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身份證很「萬能」——定居港人:忘記幾時落筆簽名!

愛沙尼亞身份證很「萬能」——定居港人:忘記幾時落筆簽名!
Photo Credit: 由受訪者提供(左)、Mike Beales CC BY ND 2.0(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人喜歡排「最強護照」,但論身份證,愛沙尼亞可能是「世上最強」。

文:信報月刊記者李潤茵

香港人喜歡排「最強護照」,但論身份證,愛沙尼亞可能是「世上最強」。「我已忘記上次幾時落筆簽名!」居住塔林10年的港人梁慧心(Emily)對記者說。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人口僅130萬,前蘇聯國家,堪稱「東歐窮國」,但卻能生出Skype。當地居民幾乎所有事情都能一卡解決,而支撑技術正是2011年已部署使用的Blockchain。

Emily是土生土長香港人,在港大認識來自愛沙尼亞的丈夫後,機緣巧合地成為「過埠新娘」。「很多香港人都不知道愛沙尼亞在哪,但聽到『乜乜尼亞』就知道是前蘇聯國家。」同樣地,愛沙尼亞人對香港的認識也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很多高樓大廈」。她說,在愛沙尼亞的香港人,一隻手都數得完,「你已經跟了30%聊天了!」

出國前,Emily在香港從事會計,在四大會計師樓上班;如今,已在塔林(Tallinn)居住10年,懂得愛沙尼亞文,並在外資銀行從事私人理財。不過,她每年都會回港探親,但在塔林生活久了,反而覺得香港不方便。「為什麼還在銀行排隊呢?在愛沙尼亞,即使我老公的爺爺,一位90歲的老人家,也習慣用身份證線上處理事情,很少親身前往門市。」反觀在香港居住的媽媽,Emily沒好氣說:「每次叫她不要排隊了,網上銀行可以辦理。她總會回一句:感覺那些很不安全!」這是心理問題,也是技術問題。

一輩子一組代碼

每名愛沙尼亞人一輩子都會跟着一組ID代碼。市民只要將身份證插入讀卡器,就可以使用上千項電子服務,由納稅申報、跨區取藥、辦理證件,甚至投票都可以線上完成,而且即時。商業交易一樣可以用身份證完成。Emily解釋:「一張身份證有兩個密碼。假設我現在開張SIM卡,談妥條款後,賣方會透過電郵,傳送合約給我;此時,我只要插入讀卡器,打入第一個密碼,即等同已簽名,然後寄回電訊公司,事情就辦妥了。」

愛沙尼亞政府奉行「僅此一次」(once-only)原則。在香港,辦理護照要填一次資料、交一次照片、簽一次名給入境處;辦理駕駛執照要再次重複上述三個步驟給運輸署。但愛沙尼亞不用,因為申請身份證時,個人資料已經滙入X-Road(即該國電子政府系統),內嵌數碼簽名,只要持卡人授權(即插卡,輸入密碼),機構便能直接從資料庫中提取資料。

這解釋了Emily為何很久沒有落筆簽名。「若然涉及金額等重要事項,便會有雙重保障,即輸入兩個密碼。」她舉例,要進入銀行戶口,即輸入第一個密碼;當需要滙錢時,便要再輸入第二個密碼。「交稅也是輸入兩個密碼。」在愛沙尼亞,99%銀行轉賬通過電子平台進行,很多年輕人甚至從未見過支票或支票簿;95%所得稅納稅人在網上報稅。

報學校不用叩門

即使居留愛沙尼亞已經10年,Emily時至今日仍非常讚嘆。作為三個小孩的媽媽,這張ID卡為她帶來不少便捷。「我帶仔女睇醫生,醫生會見到醫療紀錄,例如到過哪間醫院?看過什麼病?食過什麼藥?轉介到另一間醫院的話,便會附上電子轉介信。」除醫生無縫接軌外,當地98%藥物是以電子方式處方,市民可以持卡到附近藥局領藥,不用多跑一趟醫院。

「報學校絕對不用叩門!」Emily早前為女兒報讀幼稚園,當地家長都不會通宵守候校門。「網上排位就可以了!」同樣地,程序跟其他公共服務大同小異,而且子女的輪候次序在網上一清二楚。「我個女現在排到62。」Emily指出學校系統透明度高。「所以,除拿身份證時真是要簽名外,很少地方需要真正簽名。」

一窮二白靠食腦

25年前獨立時,愛沙尼亞過半家庭連電話線都無,經濟主要靠農業;但法國國際預測研究中心預估,到2050年,愛沙尼亞將僅次於盧森堡,成為歐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全球人均GDP前五高。2004年加入歐盟,自金融海嘯後起,增長是歐羅區平均近十三倍。波羅的海之虎有三,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要數愛沙尼亞人口最少、面積也最小,但經濟實力卻是最強。

節錄八月份《信報財經月刊》Android揭頁版iOS揭頁版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