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調查指61%港大生撐港獨 《大公》比喻「殺人強姦」批校方不阻止

《學苑》調查指61%港大生撐港獨 《大公》比喻「殺人強姦」批校方不阻止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民調中,有71.7%學生認為,沒有政治人物能代表自己,認為沒有政團能代表自己的有44.7%。

文:陳澔琳

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Undergrad)8月號以〈帝國瓦解 香港解殖〉為題,刊出在香港大學內進行的「政治與抗爭」民意調查結果,數據顯示逾6成受訪學生支持港獨,另有34%相信香港終會獨立。

自2014年,《學苑》已連續3年發起「政治與抗爭」調查,今年的調查於7月初舉行,成功邀得385名港大學生登入填寫網上問卷,問題涉及前途問題及身份認同、抗爭手法及政治取向三個範疇。

逾6成受訪學生支持港獨

結果顯示,若明天舉行公投表決「香港應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不論北京承認與否,均有逾6成受訪學生表示選擇贊成。另外,有41%的受訪學生認為最適合香港的政體是「香港獨立成國」,較兩年前同類調查結果上升26%;認為「一國兩制」是最適合香港的,由前年的68%下降至去年的53%,今年達到43%。

螢幕快照_2016-08-11_下午1_12_59
Photo Credit:《學苑》
螢幕快照_2016-08-11_下午1_12_53
Photo Credit:《學苑》
《學苑》
Photo Credit:《學苑》

在現行「一國兩制」框架下,有62%的受訪學生認為沒有可能實現真正民主的,同樣有62%認為「建設民主中國」不應包含在香港的政治議程之中。

被問及應否以武裝革命追求港獨,過半受訪者反對但仍有31%支持,另有34%相信香港會獨立。

罷工是適合香港且有效的抗爭手法

《學苑》
Photo Credit:《學苑》
《學苑》8月號截圖

調查要求受訪學生分別為不同抗爭手法是否「適合在港使用」及效用評分,受訪學生認為適合在港使用的首3位手法依次為罷工(3.64)、佔領主要政府建築物(3.42)及阻塞主要街道(3.29),上述3項在受訪學生眼中同時是最有效抗爭手法,反而香港最較常出現的集會及遊行的效用分別只得2.14分及1.85分。

「和理非」的支持度亦由2014年的76%跌至41%。

沒有政治團體及人物能代表我

據2014年的《學苑》調查,當年有61%受訪學生自稱為泛民主派,今年調查新增「本土派」選項,有48%視其為政治取向,泛民主派則下降至25%。

提及政黨,不少受訪學生表示沒有政治團體及人物能代表自己;得票最高的政團是本土派的本土民主前線,有約20%。

支持港獨的學生對港獨更信心

《學苑》指出,是次調查反映港大生經歷不少重大社會事件如年初一晚旺角衝突及林榮基事件後的政治取態的變化,支持港獨的學生對港獨的信心日益加強,但非獨派的學生沒有變得更支持港獨。

此外,31%受訪學生支持以武裝革命追求港獨,儘管不是多數,但仍顯示抗爭模式出現由「和理非原則」到武裝革命的範式轉移,擴闊了對抗爭的想像。

《大公》社評將港獨與殺人強姦並論

今次調查引起《大公報》今日頭版以標題「虛構『民意』炮製『路線圖』 港大《學苑》勾外力煽『獨』」狂轟《學苑》。《大公報》社評更批評港大只稱尊重學生會的「自主權」及同學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不宜干預之說,有推卸責任之嫌,又說「如果學生會刊物公開鼓吹殺人或強姦,大學校方是否也可以以學生會「自主權」和學生「自由表達意見權利」而聽之任之、不加理會?」

社評又指港獨在港已經不再是什麼「紙上的言論」,而是已經赤裸裸成為一種政治行為與主張,少數「港獨」分子有組織、有行動、有綱領,他們要進入議會、要「殺入」架構中去「革命」。

螢幕快照_2016-08-11_下午2_12_13
《大公報》今日頭版。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