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年度神片《哭聲》(上):失落的薩滿文化與神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樣的神山內,卻拍攝出以失落「偽」薩滿、日本「鬼」子,與作為「試驗者」無能為力的基督宗教,三者交錯,甚至以悲劇收場《哭聲》一戲。為什麼呢?
時隔六年,被譽為羅泓軫(나홍진)導演顛峰之作《哭聲》(곡성),於2016年暑假在臺灣上映,受到國內影迷熱評。
劇情描寫韓國「谷城」(곡성,剛好也跟片名「哭聲」同韓文字)村莊發生一樁樁家人相殘命慘案,村民大多猜疑是兇手吃到毒蘑菇,喪失理智釀成悲劇,但隨著死者身上共有的特徵——不明的泡疹與瘋狂病狀,警方調查村民說詞後,把兇手指向移居到此村外地人日本老頭(國村隼飾演)身上,甚至原本人們以為單純的兇殺案,隨著主角警察鍾九(郭度沅飾演)的小女兒中邪,也漸漸發展成神秘事件,這時請來了一位薩滿巫師日光(黃正民飾演),試圖藉由他的力量,揭開發生在谷城內這些兇殺案的悲劇。

但我們卻很難把此片簡單地歸類為是虛構或是真實電影。因為劇內出現了諸如活屍、惡夢、傾盆大雨撲撞車窗飛蛾、血腥殺人方式等魔幻情節之外,也穿插了許多真實場面,如有「護照」的外地人日本老頭,拍攝場景位於谷城東側三大神山的智異山 [1] 內、日本神道教的神器擺設、當代智慧型手機、韓國警察服裝,甚至是許多影迷最感到興趣宗教韓國薩滿(살만, 샤먼, Shaman)文化儀式等。
的確,《哭聲》寓含宗教象徵意味濃厚。從電影一開頭就引用《新約・路加福音》第24章37-39節可見端倪。引用之經文乃耶穌復活後,為了向門徒證明自己重生,對眾人說:
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
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
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
但明顯可見的是,基督宗教的戲份並不太大,連對村內村民遭遇到的許許多多怪事、慘案,以「無能為力」姿態出現,甚至透過日語與日本老頭溝通,信仰基督宗教的神父助理扮演著「試驗者」的角色 [2]。
關於《哭聲》宗教意涵,羅泓軫導演在接受記者訪談,也坦承自己拍攝此劇前,也大量地鑽研過宗教題材,在片中以巫師日光、外地人日本老頭和神父助理三角色,分別對應韓國薩滿教,日本的神道教,和基督宗教(天主教)三宗教。
除了基督宗教之外,最受影迷注目的,莫過於劇內出現為主角女孩趨邪的薩滿教。眾所皆知,薩滿教流傳全世界,在東西伯利亞、俄羅斯、芬蘭等地都可見其分布。若聚焦亞洲地區,薩滿教則多分布於北亞地區,屬於巫覡宗敎,其中還可劃分出滿族薩滿敎、蒙古族薩滿敎、中亞薩滿敎、西伯利亞薩滿敎等。根據歷史記載,滿洲人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過薩滿教,薩滿教信仰廣泛流行在中國東北與蒙古地區,來到清朝,當時皇帝也曾結合滿族傳統與薩滿教,作為統治居住在東北人民的政治手段。
繼之,「薩滿」一詞,起源於滿語或鄂溫克族(通古斯族)語,為「智者」、「曉徹」之意。主因是薩滿教義認為,天地萬物之生靈都有與之溝通的可能,人們通過自己的修行與薩滿儀式,成為「智者」就能夠與祂們溝通,進而達到問卜、醫療、趨邪等效用。
這一點,我們在劇內看到導演以綻放在案發現場死者家中屋檐上,類似人頭骨骷髏狀的果實(蒴果),以及巫師日光要替小女孩趨邪對象之一,是要去除夢境中的惡鬼等情節來呼應之。此薩滿教思維,就十七世紀的西方人看來,就是「泛靈論」(萬物有靈論,animism)原型之一。
就韓國文化脈絡下來看,薩滿教大約是在西元六世紀中葉,由游牧民族突厥、蒙古流傳到朝鮮半島。當時朝鮮半島的薩滿主要以「巫覡」(무격)當作信仰中心發展起來,且與「呪術師」(주술사)密切相關。之所以如此,是巫覡在作法或進行趨邪儀式,除了以誇張的肢體動作跳舞,且應用薩滿教傳統火獻祭之外,巫覡嘴巴也必須唸著薩滿教歌訣,使用專用的器具與神靈溝通。

