有他我活不下去這種話的,我老公的反應倒也有趣,不是吃醋,反而說:「那他辛苦了。」

兩個人都能以個體好好的活著,沒有誰完全依賴誰的狀態,是不是這樣才是健康的 relationship?我一直很不愛看兩性的書、聽兩性專家的意見,但是回想我以前的戀愛關係,似乎是滿窒息且病態的。我常常在想要是沒有遇到我老公,我會不會還是那麼 control freak?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我的確是神經兮兮的,覺得對方只能視我為「最重要」,並且要時時刻刻口頭確認這件事;常常會把事情扭曲、複雜化,小事變大,大事更大,最後總要加一句:那我是不是不重要?隨後就是一堆眼淚。回想起來,當時真像隨時都有攝影機在照一樣,不知道是在演哪齣?!

現在的我們倒也不是相敬如賓,但尤其是結婚之後,我們兩個吵架就是討論,針對事情討論出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對我們家最好的,有時候還是會說氣話,但往往隨後就會說:「對不起,剛剛那句話沒什麼意義,當我沒說。」然後繼續「吵」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結婚以後兩個人就像是一個 team,只有我們對外、對事,沒有我們吵誰愛誰、誰不愛誰的道理。

這樣的轉變,當然不可避免的年齡、經歷、智慧的成長占很大的因素,加上據我老公說,因為他在上一段關係中的挫敗,讓他開始蒐集改善兩性關係的資訊(這裡是我老公推薦的兩性課程),以致於我們剛在一起的時候,他常常藉機將很多正確的觀念運輸給我,當然他覺得也是因為我有「可以理性的可能性」(他是想講「受教」,但顯然是不敢),才讓我們之間不必要的摩擦減到最少,有時間吵架,不如拿時間來相處。

像現在這樣,我可以享受外出和朋友喝下午茶,他也可以享受請假去打高爾夫球的時光,兩個人回到家裡,一起享受兒子八點多睡覺後的獨處時間,開瓶紅酒、租個電影,我想,一加一大於二,就是這種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