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尼」是有毒的意識形態,不是一種時尚

「布基尼」是有毒的意識形態,不是一種時尚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所有奉行與社會公眾價值不一樣意識形態的人,將自己隔離開,在自己的私人領域中實踐自己的信仰:天體裸體者有他們自己的私人海灘,伊斯蘭基本教義者不應該例外。

文:Hala Arafa
翻譯:觀念座標

今夏,法國部分沿海城市在海灘禁止僅露出臉與手腳的全身泳裝布基尼(burkini),引起爭議。上週,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此禁令無效,但此爭議仍未落幕:法國某些地方政府表示拒絕接受此判決,其他歐洲國家也傳出效法之聲。

本文作者為穆斯林女權運動者Hala Arafa,她出生於埃及,曾擔任美國之音阿拉伯語新聞編輯,目前是「穆斯林改革運動」(Muslim Reform Movement)的成員。

法國政府的布基尼禁令,令很多人難以理解。不過,這是伊斯蘭基本教義者在穆斯林世界以及歐洲造成混亂與動盪後,所引起的反應。

這些基本教義者,拒絕進入二十一世紀。他們寧可把自己封鎖在七世紀的意識形態和服裝中——即使沒有人限制他們在私人領域中奉行自己的信仰。但是,他們沒有權力侵犯到公眾領域,將他們服裝所代表的意識形態與信仰體系加諸於他人。

任何服裝都是社會經驗的累積、也代表著它的核心價值。二十一世紀的服裝,代表著我們在平等、人權、女性平權思想上的進步。

我們今日享受的自由,是文明國家歷經數世紀的努力成果。穆斯林基本教義派婦女所著的服飾,還是依循著七世紀的信念——女人的尊嚴建立在她所著的服飾;如果她使男人覺得被引誘,男人可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意識形態,不但為犯下強暴的男人卸責,還反過來怪受害者沒有把自己包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尊嚴。

如此古老的意識形態,在 1980 年代因伊斯蘭頭巾「希賈布」(hijab)-在謙遜與虔誠的名目下,看起來無害的一塊頭巾-的推廣而開始復興。因此而死灰復燃的意識形態,包括女性奴隸性的順從、受到鼓舞的強暴文化、以及我們今日所目睹的政治與社會不穩定。

頭巾的文化,使得今日許多年輕穆斯林認為,他們有權性侵沒有把自己包好的女性。今年新年,德國科隆的穆斯林流氓集體性侵案,就是一個例子。同樣的性侵案件,三月也發生在瑞典、以及其他接受許多穆斯林移民的歐洲國家。

「布基尼禁令限制多元文化」這種說法,僅注意衣飾的表面,忽視了它所鼓舞的強暴文化。這種說法,也忽視了近年在激進意識形態加入後,穆斯林世界中社會與政治生活各層面的全面倒退。這不是選擇衣著:這是選擇一種特定、被證明對社會有害的意識形態。

說這樣的禁令限制宗教自由也是無稽的。宗教自由,指在個人領域中,可以不用擔心威脅與報復、自由地奉行自己的信仰。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任意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加諸於他人。當然,伊斯蘭基本教義者宣稱,這些說法都出於「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這樣的控訴,其實假設他們代表了伊斯蘭的一切,而不僅僅是某一個過時一千四百年的極端伊斯蘭分支。

法國政府的禁令,終於點出基本教義者言行之間的明顯矛盾。穆斯林頭巾「希賈布」的意思是「遮蓋、隱藏」。但是,他們卻要參與、侵犯公眾領域的每一個層面。既然頭巾或布基尼都非隱而不見,這令人不得不質疑:他們真的是想隱藏、遮蓋他們的女人?還是只是利用宗教為工具,以達成不可置疑的政治、宗教利益?

如果好好回顧一下過去35年許多穆斯林國家的經驗,我們可以總結:伊斯蘭只是被用來達成特定目標的工具。假如頭巾、布基尼的真正目的,如其所宣稱的謙遜、虔誠,那麼,這些伊斯蘭基本教義者,應該會設法尋求設立他們專屬的私人海灘,而非強加在公共場域。就像他們之前(在其他穆斯林國家)的類似做法,他們非要把這一切都變成社會上可以被接受的標準,甚至成為社會的新標準。

法國政府的布基尼禁令,不像伊朗強制女性戴頭巾的法律,乃是吸取了穆斯林國家的教訓——在那些穆斯林國家,因為宗教成分進入公眾領域,引發了今日的衝突。

這樣的禁令,去除了被證明為腐蝕力量、以及具有道德破壞力的成分。伊朗的立法,是基於不能被質疑的宗教激進主義教條;法國禁令與伊朗的立法不同,所考慮的是,不讓伊斯蘭基本教義的意識形態影響未來世代。

如果頭巾可以在公共場域被接受,一個現代社會將很難教育下一代:女性的衣著不能成為可以被強暴的藉口。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應該享有敬拜的自由。他們的信仰,必須被合理地限定在他們自己的私領域中。但是,整個社會以及未來的世代,絕對不可以接受(伊斯蘭基本教義)成為社會公眾場域的一部分。所有奉行與社會公眾價值不一樣意識形態的人,將自己隔離開,在自己的私人領域中實踐自己的信仰:天體裸體者有他們自己的私人海灘,伊斯蘭基本教義者不應該例外。

極度謹慎又具有前瞻性的布基尼禁令,實踐了社會良心、道德勇氣、以及負責任的政治。

文章來源:The burkini is a toxic ideology, not a dress choice(The Hill)

本文經觀念座標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