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砍掉重練的人生:法官助理轉行設計APP,每天追尋自己的熱情才算真的活過

砍掉重練的人生:法官助理轉行設計APP,每天追尋自己的熱情才算真的活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年輕人其實很容易陷在,需要父母、社會認同的迷霧中,不敢走出自己人生。其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真誠面對自己,不要害怕轉換跑道。

在季節交替的炎熱春日,在一場充滿蘋果迷的聚會上,我看見了一個口條清晰,又充滿熱情的主辦人,他就是我今天的採訪的對象-胡智華。

為什麼一位法律系畢業,在法院工作兩年多的年輕人,會在這樣一個科技感十足的場合中出現呢?我們來看看70年次的胡智華如何在30歲時,找到自己的熱情呢?

(以下為胡智華親自口述)

大學念法律系 只因家人的期待及虛榮心作祟

我在一個傳統家庭長大,父親曾擔任軍法官,個性理性剛正,母親曾擔任護士,個性感性溫柔,兄長大我6歲,於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因此父母親加諸在我身上的期望也非常高。

當時我就讀高三,在做了學校的性向測驗後,發現自己最適合的是哲學,不過那時家人怕我畢業找不到工作,希望我可以讀管理,在和家人的協調下,最後念了中正法律。

當時對於法律系所學及其未來出路的了解,都只是出於一個懵懵懂懂高中生的想像,進去後,發現同班同學們在當初選填志願時,都只填法律系,表示同學們在進來前,早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志向與未來,是要投身於法律工作的。

那我呢?當時對法律這門學科的認識,完全是張白紙罷了,我並不討厭法律,也想當個正義的律師,認為它可以讓我有能力幫助與保護家人、朋友,於是就一路念了下去。

畢業 連續3年國考失利 甚至有想死的念頭

畢業退伍時,我沒有應屆考上律師高考,但因為不想放棄這得來不易的學位,因此離開家鄉高雄,獨自前往台北,當了兩年的全職考生。

或許是老天的捉弄,兩次都是以些微的差距落榜,以前在學校時,還有定期的考試可以來驗證學習成果,但是現在卻不行,一年就這麼一次,一次就要定生死!老實說,壓力很大、很恐慌,那段時間,每天都過得很不快樂,身旁的人都忙著K書,沒有人有時間說話,我想每天有跟我說到話的,只有早餐店的老闆娘,與便利商店的工讀生而已吧!

一個人坐在北車的自助餐吃飯時,我都會很負面,後來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到頂樓曬衣服時,都有想要往下跳的衝動(但請真的不要這樣做)。

當時每個月會回家一次,或許是因為我的鬱鬱寡歡太過明顯,每次回程時,爸媽都為我準備一堆水果,也堅持要目送我上客運,不斷叮嚀我要吃好睡好,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的擔心,從客運的窗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無助。連續兩年沒考上,我磨光了所有積蓄,不得已之下,第三年我決定開始去法院上班,一邊準備國考。

透過法院實習的機會,終於知道「這不是我要的生活!」

懷著對法律實務的美好幻想,我心想:「終於可以到法院驗證四年書上的所學,而且實務經驗應該會對我的國考有所幫助!」沒想到,學術和實務的巨大差距,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在三年中,看到法庭上那劍拔弩張,充滿敵意的氛圍,兩造為了各種自身利益考量,即使要欺騙與演戲,不擇手段的要致對造於死地,搭配上繁瑣與冗長的程序事項規定,消磨你的心志與精神,皆一再再戳破了我在學校時 對於律師工作不切實際的幻想…

漸漸開始懷疑:「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拚了命的考試,難道換來的就是這個環境?」

律師、法官,在別人眼中是個漂亮的頭銜,但對於真正在這個職務上的人而言,在享受考上那刻的榮耀之後,緊接著的是後面30年的沉重。我不禁問自己:我是誰?生命這趟旅程的出路究竟是什麼?

原來這些年 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在決定離開法院前,我很沈重地和女友說:「我答應過妳會努力考試,不過每次都以些微差距落敗,現在我想要和人生賭上一把,可能不能讓妳過安逸平穩的生活,妳會失望、會恨我嗎?還是我就該乖乖認命繼續考試?」

她沉思了一會兒,靜靜的說道:「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你根本不喜歡答案,既然你已經這麼討厭目前的工作環境,那就勇敢地離開吧,走出第一步,也許還能有機會找到自己想要的。」

我永遠會記得在離開法院的那天晚上,坐在書桌上,徬徨與無助地思考未來,當目光一掃過床頭旁的木頭書櫃時,赫然發現…書櫃裡,沒有一本不是法律的書籍!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還都是補習班用書!

我心想:「都已經30歲了,人生一路走來卻都只有考試、考試、考試,除了法律之外,我根本是個什麼都不懂的人!而且這一切都竟然都只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與成就,而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仔細思考後,終於在2011年的7月,我下定決心離開法院,邁入人生下一段旅途。

女友的一番話 讓我開始誠實面對自己

除了工作和考試外,我有一個自己熱衷的小興趣。在法院工作的那段時間,入手了一支iPhone 3GS(當時是從美國買的,台灣沒甚麼人有智慧型手機),當初只是想學習更多手機功能,於是開始辦聚會、當發起人,分享關於手機的點點滴滴給同好們。

隨著科技進步,這個聚會越來越多人參加,為了要在眾人面前有更好的表現,我也不斷的增進自己的演說能力。

「網路是趨勢、行動通訊更是,我想要透過網路,將有用的資訊傳達給需要幫助的人!」

因此在2011年8月,我看了電腦補習班的廣告,立刻衝動地報名了App開發課程。

想透過程式幫助更多人 於是從頭學起

因為怕爸媽擔心,便跟他們說我是去補習班補國考,然後每天偷偷摸摸地到電腦教室報到。說真的,那時我非常害怕,雖然對程式設計有興趣,但因為過去10年都只專注在法律考試,電腦與語文能力都很差,學起程式特別辛苦。

每次遇到挫折時,不禁懷疑,自己真的學得來嗎?也曾經想摸摸鼻子 回法院上班算了…這時多虧了法院的好友們,不斷的鼓勵我,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走出法院那刻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