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奧巴馬付出代價? 菲強人總統:對美國總統的人身攻擊表示後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杜特爾特在日前發言中表示,美國人在離開菲律賓前,曾鎮壓位於菲國南部的莫洛人(Moro),「有多少人死了?六百人。回答這個問題並道歉後,我會再回答。」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一席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狗娘養的」發言,讓美方取消原預定在老撾東協高峰會上的會面,週二(6日)杜特爾特透過發言人表示,對於「強烈言辭」所引發的關注與困擾,和對美國總統的人身攻擊表示後悔。
美聯社評論表示,儘管此聲明並不等於道歉,但表達遺憾之情也非前硬漢達沃市長的作風,畢竟他鮮少替自己的說話方式道歉,可能是幕僚已意識到污辱美國總統需付出代價。
美菲軍事關係,牽動南海衝突?
目前美國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也是對抗菲律賓南方穆斯林武裝部隊的重要盟友。此外,美國每年提供給菲律賓數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菲國也需要美國在南海爭議上協助與中國打交道。
自2002年以來,美國提供給菲律賓的軍事援助已將近5億美元,而在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任期內,今年1月通過《菲美強化防務合作協議(EDCA)》,根據協議美國可在菲律賓國土內建造軍事基地,今年2月,美國駐菲律賓大使戈德堡接受採訪時表示,EDCA並非是為了南海衝突,美軍也只會在菲律賓現有營地內建設,不再另闢軍事基地。
菲律賓的殖民陰影
歷經西班牙殖民,菲律賓於19世紀末因美西戰爭及美菲戰爭後成為美國殖民地,雖然二戰後成為主權獨立國家,菲律賓仍身受美國在語言和文化的影響。
杜特爾特在日前發言中表示,美國人在離開菲律賓前,曾鎮壓位於菲國南部的莫洛人(Moro),「有多少人死了?六百人。回答這個問題並道歉後,我會再回答。」
種種殖民陰影,也曾讓EDCA通過前在菲律賓引起極大爭議,當時一位法官布里旺就表示,「菲律賓是主權及獨立平等的國家,如果我們不尊重自己的憲法,等於要求美國也不必尊重菲律賓。」
相關報導:
- (更新)打擊犯罪遭美方關切!杜特蒂:我是一個主權國家的總統,他憑什麼反對?
- 為什麼美語在短短35年內,便徹底取代西班牙語在菲律賓的地位?
- 消失在菲律賓政府眼中的Lumad人:他們已被迫逃離家園,現在連避難所都被攻擊,還能逃去哪?
新聞來源:
- Philippine President Duterte regrets slamming Obama(USA Today)
- Philippine president reaffirms his deadly anti-drug campaign(AP)
- Obama Nixes Meeting After Rodrigo Duterte Lobs an Insult(WSJ)
- Duterte: Who is Obama to ask me about human rights?(Rappler)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