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女性、種族歧視、侮辱宗教,選美比賽背負的「原罪」?

物化女性、種族歧視、侮辱宗教,選美比賽背負的「原罪」?
Photo Credit: Alberto Botella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Alberto Botella CC BY SA 2.0

Miss World contestants 1977/Photo Credit: Alberto Botella CC BY SA 2.0

正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世界小姐選美大賽鬧出烏龍事件,烏茲別克當局稱並未舉行過選美,參加比賽的烏茲別克小姐是「冒牌貨」。不過主辦烏茲別克小姐選拔的單位表示,他們確實曾在7月舉辦選美比賽,烏茲別克佳麗當時也的確曾獲冠軍稱號。

自從印尼政府同意舉辦「世界小姐」選美大賽以來,便風波不斷。國內反對聲浪極大,穆斯林認為選美小姐穿著曝露,尤其比基尼泳裝秀,違反伊斯蘭教教義,傷風敗俗,紛紛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點燃烈火,焚燒世界小姐大賽會旗,大聲鼓噪,高喊口號,抨擊選美既「色情」又「齷齪」。

世界小姐選美原訂初賽在峇里島,總決賽在首都雅加達附近的茂物縣舉行。但是印尼宗教事務部長阿利以及多個具影響力的伊斯蘭教組織都表示,政府應該立即中止選美,或要求總決賽移到他處舉行。

選美主辦單位妥協,「參賽者不穿比基尼,選美不取消」,改為連身式泳裝,並再增加穿著印尼傳統服裝的項目。印尼當局則逕自將為期三週的世界小姐選美比賽,全部改為在多數居民信奉印度教的峇里島舉行,但主辦單位仍想繼續協調,不要更改總決賽舉辦地點,因為峇里島同時舉辦亞太經合會(APEC),有場地和住宿等問題。

不僅如此,為反對世界小姐選美及表達不滿,伊斯蘭團體將在雅加達舉辦「世界女穆斯林選美」,比賽項目包括朗誦可蘭經經文,並講述自己是如何走向信奉伊斯蘭教的故事。

世界各地選美紛爭不斷

因為舉辦選美比賽而引起紛爭並非史無前例。2002年的世界小姐選美比賽,在奈及利亞亦引起暴動,起因於當地報紙的不當報導:「如果穆罕默德在世,看到選美比賽的這些佳麗,也會忍不住娶她們回家」,引起回教徒的不滿。憤怒的回教徒燒毀基督教堂、攻擊旁觀者,部分基督徒不甘示弱也開始報復,放火燒毀清真寺,造成至少105人死亡與超過500人受傷。

而今年度的美國小姐(Miss America)剛剛出爐,是首位印度裔冠軍,豈料結果一出即在網上掀起一股種族歧視浪潮,網友竟將冠軍得主與恐怖主義混為一談,指她貌似恐怖分子,更把她稱為「阿蓋德小姐」。而且雖然今屆美國小姐比賽的前五名,出現了三張亞裔面孔,但1952年比賽成立初期只有白人佳麗才能進入決賽,受到女權分子大肆抨擊,形容這是一場種族歧視比賽。直至1983年,美國小姐才首次由非裔美國人奪得。

舉辦選美比賽的爭議向來很多,不少文化評論者批評,選美比賽近似古代西亞地區女奴拍賣會的公開活動,是藉色誘譁眾的傳播娛樂聲勢,掩蓋其踐踏女性尊嚴、以女體為意淫玩物的敗德本質。或者認為選美比賽令女性過度重視外在,進而引起浪費風氣,促成女性花費時間和財力於服飾、髮型、化妝甚至整形,為追求纖巧體形而限制飲食,傷害健康。

再者如這次印尼舉辦世界小姐所引爆的抗爭活動,又牽涉到種族與宗教的問題,印尼民眾需意識到文化、習俗的多樣性,並接受日漸加快的全球化腳步。而主辦單位也應入鄉隨俗,尊重印尼宗教傳統。時尚和傳統、世界性和民族性如何求同存異,是各方都應當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

「世界小姐別來」 印尼穆斯林堅拒選美
穆斯林印尼選美 誦經比高下
冒牌烏茲別克小姐 世姐選美掀疑雲
印尼人抗議“世界小姐”選美比賽傷風敗俗
1983年始有非裔佳麗奪冠軍
亞裔包攬“美國小姐”冠亞軍 美國網友不滿
暴動陰影籠罩 世姐決賽移師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