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東南亞亮麗旅遊業背後的動物悲歌 :除了騎象、老虎秀還有「猩猩拳擊」

東南亞亮麗旅遊業背後的動物悲歌 :除了騎象、老虎秀還有「猩猩拳擊」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泰國動物園——Safari World的猩猩拳擊秀將真人拳擊賽照搬上台。該動物園每一天會吸引上百名遊客前來,觀看猩猩模仿人類的滑稽行為,尤其人類的暴力、性以及酒精。

文:周慧儀

戴上手套、身穿滑稽的衣服,兩隻猩猩正準備著下一局的比賽。如同真人般,其中一隻猩猩在休息喝水時把水吐了一地,還需另一隻猩猩幫忙清洗。比賽開始前,身穿比基尼的雌猩猩拿著展示牌走進來,顯示第二局開始,一輪翻滾後離場。

比賽進行至一半,其中一名「選手」幾乎被擊敗,充當「觀眾」的猩猩還不時將手中的瓶子往下丟,最後還得請來「醫生」幫忙診斷傷勢。於是,另一隻猩猩理所當然獲勝,背景音樂以播放「We Are The Champion」作為呼應。

這是一場在泰國動物園——Safari World的猩猩拳擊秀,將真人拳擊賽照搬上台。該動物園每一天會吸引上百名遊客前來,觀看猩猩模仿人類的滑稽行為,尤其人類的暴力、性以及酒精。

Forcechange報導,早在2004年,Safari World因面對外界壓力,尤其是動物保護組織的反對下而被政府下令停止舉辦猩猩拳擊比賽。那一年,有關當局一共救出了48隻猩猩,並且從新讓它們回到其原生國家——印尼。然而在2010年,該活動捲土重來,動物保護組織於是只好另訂應對方法。

拳擊秀對猩猩造成的傷害

Metro.co.uk報導,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英國負責人Philip Mansbridge表示「將如此殘忍以及剝削動物的行為稱之為旅遊『娛樂』,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他補充,猩猩是非常聰明以及敏感的靈長類,尤其它們擁有97%和人類相似的基因,他們並不適合集體生活或是穿上滑稽的衣服進行拳擊。Philip也呼籲前往泰國旅行的遊客若不贊同該殘忍行為,請以行動支持不去觀賞猩猩拳擊秀。

AP337591384192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圖為兩隻猩猩在泰國動物園進行拳擊賽。據聯合國,該活動導致猩猩的非法交易。
AP304190253121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猩猩生性喜歡在樹林間晃蕩。動物園要求的站立式動作,對雙腳彎曲的它們來說其實非常困難。

對此,善待動物組織(Peta)負責人 Elisa Allen表示,即使猩猩不想但它們還是必須這麼做,否則在訓練的時候可能會面對電擊、毆打等懲罰。她指出「猩猩是靈長類動物,天性讓他們習慣在樹林間晃蕩,拳擊秀要求的站立行為對膝蓋彎曲的他們來說是非常辛苦的。」為了從小進行訓練以及應付遊客的需求,眼前的這些猩猩很有可能在剛出生的幾個星期內,就被逼和母親分離。

「傳統習俗」和「溫和對待動物」的取捨

除了猩猩,在泰國北部仍維持著「獵殺動物」(blood sports)的傳統習俗,如鬥雞以及鬥牛。

The Express Tribune,在多方努力爭取下,於2014年終於實施第一條保護動物福利的法令。該法令禁止以殘忍和虐待的方式對待動物,但在與泰國的「傳統習俗」衝突時,該法令可以獲得赦免。

在菲律賓,參賽者會將小刀綁在鬥雞的腳上進行比賽,然而泰國目前會以布包裹著鬥雞的爪以達到保護動物的目的。因為,鬥雞的精神在於激發它們的戰鬥能力而非將對方置於死地。

AP0608090601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在泰國北部盛行的鬥雞比賽。

近年來,泰國在鬥牛比賽中也鮮少出現鬥牛死亡的情況。泰國動物保護組織秘書長Chaichan Laohasiripanya表示,即使是動物和動物間進行的比賽,也應該要有一定的規則,包括對於動物的健康狀況考量以及比賽時數,才能達到有效的保護行為。這樣的跡象也顯示泰國試圖以法令讓任何相關組織以更人道、溫和的方式對待動物。

以動物旅遊聞名的東南亞

在東南亞,不止泰國,柬埔寨和寮國等都十分盛行以動物旅遊聞名的活動,包括騎象、觀看老虎秀,以及上述所提的猩猩拳擊秀。年初,爆發了柬埔寨大象過勞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外界聯合抵制該項活動;爾後泰國老虎廟傳出醜聞,外界的目光於是從大象轉移到老虎身上。

除了持續關注的相關動物保護組織,大象和老虎的事件都是在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傷害後才引起注意。然而,更重要的是引起關注之後,相關單位是否可以有效制止,抑或涉及單已經以另一種方式剝削動物,這些都必須一再跟進。猩猩拳擊秀即是埋藏在大象和老虎底下的另一個受害者。

龐大的旅遊業體制下,反映的是業者和遊客身上不斷來回循環的「供應」以及「需求」。如果切斷「需求」,要供應的業者一時間該怎麼維持生活?遊客抵制固然有效,然而若要將雙方的傷害以及損失最小化,需要多方長期、持續配合,包括旅遊業的轉型,執政者對於業者、動物的後續安頓問題。如此一來,我們才可以期許涉及的「人」和「動物」都可以收到最大的保障。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實習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