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懶人時報看什麼?農地上的豪宅帝國、基改食品致癌?證據不足!

懶人時報看什麼?農地上的豪宅帝國、基改食品致癌?證據不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農地建豪宅所衍生的問題,首當其衝就是農地破碎化,產生生態的影響,許多豪宅遮擋日照,讓作物生長不良,以及排放的生活污水,影響灌溉水源。

基改食品致癌?證據不足!

(這是什麼神邏輯,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拿納稅錢,在報紙刊登疑似置入行銷的廣告,當基改食品的說客,我們政府部門被「孟山都」盜帳號了嗎。轉自漂浪的臉書,以下引述他的註解)

這裡可以看到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基改食品辯護的廣告全文。

除了抨擊基改食品致癌的論文「動物試驗數量不足」、「實驗所使用的老鼠品系為腫瘤好發品系」,最經典的是「基改vs.非基改 國民車與超跑的抉擇 」那幾段。

是說,我們這些該死的小老百姓,只不過拒吃豬食,就被抹黑是妄想開超跑了?

這是見報的版面英姿
這是前些時,民間團體批評衛福部與孟山都勾搭的新聞懶人時報

漂浪島嶼:農地上的豪宅帝國

(農舍奇觀。以下引述內文)

在宜蘭深溝,有條聚落旁的豪宅巷,短短三百公尺的農路上,道路二旁蓋著20多棟華麗豪宅,還有幾棟正在興建中,密度之高讓人稱奇,特別是在傳統農村旁,成排的新穎建築,更是蔚為奇觀。

(中略)現今最氾濫的時刻,已經是建商群聚開發,不只買賣地皮,轉而興建豪宅別墅,透過廣告吸引買主,甚至成為投資客炒作的標的物,讓田園豪宅成為轉手交易商品。縱使農發條例有五年轉售的限制,依然擋不住田園豪宅的增值利益,連帶造就許多鄉間出現空屋豪宅,空有交易屋主,卻無人入住的怪異現象。

農地建豪宅所衍生的問題,首當其衝就是農地破碎化,產生生態的影響,許多豪宅遮擋日照,讓作物生長不良,以及排放的生活污水,影響灌溉水源。並且一村又一村,新建的豪宅區塊,已經破壞原有的生活紋理,不僅舊有的空間被改變,毀掉原有的自然景觀,連帶水文環境也遭到破壞。(懶人時報

政府的自經區三大病灶:當各國都在「創新」與「創業」,台灣卻在擴大「創傷」

(自經區的三大症頭。以下引述內文)

筆者過去曾討論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特區計畫,這些國家都想藉由局部鬆綁法規,來促進某些重點地區的經濟發展,並配合國家長期的經濟或貿易發展方針。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能稱之為「產業政策」,因為經濟特區充其量只是一種催化劑,只是為了強化自由貿易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產業體質沒有先調整好,誤把興奮劑當成解藥在吃,很可能只會惡化病徵。

而台灣的經濟官僚很明顯地把自由經濟示範區當成產業政策,還喜孜孜的想要說服企業與民眾。筆者認為,這象徵我們的政府患了三種症狀,第一是「GDP症候群」,誤把GDP的數字浮動當作現實經濟的唯一依據;第二是「開放幻想症」,覺得自己很強,只要對外開放,產業競爭力就會提昇;第三是「外資崇拜症」,這種症狀跟「洋貨崇拜」很像,就是只要資金從外面流入就好,完全不管投資的意圖或長短。(懶人時報

壹傳媒旗下網站遭受黑客攻擊

(記一下,社群媒體時代的新聞自由攻防,又,香港622風雨欲來。轉自漂浪的臉書,以下引述內文)

壹傳媒旗下網站遭受黑客攻擊,未能提供正常服務。香港《蘋果》將於各社交平台發佈重點新聞,詳情懶人時報

7高中畢業生走訪全台廟宇 宣導少燒紙錢

(有意思的畢業禮物。以下引述內文)

國立彰化高中今天舉行畢業典禮,有7位畢業生踏出校園後,將利用3個月時間走訪全台千間廟宇,以影像訪談記錄寺廟紙錢及鞭炮文化,宣導少燒紙錢,讓上大學前的暑假不留白。

這7位畢業生是陳琪升、王貫宇、周奕昇、楊子賢、許秉洲、林雨明、楊智鈞,他們在高一暑假時都到過非洲史瓦濟蘭當志工,幫孤兒院油漆牆面,並教小朋友種菜,覺得台灣人浪費在宗教上的紙錢和鞭炮太多了,有改善的空間,所以他們發起此一活動,也算是送給自己18歲的成年禮物。(懶人時報

Exploitation in Taiwan’s $2bn fishing industry

(台灣漁業奴工,BBC的報導。以下引述Fleir Tzou的翻譯)

當你從市場買到「台灣製造」的海鮮時,你不會聽到Yim Bun Then的故事。

這位34歲的柬埔寨農夫與其他一千個柬埔寨男性一起被台灣人管理的仲介公司—巨洋Giant Ocean聘僱,從2009年起開始在台灣船東的漁船上工作。

這些漁工要到非洲、日本、斐濟、卡達與馬來西亞海域捕魚,根據非政府組織及Yim Bun Then的說法,他們談定的月薪是$150美金,但是真正給付的只有一半。

「我曾一天被強迫工作將近24小時,從來沒有拿過全薪。我生病而不能工作或影響工作效率時,還會被船長鞭打。」Yim說。
他還指出,這些漁工沒有得到足夠的食物,而當他在海上航行的兩年期間,這艘船只靠港一次—2012年在塞內加爾的達卡港。接駁船把他們帶上岸。

「在出海工作期間我們每天只能看到大海,我從不敢想像可以安全回家。我甚至無法與家人連絡,我的工作狀況就像是奴隸一樣。」Yim說。

在塞內加爾,Yim打電話給他的兄弟,並被告知與柬埔寨非政府組織Legal Support for Children and Women( LSCW)聯繫,LSCW通知了國際移民組織。船長在得知之後允許他離船。

還有將近200位漁工或其家屬也說他們遭到類似待遇,「他們無能為力…如果他們想要逃跑,唯一出路是跳到海裡。」LSCW專案經理Sokchar Mom表示。

台灣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海鮮出口國,其產品銷售全球,每年金額達20億美金。

但是近來人口販運的案例顯示,雖然台灣有勞工法案,其漁業仍舊在剝削他們所仰賴的移工。

這個現象並不罕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ILO)估計全球每年有2100萬移工被強迫工作,其中1170萬是在亞洲。漁工的風險更高—因為在海上工作代表著難以與外界聯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