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5歲小孩都會:英國將寫程式列為中小學必修,台灣卻連大學生都不想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巴馬認為,學習如何寫程式不僅對個人的發展很重要,也對國家的競爭力很重要。
上個月我參加史丹福大學(Stanford)校友會及學術文教基金會舉辦的 「雲端科技與人文生活」論壇,聆聽到一場母校工學院院長Dr. James Plummer的演講,提到近年來在美國大學裡,選讀電腦/計算機課程及學位的學生大幅增加,史丹福大學的工學院也根據現代職場及技術領域最需要的「T型人才」的培養,進行了許多的課程及活動改造。我認為這個資訊教育的趨勢十分值得我們關注,而對應的人才培訓機制也很值得我們參考。
我上網找了一些資料,果然看到具體的數據,顯示這幾年選擇資訊科學科系的學生比例增加很多。
(參考文章:美國資訊教育近年的驚人趨勢)
同時,這幾年美國大力在推動各級學生學習寫程式(Programming/Coding),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參加電腦科學教育週所推廣的 「程式一小時」 (Hour of Code)活動,也鼓勵美國人不要只去買電腦遊戲,而是要去製作遊戲;不要只下載App,而是要設計App;不要只是玩手機。
歐巴馬認為,學習如何寫程式不僅對個人的發展很重要,也對國家的競爭力很重要,Coding改變人們思維及做事情的方式,透過一點努力,數學技巧和科學基礎,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電腦科學家。
(參考文章:歐巴馬呼籲美國年輕人學寫程式,台灣的教育鼓勵我們學什麼?)
我也發現,美國現在從小學到大學的資訊教育裡,很多都著重在訓練學生擁有「運算式的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這裡特別運用了程式設計的抽象以及演算法概念,配合特定的問題解決流程(組織問題、蒐集資料、抽象化資訊、建立演算模型、建立實施方案、以及一般化),來加強學生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除了美國,英國也將寫程式列為當地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學生從5歲就開始學寫電腦程式,他們將2014年訂為「程式之年」(Year of Code),在教育上落實推動,與Google等企業合作,大規模地培訓相關的教師,顯然把這個能力當作未來國家競爭力中的重要關鍵。

Photo Credit: hackNY.org CC BY SA 2.0
在史丹福大學工學院,為了培養21世紀的優秀科學家及工程師,他們所設計的創新課程及活動,以加強學生在知識與技能的融會貫通,和有效運用上,甚至還能跟現實生活中的商業機會或公益事業掛勾,使得學術世界裡的成果產生更多延伸的價值。
前述的「T型人才」具體上就是除了「T的垂直線」各科系訓練深度的專業技術外,在「T的水平線」也特別重點培養對於創新、創意、以及創業精神的廣泛知識。Design Thinking的課程就是這個概念下的產物。
結合工學院及設計學院的Design Thinking課程目前已經是世界知名的教學體系,它利用真實的設計專案,跨專業領域組成的小組,特別針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反覆創新/嘗試/失敗的模型,訓練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經常也將創新的想法以可行的商業模式具體實現。
例如以下這個嬰兒保溫袋設計,就是從這個課程中產生出來的產品,成本不到現有類似產品的1%,卻成為第三世界照護廣大貧困嬰兒的好生意。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2amSJZJgpw]
整體來說,史丹福工科人才的培育新注入了「社會關懷」,從社會學、醫療、航太、能源等跨科系的多元學習,強化學生的選讀動力、跨界融合能力,也建立國家社會永續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簡報:James Plummer – Educating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
我前日與Google台灣地區的簡立峰總經理聊到這個趨勢,他很擔憂地說,這兩年在台灣地區反而許多大學生不喜歡進入電機或資訊科技,主要是認為這些科系的訓練很枯燥,未來進入職場會太辛苦等等。不論是因為學生過分追求生活的「小確幸」,還是學校比較僵化的教學概念,恐怕都會影響產業及國家未來的競爭發展。
近年我從事數位教學的推廣,看到中小學在這方面已有不錯的進展(例如行動學習/翻轉課堂的推廣),希望政府以及大專學校 (可由科技部帶頭,教育部配合),也要有更明確的資訊教育推廣政策及計畫,投入足夠的資源,來建造未來科技領域的廣大人才庫。
對於讀者個人來說,不論你從事的是不是科技相關工作或學習,花時間為自己做更多的資訊教育培養,讓自己多了解電腦及網路技術的運作原理,以及相關的趨勢發展,絕對會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作者是澔奇教育科技集團創辦人,中華兩岸行動暨數位學習交流協會理事長)

