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從越南船民身上思考何謂「新聞正義」

1978年,我從越南船民身上思考何謂「新聞正義」
Photo Credit:鄭昭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丁加奴海邊的經歷令我難忘,迫使我不得不要對那個時代的一些政治課題進一步深思。我以前深信無疑的一些觀點,以前的理想,開始動搖了。

丁加奴海邊的經歷令我難忘,迫使我不得不要對那個時代的一些政治課題進一步深思。我以前深信無疑的一些觀點,以前的理想,開始動搖了。

Batam_079
Photo Credit:鄭昭賢
大批船民飄流至印尼峇淡島,20多萬船民被安置在峇淡加蘭島難民營。事隔30年,筆者於2009年登上峇淡加蘭島,拍下難民營島上重建的觀音寺。
refugee_016
Photo Credit:鄭昭賢
2009年筆者訪問峇淡加蘭島難民營遺址,背景是當年船民使用的木船。為求被收留,當年船民不顧一切,在峇淡島岸外鑿沈木船。
Batam_055
Photo Credit:鄭昭賢
30多年乘前木船抵達印尼加蘭島的越南船民。
Batam_047
Photo Credit:鄭昭賢
島上的難民墳場,不少越南船民長眠加蘭島上。

延伸閱讀: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實習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