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孩的奧運夢︰曾險葬身愛琴海,今代表難民隊出賽

18歲女孩的奧運夢︰曾險葬身愛琴海,今代表難民隊出賽
Photo Credit: Fabrizio Bensch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屆奧運首次有難民隊參與,他們的第一場賽事,由一個險些葬身愛琴海的18歲泳手開始。

文:郭詠昕

史上首支難民隊在奧運的比賽,由18歳的馬蒂妮(Yusra Mardini)在香港時間星期日(8月7日)出戰女子100米蝶泳初賽揭開序幕,她以1分09秒21的成績勝出初賽,但排名不足以令她進入準決賽。

比起其他奧運選手,馬蒂妮走過了更長的路,才來到奧運的世界舞台。

RTSLF5P
Photo Credit: Dominic Ebenbichl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馬蒂妮在故鄕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受訓時,由於國家的動亂不斷升級,她經常在屋頂已經被炸開的泳池裡訓練,「因為戰爭,有時我們不能訓練,」她說。「有時你在泳池游泳,屋頂上會有三四個被炸開的地方。」

兩年前,形勢越來越不隱定,她不得不離開自己的故鄕。經過了黎巴嫩和土耳其,她與姐姐二人擠進一艘載有20名難民的小船,打算橫越愛琴海,到希臘的萊斯沃斯島

泳手的敵人竟是水

上船後30分鐘,船的摩打就失靈,令他們全部人陷入險境,在大部分人都不諳游泳的情況下,馬蒂妮和她的姐姐,以及另一位船上的女士,只得跳進水裡拖船,試圖把驚恐的居民帶到安全地帶。

馬蒂妮在訪問中表示︰「挺難想像,作為一個泳手,我竟有可能死在水中。」

花了超過三小時,20人最終安全抵達希臘,馬蒂妮姐妹則繼續經過馬其頓、塞爾維亞、匈牙利、奧地利,一共用了25天才到達德國。

「我覺得如果自己在水中溺斃會是一件羞恥的事,因為我是一個泳手。」她這樣說。

對她來說,這段經歷雖然可怕,但她卻說這是「正面的回憶」:「如果沒有游泳的話,我絕不會生還。」

從德國到里約

馬蒂妮在德國一家泳會重新開始練習,每天早上都會練習2至3小時,放學後亦會繼續練習。她的教練本來正考慮讓她參加2020年的東京奧運,最後她走得更快,成為了今屆奧運的選手。

她說︰「我唯一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在奧運會上比賽。」

RTSKKEX
Photo Credit: Michael Dald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對於自己的表現,她指自己只是重新練習了兩年,所以只回到了她原來的水平,但她很高興可以與各國游泳好手較勁。

馬蒂妮在今屆奧運的比賽尚未完結,她將於星期四出戰100米自由泳,更明言希望在四年後的東京奧運再次上場。

希望可以回家

她說:「我希望讓所有的難民為我感到自豪。這將表明,即使我們有艱難的過去,我們仍可取得成就。」早前她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把難民只當成是失去家園的正常人,他們並非想逃跑而成為難民,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和夢想,才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

即使她現在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她仍然期望和平終會降臨敘利亞,讓她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帶回家。

今年三月,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宣布,在全球難民和移民危機下,他將首次選擇難民運動員成為團隊,角逐里約熱內盧奧運。難民隊共有10個運動員,馬蒂妮是其中2個敘利亞運動員之一。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核稿編輯:tn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