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踏上一條拒絕使用「奴隸可可豆」的孤獨之路—荷蘭東尼先生的「寂寞巧克力」

踏上一條拒絕使用「奴隸可可豆」的孤獨之路—荷蘭東尼先生的「寂寞巧克力」
Photo Credit: Tony's Chocolonel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使用奴隸的」這個標籤,現在你知道了,於是你可以做出選擇。以愛之名,或許可以讓東尼先生不用再這麼寂寞。

從社會議題領域出發的消費者可能會對行銷反感,覺得廣告不可信、包裝都是騙人的把戲,亦或是相信傳統概念,只要東西好顧客自然買單。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食品業(其實適用各種議題),如果不透過行銷將核心價值強化,用更有效率和創意的方式和消費者溝通,又有誰知道你到底在賣什麼呢?

Henk對行銷的堅持,讓寂寞巧克力的包裝用色大膽鮮豔、口味推陳出新、提供網路客製化服務、每年推出各種限量口味測試市場、小心但積極地增加通路、堅持價格以確保公平貿易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致力推廣零奴隸的供應鏈概念,想盡各種辦法突破僵局,直接和產地農夫簽約,協調加工廠商在港口特設專屬區塊,以確保可可豆不會混搭其他非公平貿易的豆子。

像這樣盡可能堅持公平貿易的原則 ,遇到困難也開誠布公(註2),以正規企業的模式經營,成立10年之後,2015年,寂寞巧克力已可在荷蘭各大通路購買,營收1,700萬歐元,利潤從前年的2.5%成長到4.1%。這樣的獲利率雖比不上跨國巧克力企業,但在社會企業的領域裡已堪稱典範。Henk憑他順利帶領寂寞巧克力擴張版圖的行銷計劃,贏得荷蘭2016年度行銷人的大獎,打敗其他諸多大型營利事業的強勁對手。

13232905_1055237081224373_40255944630171
Photo Credit: Tony's Chocolonely

披荊斬棘卻難以殺出的血路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但奴隸問題解決了嗎?很遺憾的,並沒有!根據國際可可組織,目前全球可可豆大約只有0.5%擁有公平貿易的標章,雖然沒有標章不代表非公平貿易,因為標章取得除了需通過審核,還需要年年付費,很多小農負擔不起費用,所以實際上的數字應該要再高一些,但再怎麼高,都顯然占巧克力產業裡少數中的少數。

而且在要求公平貿易之前,寂寞巧克力的企盼是更卑微的,不要再使用奴隸、拒絕使用童工,希望可可農產業能營造合理的工作環境。然而根據最新的調查,在簽了可可協議的15年之後,惡劣環境和奴隸的比重不減反增。寂寞巧克力的目標是讓零奴隸成為業界通則,他們不止教育民眾,也試圖教育其他廠商,此路可行,旦且一起試試。

可是放棄利潤這樣的事,恐怕不是勸之以理、動之以情就可以,想想台灣接連發生問題出在原物料的食安爭議,便可知一二。消費者用鈔票做出選擇,協助社會企業的成長,也許才是唯一出路(註3)。

要幫世事分類是很容易,任何研究人類行為的學者都會這樣告訴你,我們習慣幫東西貼上標籤,以方便日常能盡量不費腦力地輕易做出選擇判斷。貼過標籤的,選的比較自然又快,依著這個脈絡,吃東西這個決定好像簡單卻又複雜。

食品帶著的分類標籤可多了,好比鹹的或甜的、生的或熟的、素的或葷的、天然的或化學的、有機的或農藥的、放養的或圈養的、在地的或進口的、小農的或企業的、動物福利的或動物殘忍的、公平貿易的或邪惡貿易的,使用奴隸的或沒有使用奴隸的。這麼多的標籤,有的是新開發,有的是一直都清楚只是無力面對。

那些關於環境、動物的標籤,可能很容易就可以想到例子,但那些關於「人」,又或者是那些關於遠方的人,我們好像反而沒有這麼經常且揪心地過問。「沒有使用奴隸的」這個標籤,現在你知道了,於是你可以做出選擇。以愛之名,或許可以讓東尼先生不用再這麼寂寞。

註解

註1:真實的勞工數字其實很難算清楚,背後牽扯的金額龐大。可以肯定的是,多數可可農園都有程度不等的奴隸或危險工作環境。美國《財富》網站在2016年一月有一篇詳細的調查報導

註2:因為複雜的可可豆生產鏈,寂寞巧克力其實到現在即使已經非常努力,都無法確保自己生產的巧克力百分百不含奴隸。但他們將這些消息公佈,也把自己努力的過程裡遇到的問題誠實公告,希望消費者、產業、當地政府,可以一起聯手解決這個難題。每年他們都會公佈公司的進展報告,去年度的報告可以在這裡下載。

註3:東尼先生的寂寞巧克力目前還沒有進口台灣,但也有很多其他品牌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共同努力,這裡有公平貿易(幾乎)零奴隸的巧克力品牌清單,其中比如Zotter珍得巧克力便有在台販售。

本文獲荷事生非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