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楚:烏托邦最後的神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需要烏托邦來支撐想像;也需要反烏托邦來打破執念。
作者:庄石
2016年或許是特殊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人們預感到了世界發生的變化。從川普橫空出世到英國脫歐,再到遍布世界的恐怖襲擊。尤其對於生長於和平年代的歐美民眾而言,這些突變讓他們感到恐慌和不安。但是,有兩個人也許會對這一切抱著泰然處之的態度,他們今年已經90,歷經了上個世紀以來的變遷,從戰爭到革命,他們是經歷者,更是主宰者。其中一個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一個是在8月13日剛剛度過九十歲生日的古巴前主席卡斯楚。
雖然古巴只是拉丁美洲的彈丸小國,但它卻承載了太多的歷史痕跡。古巴導彈危機、美蘇冷戰、拉美左翼風潮的興起,古巴因為卡斯楚而多次成為世界的焦點。無論今日的古巴人是否願意承認,他們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卡斯楚已成為古巴的代名詞。這個曾經帶給他們無上榮耀的人,現在是否已經漸漸成為歷史的包袱?
迷宮中的將軍
他跳了將近三個小時,每換一個舞伴就要求重奏那支曲子,也許是想在懷舊的灰燼中重建他往昔的榮耀。全世界望風披靡的那些虛幻的日子已是遙遠的往事,只有他在空蕩蕩的大廳里和最後一個舞伴一直跳到天明。
這是馬奎斯《迷宮中的將軍》中所描繪的玻利瓦爾,書中的玻利瓦爾不只是歷史書中那個刻板的南美解放者,他更像是一個充滿了悲劇色彩而又無比孤獨的英雄。卡斯楚又何嘗不是如此?
2016年4月19日,古巴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閉幕式上,卡斯特羅發表了所謂的「告別演說」。年近九十的卡斯楚確實老了,他無法重現7個小時的演講,甚至連行動也需要身邊人的攙扶。世上最殘酷的事情就是衰老,尤其對於卡斯楚這樣的人。

卡斯楚和切.格瓦拉曾經被看作是上世紀60年代左翼風潮的領路人,切.格瓦拉之所以擁有神話般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他的早逝,他留給人們的是那個不可一世的悲壯形象。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英雄是不會老的,他們如櫻花般絢爛,凋零於人生的最高潮,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躲開繁瑣的世事。
卡斯楚這次出場,留給人們無盡的唏噓,那個躲過無數次暗殺的「不死鳥」也漸漸走向了死亡邊緣。他說:「或許,這將是我最後一次在這個會場發言,我們必須告訴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們,古巴人民將會取得勝利」。卡斯楚的演講中依然帶著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和其他領導人不同,我們或許應該相信這並非出自於煽動民眾的需要,而是源自其內心的真實流露,更何況在這個年代談論理想主義,的確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無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擁護者,都應該承認他用其一生去實踐了他所堅信的理想。即便在曾經的共產主義陣營中,卡斯特羅也像是個「異類」。他獨裁而不陰冷,個人生活更是充滿著風流的色彩。
正如同馬奎斯筆下的孤獨將軍,後人承認他是拉美偉大的解放者,但他大哥倫比亞的理想終究是落空了。而卡斯楚共產主義的理想是否也將瓦解?
從古巴美國恢復建交,到今年的歐巴馬訪古。似乎都預示著古巴即將改變固有的局面。在歐巴馬到訪期間,卡斯楚沒有與之見面,他或許也清楚知道,古巴到了要做出改變的時候。這些改變從某種程度上會被看做對革命的「背叛」。而這對於年已九旬的卡斯楚來說有些殘忍。
作為卡斯楚好友的馬奎斯,他勢必清楚這種榮耀背後的孤獨,這近乎成為了一種宿命。人們或許會在這些虛構的人物或者是情節的背後發現卡斯楚的背影。他就像是那個走失在迷宮中的將軍,曾經創造過輝煌,卻不知要走向何方。卡斯楚已經逐漸接近一個神話,因為人們無法相信在未來的政壇還能出現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或許就是我們所能看見的最後一個脫離於瑣碎政治的「強人」?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2016年3月25日,滾石樂隊在古巴舉辦了免費演唱會,這是自1959年古巴革命後,西方搖滾樂首次出現在古巴。在冷戰時期,搖滾樂被看作是西方資本主義的產物,實際上,搖滾樂的精髓在於反傳統和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切.格瓦拉則被看作是上世紀60年代以降,搖滾青年們的圖騰。無論在國家和意識形態層面美國對古巴有多麼仇視,都無法掩蓋以切.格瓦拉、卡斯楚為代表的左翼對嬉皮一代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卡斯楚所代表的不僅是古巴,更是一種人類對美好烏托邦的追尋。就如他在古共大會上的發言,他依舊相信那個共產主義的理想會實現,這股思潮曾經席捲1960年代,遍布世界各地;不僅存在政治活動中,更演變為價值深入到文化當中。平權運動和五月風暴會過去,但今日,切.格瓦拉、披頭四、沙特等文化符號依舊存在。當年那些年輕人們厭倦了煩悶壓抑的生活,走上街頭去尋求改變,但歷史告訴人們,1960、70年代是歐美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有些人不禁會詫異,他們不滿的是什麼?理性地看,當年的年輕人是幼稚的,那股革命的狂潮更像是一場青春期的迷思,他們渴望打破權威和刻板無趣的世界,不滿足於「美國夢」中所宣揚的車子和房子,而是想要去探索一個更為理想的世界。
人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失敗」的嘗試,烏托邦帶給人們無盡的美好,卻又一次次在現實中被無情砸碎,人類可以想像出美好的世界,卻無法改變人性,於是,一股冷靜理性的「反烏托邦」應運而生。人們不再相信崇高和理想,而是「活在當下」。自由是什麼?對當今而言就是消費主義,用錢買到各種物品以滿足被無限開發的慾望,用來掩蓋無奈的生活;政治更是如此,人們默認政客的虛偽、醜惡,在這個地方就不該存在理想主義。這些種種清醒的背後充滿了無力感,從表面看,大家都是犬儒,默認人類都是自私而又平庸的物種,實際卻無法逃避那隨之而來的幻滅感。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