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讓台灣人討厭的方法

最快讓台灣人討厭的方法
Photo Credit:Tomás Fano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Tomás Fano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Tomás Fano
CC BY SA 2.0

翻譯:Wendy Chang

在臺灣,如果你想要被人家討厭,最快的方法就是說台灣的食物不好吃。台灣人對食物非常地認真,到一種近乎執著的地步,無時無刻都在討論食物,他們的生活似乎就是繞著食物打轉。比起精神糧食,我的學生一定更愛可以吃的食物,所以我知道這篇文章應該不太會受大家歡迎,但我需要在意嗎?

食物應該可以說是台灣人最愛討論、最關心的話題,只要是台灣在地的食物,幾乎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電視上充滿了介紹美食的節目,會有所謂的「美食家」找到好吃的食物,當作本月最推的店家,部落客亦然:在吃飯之前,將你的餐點拍照傳到社群網站好讓人等下可按讚好像已經成為一件例行公事。告訴大家你的品味、你愛有媽媽味道的餐點,難道不是一件愚蠢的事嗎?

台灣的食物真的如這些美食家所說的這麼好吃嗎?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台灣的食物感到驕傲?我開始想像義大利人說他們以義大利為榮,只因為你在這邊可以吃到好吃的披薩,或是說遊客一定要去波隆那一趟因為那邊有最好吃的波隆那肉醬麵。

我個人不太懂為什麼全台灣的人對自己的飲食感到如此的驕傲自豪,對我來說,一道菜的好壞是取決於它如何被烹調還有送到我們手上,在食物攤裡你可以買到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有好廚師也有「媽媽煮的菜」,當然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好吃的食物。在現今社會裡,通常你在A地可以取得的食物,在B、C、D地也可以吃到,當然也有些例外,但是這些例外都是相互的:A地有的B地沒有,B地有的A地沒有,所以有差嗎?

對像我這樣的歐洲人來說,食物本身並不會讓人家興奮,因為有太多好吃的餐廳,所以品質好是理所當然的,你只要想辦法不要吃到差的就好了,國內的料理也非常多元,人們只要從這些料理中選出最好的,你不需要跟別人討論,只要好好品嘗,然後講其他的話題,這就像性一樣,高手不會公開討論只會實際去做。對心靈生活豐富的人來說,食物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我們頭骨裡裝的不是胃,而是腦袋啊!難道台灣在這方面跟大家不一樣嗎?大家到底在討論些什麼?

首先我們來講一個特點,你可以在兩種地方買到吃的:超級市場(或是菜市場)、餐廳(或是小吃攤)。基本上在超級市場買到的都差不多,只要你買的是全球性品牌,在世界哪個角落都一樣,當然在這邊你可以吃到比較多螃蟹,但在其他地方你也可以吃到更多鱒魚。

然而,台灣的市場就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了,它有獨特的魅力但是也有一些陰暗面,我曾經在傳統市場看到老鼠跑來跑去、蟑螂爬來爬去,還有一些動物園根本不會想要收的動物;機車騎過食物攤、水果蔬菜擺在地上,對小蟲子來說根本是大餐、肉販把肉暴露在溼熱的空氣中,沒有冷藏系統保存。這裡的食物比超級市場來的便宜,所以你就知道餐廳是從哪裡買食材然後送到你桌上了,先生小姐們,好好享用你們的大餐吧!

現在我們來說說可以在哪裡吃飯。不用說,台灣有很多很棒的餐廳,而且越來越多,但是我想要說的地方不是這些餐廳,當地人大多時候用餐的地方是小吃攤,或是一些相對便宜但乾淨,不過只賣特定餐點的餐廳。一般來說這些地方的菜都還可以接受,有時候挺棒的,但更多時候就是沒那麼好吃,肉的品質差的可以,餐點料理的方式一點創意都沒有,該配上的白飯食之無味。設計比較好的餐廳通常比較貴,用餐環境比也比較好,但是餐點並沒有比較好,也許高出來的費用是要來付電費的吧,因為他們用了很多微波爐來溫提前做好的菜。

自助餐會提供比較多青菜,但是常常煮太熟了、沒什麼味道,而且在非用餐時間去吃的時候通常都冷掉了。有好幾次在餐廳裡我向店員抱怨:「你們的菜都冷掉了!」,「對不起你太晚來了。」「不是,是你們的服務太差了!」這樣一來我就不會想常常光顧這家店了。

在臺灣也有所謂的異國美食餐廳,但幾乎都不好吃,你在義式餐廳吃到的披薩還有義大利麵,吃起來比較像美式食物,這不是讚美,但果你到歐洲去吃中式餐廳我想你也會這麼說。

再來說說台灣有名的傳統小吃吧,台灣人對這個真的超自豪,對觀光客來說也是去夜市必吃的東西,但是大部分的小吃都不是很健康,高熱量又高膽固醇,我自己覺得很噁心,不健康的食物就不應該被推薦。

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用餐氣氛,我覺得便當文化已經慢慢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主流,辦公室都吃便當、學生似乎不能沒有便當、開會就是要訂便當、工人也吃便當,立法委員也吃便當,如果在開會時不同意對方的說法,就把便當當作武器丟過去,我甚至在一家餐廳裡也看到食物是裝在便當盒中賣的。我完全不想體驗便當的魅力:微熱的食物裝在紙盒裡好一段時間了,可能還有一些化學成分跑到食物裡,有時候還有塑膠袋裝著塑膠杯,塑膠套套著塑膠吸管,塑膠杯裡裝的水喝起來還有塑膠味。這已經是台灣飲食文化裡很明顯的「特色」,餐盒堆成的垃圾山也越來越高。

我喜歡台灣的餃子,魚和多數蔬菜只要新鮮的話都非常棒,但是我也喜歡其他你在台灣吃不到的食物。但誰在意?這是我自己的感覺,也不需要多說什麼,為什麼有人要在意大家在台灣喜歡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