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後捲土重來:高溫溶化凍土釋出炭疽桿菌 西伯利亞2300頭鹿死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炭疽桿菌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病原菌,絕大部分的傳染途徑是經由皮膚,少數是經由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人感染後,則發生皮膚膿皰、咳嗽、吐痰、呼吸困難、脾臟腫脹等症狀,若是吸入性感染,死亡率可高達七成。
中時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亞馬爾-涅涅茨(Yamalo-Nenets)自治區近日傳出炭疽病(Anthrax)疫情,主要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天氣異常炎熱,導致先前封鎖在凍土下的炭疽桿菌被釋放出。當地已將至少63人從疫區周邊的隔離帶疏散,但位處北極圈的薩列哈爾德(Salekhard)的遊牧民族中,仍有至少72人被送醫治療,其中包括41名兒童,迄今已有五名成人和兩名兒童被確診為炭疽病,一名來自養鹿人家庭的12歲兒童死亡;此外,疫情導致至少2300頭鹿因感染炭疽桿菌死亡。
立場報導,在過去一個月,俄羅斯極北區域的異常炎熱,最高溫度曾升至華氏95度(攝氏35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俄羅斯氣候與能源計畫負責人克庫穎(Alexei Kokorin)解釋,區內反常高溫極為罕見,很可能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結果。在過去10年間,俄羅斯的平均氣溫增加了0.43度。游牧民族習慣將死者埋葬在河岸附近,但由於凍土非常堅硬,他們往往難以挖深土壤,只能將屍體埋在淺層地區。而凍土溶化亦導致河岸侵蝕情況更嚴重,變相加快細菌外洩。這些由屍體釋出的細菌,可以進入地下水源,最終被人飲用。
大紀元報導,這是俄羅斯75年來爆發的首起炭疽病疫情,西伯利亞上一次爆發炭疽病疫情在1941年,在俄羅斯有「西伯利亞瘟疫」(Siberian plague)之稱。炭疽桿菌的芽孢生命力極強,可以在冰凍的人體和動物屍體上休眠百年,等待融冰釋出時機。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那名12歲男孩是因為吃了感染病菌的鹿肉後在上週六喪生的,而他的祖母已在前一天去世,但目前還不清楚她的死因是否亦是感染炭疽桿菌。
蘋果報導,當地涅涅茨人主要靠養鹿維生,而當地也是聞名的高品質馴鹿肉產區。俄羅斯政府已經派遣軍隊和專家前往疫區,並向當地居民運送了疫苗。俄羅斯衛生部傳染病專家伊琳娜・舍斯塔科娃表示,一些病人可能食用了以染病鹿肉或鹿血為原料的食物而感染了炭疽桿菌。 為防止疫情傳播,亞馬爾地區大約4500頭鹿已經被注射疫苗,另外3萬多頭等待接種。 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主管帕波瓦(Anna Popova)則表示,炭疽疫情已經受到控制,暫時沒有傳播到其他地區,不會影響出口食品的質量。
央廣報導,炭疽桿菌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病原菌,主要是發生在山羊、綿羊、牛、馬及豬身上,以感染者皮膚上焦黑的損傷病變而得名。人類感染通常是因為接觸到受感染的動物或動物製品,絕大部分的傳染途徑是經由皮膚,少數是經由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人感染後,則發生皮膚膿皰、咳嗽、吐痰、呼吸困難、脾臟腫脹等症狀,若是吸入性感染,死亡率可高達七成。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