Photo Credit: hackNY.org CC BY SA 2.0
韓國整形醫院都在用原廠獨家在台上市!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是保養的關鍵第一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百分百天然有機栽培的美國棉花,並通過FITI實驗研究院安全測試,無螢光增白劑、無甲醛,是能生物降解、呼應「綠色保養」世界趨勢的材質,亦是採用天然環保純棉的安全親膚產品,讓明星化妝室、韓流明星都跟進,BTS化妝師私下工作花絮照就曾出現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蹤影。
現代人因生活節奏飛快,以往被視為肌膚老化分水嶺的關鍵年齡指標25歲,早已不是唯一參考要 素。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日常保養至關重要,但90%的人保養觀念需要重構,可別以為投入大把預算購入昂貴保養品,認真使用就有效,因為你可能從保養的關鍵第一步驟就做錯!
你幾歲開始進行保養呢?其實,無分男女從青春期前就正式踏入保養世界,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越來越多的皮膚科專家、保養專家指出,保養的關鍵第一步驟正是洗臉。有上妝習慣的女性,每晚清潔臉部肌膚時須包含乾淨卸妝,而無分男女都應挑選正確洗臉產品清潔,以正確洗臉習慣去除整日累積的皮脂、汗水、老廢角質與環境髒汙,從根源解決暗沈與毛孔堵塞問題。此外,除了晚上清潔外,早上能視膚質狀況清潔,為後續保養做好關鍵第一步。


用正確方式洗臉包含使用對的清潔工具。近年「洗臉巾」在韓妞保養圈正當紅,因與傳統的毛巾相 比,粗糙的表面、濕漉漉的環境以及洗潔品的殘留物,易滋生細菌,因此在醫美保養觀念盛行的韓國,女性們開始使用一次性的洗臉巾作為洗臉工具,而其中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更是韓國皮膚科與整形醫院的唯一指定。
眾所皆知韓國全民皆對外貌有極致高標,日常保養也有極致追求,因此對保養第一步:洗顏,更是 有嚴苛標準,專業如皮膚科與整形醫院都採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讓明星化妝室、韓流明星都跟進,BTS化妝師私下工作花絮照就曾出現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蹤影。
檢測洗臉工具細菌殘留數,洗臉毛巾細菌指數高達320,一次性使用的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為0。難怪使用洗臉巾洗臉的風潮從韓國漸漸吹進台灣,但你知道嗎,其實市面上許多洗臉巾因成本考量,採用對環境不友善的低成本材質,對擁有Q彈水嫩的肌膚成為隱患,因劣質洗臉巾易導致肌 膚摩擦與過敏問題。過去知名YouTuber韓國歐巴太囧與大量關注韓國美容新訊的美妝控,赴韓旅遊時便會特別掃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如今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原廠正式獨家在台首度上市,從蝦皮下單就能安心入手,搶先體驗全材質原裝正品。



比較市面上一般洗臉巾與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市面上一般洗臉巾以嫘縈/植物纖維與聚 脂纖維為兩大主流材質,前者可生物降解,後者則不行,且除生產製程中對環境產生污染,也易殘留異味,對敏感性肌膚的人不適合,其中聚脂纖維更是吸水性差的材質,以使用面來說也並非絕佳體驗。與使用需種植幾十年後的木材,才能被加工處理製成嫘縈/植物纖維材質相比,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年年可採摘的棉花材質,從源頭就更環保。
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百分百天然有機栽培的美國棉花,並通過FITI實驗研究院安全測試,無螢光增白劑、無甲醛,是能生物降解、呼應「綠色保養」世界趨勢的材質,亦是採用天然環保純棉的安全親膚產品。
洗臉前,抽取一張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就能體驗溫柔呵護,200*180MM的大小,0.85MM的厚度,除了能以一張洗臉巾洗卸全臉外,更富含強大吸水力,為你的保養做完美後盾。為讓全民感受極致貼心的保養體驗,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正反兩面採用不同材質,以柔軟面與珍珠紋面構成,前者親膚能減少肌膚刺激,後者能輕鬆卸除濃妝,亦能作為溫和去角質產品。

美妝控也能將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裁剪為合適大小靈活運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能化為化妝棉,成為日常保養或清潔美甲的絕佳幫手。貼心設計面面俱到,外包裝有透明視窗,能讓你輕鬆檢視剩餘用量。使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除了是做好保養的第一步驟,同時也是從自身的每一個購買行為「投票」,選用最環保的材質響應綠色地球理念。
了解更多產品資訊:
newco 官網:https://www.dijietw.com/
newco 蝦皮官方賣場:https://shopee.tw/dijietrade2023
本文章內容由「newc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