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回顧邱顯智立委選戰,陳為廷:「政治,不是總得妥協」

回顧邱顯智立委選戰,陳為廷:「政治,不是總得妥協」
照片來源:取自邱顯智粉絲專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幸好有選到底。幸好在那些艱困的時刻,我們仍說出了想說的話。否則,我們甚至沒有機會知道,原來還有36,309個人──他們,也沒想過妥協。

文:陳為廷

0、

投入那場選戰,如今回想起來,有些偶然,也有必然。

那是2015年的5月,距離自己退選,將近半年。邱顯智也已經宣布參選三個多月,靠著三個正職助理,跑著日常的掃街和拜訪行程,還是覺得徬徨。

他常來學校找我,要我加入團隊。但那時,我已經決定回到學校,修補我荒廢的課業。我想,運動、政治告一個段落了,該是時候回來與理論對話,做一些經驗的梳理吧。

「但那不急啦!」日頭正要落山了。對坐在清大制高點的人社院吸菸區,俯瞰遠方的新竹市景,邱顯智說:「研究所可以讀很久。你看林飛帆跟魏揚,他們不是到現在論文還不知道在哪?何況你才碩一!」

他出這招,我真是不知如何反駁。

「話毋係安呢講……」

「沒係欲安怎講?」他把菸蒂丟到菸灰缸,放了大絕:「我毋管啦。你袂當安呢,放我一個人!」

我就笑了。

「袂當放我一個人」這句話,在我們過去這幾年的孽緣當中,有多層的含意。

首先是,自從2013年劉政鴻拆張藥房隔天,我們到劉政鴻家潑漆被扭送警局後,這幾年來,每次被抓到警局或地檢署,打給邱顯智求救,他就是這麼說的,「你放心,我隨到。我袂放你一個人」。

2014年地方大選後,某場演講的空檔,我勸他出來參選。

那時大家想的都是一樣。民進黨眼看2016真要執政,這個時刻,就該搞個真的「第三勢力」組黨參選。但找人總是困難。邱顯智說,像他、像曾威凱,都是還有家庭要顧的人。要他選不是不行,但像我們這種更有條件的人,也應該一起下來。

兩個禮拜後,我宣布參與苗栗的補選。一方面也是覺得總有人得選。若我們這種累積了光環、又相對沒有家累的人都不選,那怎樣去勸進別人?另一方面,我找來了所有我們這個世代,在柯P、在林佳龍、在民進黨或綠黨內工作過的運動戰友。我們在318,尤其是324之後,因為各種原因形同陌路,眼看就要走散了,那時我想,也許趁著這次,可以再串起大家。贏了,我們就搞自己的。不用總是跟著那些什麼流、什麼派、什麼系,什麼老師或教授,仰著「大人們」的鼻息做事。

不過,後來大家也知道,17天後,還沒開始,我就先把自己給搞砸了。

沒多久,邱顯智參選了。嚴格說來,他跳這坑,也是我推了一把。但掛念著接下來那個月,自己還要繳交一連串期末報告,也猶豫我這樣一個人,對他究竟是加分還是扣分,我始終沒有答應邀約。

直到後來一個周末。

我在一個電影院的轉角,巧遇邱顯智和兩個助理拿著手舉板,對著來往的人車宣講。

我也就順勢拿起麥克風,為他宣講起來。

「各位新竹市民,我是陳為廷。旁邊這位,是我的義務律師邱顯智。他是關廠工人案、洪仲丘案、太陽花學運的義務律師,現在要代表時代力量,參選新竹市的立委……」周日午後,看完電影的人群稍稍聚攏過來了,我繼續說著:「他就和各位一樣,是一個新竹市的小市民,養著兩個女兒、背著高額的房貸……」

「沒有啦……我沒房貸。」邱顯智突然打斷我,笑著說。

「啥米?原來你這好野喔?」我一驚。

「沒有啦……」邱顯智尷尬地笑說,「我頭期款納不出來,房子都用租的……」

「蛤?為什麼?」我問。

邱顯智說:「就係攏咧作一些無錢的案件,攏沒賺到錢……」

講完,人群看著我,爆出一陣笑聲。潛台詞是,「啊還不都你害的」。

我尷尬笑了起來。腦中閃過這些年,那些「我袂放你一個人」的畫面。

隔天,我走入競選辦公室參與會議。一個月後,我正式出任總幹事。

1_(照片來源:取自邱顯智粉絲專頁)
照片來源:取自邱顯智粉絲專頁

1.

說是當總幹事,但也不清楚,到底得做些什麼。

團隊最初的組成,包括魏揚和賴郁棻,他們是邱顯智的當事人;有幾位是我過去「島國前進」的戰友,她們負責設計網宣、管理行政庶務;也有清大、交大、中原,一些過去參與學運的學生;再加上邱顯智最早拜會、邀請加入團隊的劉俊秀教授、鍾淑姬大姊、和黃彥儒(他們分別選過市長、和市議員),約十人。此外,邱顯智「戰鬥法律人」的律師戰友,每周輪流來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選戰中後期,還加入約二十至三十名穩定的志工,組成「士農工商後援會」。這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選戰經驗。

而且,我們也沒什麼錢。

選一個立委,到底要花多少錢?

那時候,我才第一次點開監察院的政治獻金報告。

發現前一年的市長選舉,國民黨花了三千四百萬,民進黨二千四百萬,其中80%以上來自企業和黨產。而我們的「第一桶金」,只有五十萬。(到了選戰最終,共募得約九四七萬。其中80%以上,仰賴市民的小額捐款。與國、民兩黨形成極大的對比。)

共體時艱,大家都領著微薄的薪水。我第一個月的薪水,是一萬二千五百元,後期才加薪,變成二萬五千元。

這樣,到底要怎麼選?

困惑當中,我去找董昱。董昱在清大社會所大我一屆,社運青年,但在前一年的選戰中,成為民進黨候選人林智堅的幕僚,和另一位年輕人包辦整場選戰的文宣和政策。

新竹市長期藍大於綠,幾近六四比,但林智堅竟以一千票險勝國民黨。董昱告訴我:「選戰就是賣商品。找出一、兩個基本的訴求,千萬不要多。拿來包裝候選人的形象,然後整場打到底。」像是林智堅,只大邱顯智一歲,奶油帥哥。看準新竹市是全國生育率最高的城市,主要客群就是那些跟著竹科遷進新竹市的年輕爸媽,他們於是主打托育和親子,舉辦一系列親子活動,大街小巷掛滿帥爸爸的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