此舞蹈原型起源甚早,在《三國志》〈東夷傳〉所提到朝鮮半島每年十月舉行「祭天禮儀」(제천의례)的「舞天」(무천),就被韓國人視為是薩滿教祭祀的原型之一。之後,來到高麗時代(918-1392),信仰薩滿教代言人「巫俗」(무속)人數之多,甚則已經可把「巫俗」地位提昇到「準」國教之盛況,新羅王也被認為是「巫王」(무왕),以及現存到今的村祭(촌제)等,都可看到薩滿文化在朝鮮半島之興盛。
但有趣的是,新羅時代末期因受佛教與儒家文化影響,巫覡地位受到嚴重打壓,從原先被人尊崇的「準」國教地位,走下神壇跌入俗世,進而在民間也出現「實用型」的 「避邪進慶」(피사진경),即類似《哭聲》的巫師日光角色。
這也難怪,劇內首次提到日光此人物是出自主角鍾九的母親口中,當她發覺小孫女中邪,決定請來「巫堂」(무당)日光來作法,「巫堂」一語指稱屬於原始薩滿教崇高的「巫堂」稱號,但到片末無名女(千玗嬉飾演)請鍾九聽完三聲雞鳴才返家,免得造成悲劇時,她反而用「道士」(도사)一語來指稱日光,從「稱號」角度來看,算是貶低日光的地位,因為在無名女眼中,日光不算是一位標準的「巫堂」,只是一位混雜佛教或其他教派的修道者(道士)罷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日光在遇見無名女後,鼻噴血水、口吐黃沫,驚慌失措地回到道堂,嘴巴唸著不再是他為小女孩趨邪時,外人難以瞭解的薩滿咒語,而是讓人清楚可辨的「阿彌陀佛」、「求菩薩保佑」等語;再者,眼尖的人都可以看到,日光的道堂或車內,擺放許多觀音菩薩神像……為什麼呢?因為,他本來就不是純薩滿教的「巫堂」。
時尚、可頌和 Galaxy Z!看《艾蜜莉在巴黎》朱利安和路克一機在手,忙碌有 Chill 的小秘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旗艦折疊在巴黎:你選哪支Z?】 與艾蜜莉在巴黎的 Julien 和 Luc一起,用Galaxy Z Flip5 和 Galaxy Z Fold 5 迎接美好週末!
「你是為工作而活,我們是為生活工作。」
大家還記得《艾蜜莉在巴黎》裡搞怪又可愛的朱利安和路克嗎?能讓他們拒絕加班、享受人生的小秘訣究竟是什麼?快來一窺他們忙碌又 chic 的巴黎上班族生活!

星期一:收假日常
收假的早晨以一大堆訊息通知開啟,還在進行早晨儀式不想回訊息?Galaxy Z Flip5 讓你不用掀開手機就能輕鬆瀏覽通知內容,即使是小尺寸的摺疊手機螢幕也有 3.4 吋,不用怕眼睛花花看不清楚!
星期二:我的 VIP 客戶
上班日子太苦,怎麼能錯過接待可愛狗狗客戶的機會!
當需要指導模特兒擺姿勢的時候將 Galaxy Z Flip5 垂直擺放在平面上,即可解放雙手輕鬆攝影;路克在一旁也沒閒著,Galaxy Z Fold5 的 7.5 吋巨型螢幕搭配專屬的 S Pen,讓他隨時隨地都能輕鬆提筆揮灑創意。
看到最後的完成品,你覺得誰的作品略勝一籌?
星期三:忙裡偷閒
既然在法國週末工作是違法的,上班偷懶一定也是合理的!尤其是小週末的午休必須要離開公司 chill 一下。
跟著朱利安一起在秋天的暖陽下買杯抹茶散散步,陽光打在臉上的黃金時刻可不能不自拍,Galaxy Z Flip5 讓使用者不用打開螢幕就可以輕鬆拍攝,不錯過任何完美瞬間;或是跟路克一起去餐廳吃夾了濃郁乳酪的法式三明治,邊幫喜歡的腳踏車隊加油,Galaxy Z Fold5 的超大螢幕讓你不用帶平板也能不費力的觀賞比賽畫面。
難能可貴的午休時間,你比較喜歡哪個行程呢?
星期四:拍攝日
到了拍攝日可不能馬虎,有需要調整的場景嗎?Galaxy Z Fold5 的分割畫面模式讓路克可以輕鬆比對兩個畫面,並快速找到適合的圖片讓廠商參考修改;充滿甜點的現場讓朱利安不能自己,他的 Galaxy Z Flip5 不可能跟眼前的馬卡龍那麼像!如同馬卡龍大小的摺疊手機實現輕鬆收納,就算想只背一個漂亮小廢包出門也沒有問題。
星期五:迎接假日
整週最令人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了,必須趕快把手上的事處理完,不能讓加班這種爛事發生!
朱利安的 Galaxy Z Flip5 讓他可以把手機架在桌上和客戶視訊,不費力的把最後的工作完成;路克使用 Galaxy Z Fold5 的分割畫面同時打開兩個頁面,傳輸檔案輕而易舉。
有了好用的工具準時下班再也不是夢,快跟客戶說再見迎接快樂週末!
旗艦摺疊在巴黎:你選哪支Z?
了解更多>>https://reurl.cc/m02Z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