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文化戲碼:倫敦之成、里約之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策劃2016年里約奧運的開幕典禮是件痛苦的差事,原因無他,因為四年前的倫敦奧運已經立下了太高的標準,是奧運歷史上的經典時刻。
編按:本文提及倫敦奧運及里約奧運的曲目眾多,不一一連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Spotify的倫敦奧運曲目列表,或是查找倫敦奧運原聲帶《Isles of Wonder》。
要策劃2016年里約奧運的開幕典禮是件痛苦的差事,原因無他,因為四年前的倫敦奧運已經立下了太高的標準,是奧運歷史上的經典時刻。
這自然是事後結果論,回想當年人們對於倫敦奧運充滿不安和懷疑,倫敦奧運先天體質不佳,英國雖然是世界強國之一,但絕非國際舞台的領頭羊,亦非新興崛起的經濟強權,日不落帝國的榮光早成追憶。在缺錢欠資源的條件下,連賽事場館都要求走可拆除的環保風,要撐起一場富麗堂皇、炫耀國力的壯觀典禮,不只十分困難,似乎也不符合倫敦人內斂節制的性格。
另外的不安,來自負責開幕典禮的電影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從1994年初次執導大螢幕《魔鬼一族》(Shallow Grave)開始,不管場景或故事的設定,他作品那種近身微觀,刻畫出人物心境、塑造鮮明角色的能力,在不同的情節構成裡,開展出充滿個人魅力的敘事。《猜火車》(Trainspotting)一片堪稱影史經典中的經典,2015年的《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也打破傳記電影的一貫結構。他從容悠遊於各種類型片,不受限制,一場又一場的影像實驗,宛如變色龍,使得丹尼.鮑伊成為當代重要的導演之一。
但,他畢竟從未擔任過類似場合的演出,當年有不少人擔心他所策劃的開幕會不會是一場悲劇。

在眾多不利條件下,丹尼.鮑伊跌破大家眼鏡,交出值得大書一筆的美好記憶,以開幕典禮為倫敦奧運訂下基調。他改變了對典禮的刻板思路,「國力」不應只是權力肌肉或拳頭大小的展現,應該還有別的可能;一個國家對人類整體給予的影響,除了具象外還有抽象、深沉的層次,這正是英國和倫敦這座城市,從帝國時期、戰後再到今日所帶來的貢獻-透過文學、影像、音樂等形式所構成的文化遺產,推動著人們在精神世界的富足。
如同他在開幕前的訪談所說,典禮的基本設定是要用睿智、溫暖,貼近人們生活的方式展現,「和人連結」成為這次奧運儀式的主軸。揭幕前的倒數影片,匯集著倫敦街頭的各種數字,那是人們每天經過,卻時常忽略的小細節,正說明著這樣的題旨。
流行文化的領頭羊
開幕由大英帝國治下各區域的孩子合唱著當地的民謠,舞台上是古老的英國鄉村,當歌聲停歇,飾演英國史上最重要的工程師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的演員,朗誦著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的獨白,那句:
別怕。這島上充滿了聲音
Be not afeard. 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
除了引出下一段工業時代序幕,也說明整個國家和城市多元、開放、自由的生命力。場地在這段引言之後,在打擊器樂聲詮釋的地下世界樂團(Underworld)的〈And I Will Kiss〉中,從鄉村景色轉變成工業城市,鑄造出奧運五輪,高掛在天。
升旗儀式的影片利用007情報員的橋段,由龐德(Daniel Craig)去迎接女王,兩人一同坐著直升機,橫越了倫敦上空,俯視那些歡迎人們,最後再從虛擬的影片切換到場,他和女王的替身由會場上空的直升機裡以降落傘空降,令人會心一笑。演唱國歌的則是Kaos Signing Choir for Deaf and Hearing Children,這是一群聽障孩童組成的合唱團,歌聲不見得完美,但有著純真無邪的真誠。
緊接著就是一連串和英國相對應的影片,電音大師麥克·歐菲爾德(Mike Oldfield)的音樂中,搭配醫院場景的舞蹈,歌詠著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成立。之後則是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和豆豆先生的共演,一同詮釋電影《火戰車》的主題曲,前者負責音樂,後者則負責搞笑,在感動和歡笑聲中,開啟了下一階段,也或許是整場開幕式最核心的部分-流行文化中的英國元素。
在影像片段和舞蹈躍動的結合下,演奏成由無數經典構成的組曲,The Who、Rolling Stones、Millie Small、the Kinks、Beatles 、Led Zeppelin、David Bowie、Queen、Sex Pistols、New Order、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Soul II Soul、Happy Mondays、Eurythmics、The Prodigy、Underworld、Blur,這些音樂史上的重要名字。在這些歌聲中,場上的時序也從1960年代推至2012年,最終結束於World Wide Web的發明者Sir Tim Berners-Lee,代表著人類另一階段的開啟。
傳遞奧運聖火入場的影片,如同開始的倒數,片中有許多名人,但更多的是那些擁簇聖火的民眾。聖火入場後,典禮對2005年倫敦爆炸案進行默哀,並在聖詩〈Abide with Me〉的吟唱中,肅穆莊嚴,在這樣的氣氛中,進入歡迎選手和點燃聖火的例行部分。開幕典禮結束在最高唱的瞬間,Paul McCartney引領著全場高唱Beatles的名曲〈Hey Jude〉,像是濃縮了整場音樂精華般,畫下了完美的句號。
閉幕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