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就代表要洗腎嗎?糖尿病患常見胰島素迷思大破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糖尿病治療中,有助調控血糖的胰島素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而坊間流傳許多胰島素施打迷思,不僅是病人心中最根深蒂固、最難翻越的那一道牆,也是台灣胰島素治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糖尿病治療中,控制血糖的目的是要「減少併發症發生」,因此有助調控血糖的胰島素,可說是治療過程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不過,坊間卻流傳胰島素施打的許多迷思,是病人心中最根深蒂固、最難翻越的那一道牆,許多病人一聽到醫生要開胰島素治療,就換下一家院所治療,此為台灣胰島素治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以下針對三種常見胰島素迷思一一破解。
迷思一:打了胰島素表示我要洗腎了?
破解:
胰島素是所有糖尿病治療中對身體傷害最少的,除了會有低血糖風險外,對於肝、腎功能不好的糖友來說,其實是一大福音。因為胰島素不會在肝、腎代謝,所以就算肝、腎功能不好的糖友也可以使用胰島素。雖然糖尿病的口服藥物近幾年來選擇越來越多,但口服藥仍有其一定限制,特別是本身腎臟代謝功能不好的患者,在很多藥物無法使用的狀況,此時胰島素則為調控血糖的最佳選擇。
血糖控制不佳→腎功能惡化→洗腎→必須使用胰島素當救命藥
很多糖友都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導致併發症的發生,像是傷到腎臟,等到大部分的藥都不能用,或無效時才願意打針。可是一旦腎病變步入晚期,即使血糖控制再好也很難恢復,因此才會有打針沒多久,就要洗腎的錯誤印象。如果在沒有腎病變時或早期就將血糖控制好,這時候腎臟問題還是可逆的,可避免走向洗腎結果,因此建議糖友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勿因迷思而錯失挽救機會!

迷思二:打了胰島素表示我要打一輩子了
破解:
如果您是第一型的糖友,沒錯,胰島素是您唯一的選擇,所以要與它和平共處。
如果您是第二型的糖友,越早施打胰島素,並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不但劑量可以越打越少,甚至還可以停用胰島素,只要藉由少量的口服藥物並搭配飲食和運動也可以維持良好的血糖值。但前提是你還沒有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所以越早將血糖控制下來,越可以遠離併發症!

迷思三:胰島素像是毒品打了會上癮,而且劑量會越打越多,體重也一直上升
破解:
當發現自己的劑量怎麼會越打越多而且體重一直增加,請先試著回想:是不是每次回診血糖都控制不好?所以醫生才會一直增加你的胰島素劑量呢?血糖控制不好,是不是你的飲食也都沒有做修正呢?還是常常有低血糖讓你不得已一直吃東西,但吃過頭血糖又飆高了。這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飲食內容與胰島素劑量沒有做好調整喔!
解決辦法:
請先與營養師詢問三餐份量該如何攝取,並搭配血糖監測,如果發現每次飯後2小時與飯前血糖差距都>60mg/dl,表示你飲食吃過量,請先修正飲食;如果發現飯後血糖都偏低,甚至到下一餐前都會有低血糖發生,請將狀況讓你的醫生知道,或許醫生可以在胰島素的劑量上做調整。很多人都在是飲食未修正,就給醫生調藥,常常劑量與飲食內容是不符合的,才會有胰島素越打越多,體重越來越重的情況發生。所以請先修正好自己的飲食習慣,醫生才能對症下藥,給予最大的協助!

本文經Health2Sync智抗糖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孫珞軒
Tags: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