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輯】垃圾回收率破5成的臺灣,只收回10%咖啡紙杯:問題出在哪?

【圖輯】垃圾回收率破5成的臺灣,只收回10%咖啡紙杯:問題出在哪?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前BBC節目踢爆英國每年使用逾30億個咖啡紙杯,回收率只有0.1%,臺灣紙杯回收率為何,圖解臺灣紙杯回收狀況,並針對相關問題討論解決方案。

採訪、撰文:吳念芯、黃郁齡

攝影、製圖:黃郁齡

開始看文章前,先做個小測驗,由你喝完的杯子都丟在哪裡,看你丟的咖啡與飲料紙杯的回收率是否夠高!

(遊戲方式:選好你丟垃圾的場所後往下走,每次遇到橫線就轉彎,看你最後得到什麼燈。)

cofffee_cup-04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測驗結果

綠燈:恭喜你,這些場所的回收紙杯率偏高或完全被回收。

黃燈:這些場所的回收紙杯,可能在處理過程中沒有完全進入回收處理廠而被當一般垃圾丟棄。

紅燈:垃圾不論如何都不能亂丟!而且紙杯因為含有PE膜,也千萬不能給羊吃喔!


日前重視環境永續議題的英國電視主廚芬利懷廷史托(Hugh Fearnley Whittingstall)在BBC的節目上踢爆,英國每年使用逾30億個咖啡紙杯,回收率卻不達0.1%的事實。咖啡紙杯為了防水,必須多上一層PE膜,回收的技術與一般紙類不同,回收時分類也不同。而在英國,僅有Simply Cups這家處理廠擁有這樣的技術。然而,這家處理廠去年只收到三百萬個紙杯,不到紙杯總量的0.1%。

Simply Cups創辦人表示,許多知名連鎖店都在紙杯的隔熱套上印有可回收標章,誤導消費者,讓他們以為咖啡紙杯都會被回收。但事實上能好好被回收的只有隔熱紙套,9成以上的咖啡紙杯都沒有回收。

IMG_8827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市售飲料紙杯,為了防水通常會加入聚乙烯(PE),一般民眾以為使用紙杯很環保,其實回收過程繁瑣,回收率並不高

英國回收率超低,那臺灣呢?

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飲料杯約有15億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其中紙杯就占了10.7億個。

cofffee_cup-01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根據計算,台灣人一年使用的紙杯,總體面積幾乎能排滿整個雙北市,這麼多的用量,當中只有不到10%的紙杯被回收。

環保署資料顯示,2015年台灣總垃圾回收率是55.56%(含巨大垃圾、廚餘及一般垃圾,2015年台北的一般垃圾的回收率56.4%),甚至為《華爾街日報》以「資源回收的天才」為標題做介紹,回收排名全球前五,大部份回收物都可達80%以上的回收率

cofffee_cup-02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沒回收的90%去了哪裡?

相較於整體高回收率,臺灣的紙杯回收率卻只有不到10%,其他沒被回收的紙杯,多半都被送進焚化爐。然而臺灣許多縣市都面臨焚化爐垃圾燒不完的情形,數量如此龐大的紙杯對於垃圾處理造成相當大的負擔。

多數紙杯之所以無法順利回收,並非是因為臺灣沒有相應處理技術。臺灣不僅處理廠能夠處理,且還有相當足夠的空間。台灣承包環保局的處理廠連泰公司林小姐說:「半個月就可以處理一年回收來的廢紙餐具,而回收後再生紙主要用途是做成紙錢。」

環保局回收基金會容器組組長李守謙則表示:「近年因為紙容器回收率低,已經提昇補助金。去年整年回收率共7000至8000噸,今年因提昇補助,至9月為止回收率已達7、8000噸。」回收率偏低背後真正的原因,是由於紙杯在一連串蒐集、處理、再利用的程序中,紙杯在某個環節遭到「淘汰」。

紙杯無法順利回收是因為「CP值太低」?

REnato Lab創辦人王家祥曾任多年的環境顧問,與策展人歐陽藹寧近期正在籌備環保紙杯議題的展覽計畫,他們表示:「回收物經過處理之後會成為再生原料並販售給製造商,因此回收物可被視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原料,而每一種回收物依據其特性則有不同的價值。紙杯,卻幾乎是其中價值最低的,透過回收的產業鏈就可以看出問題出在哪。」

cofffee_cup-03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is licensed by CC 3.0 BY

上圖為回收物從蒐集到再利用的過程,其中也包含了轉售回收物的金錢流動,因此也等於整個回收體系的產業鏈。從蒐集垃圾開始,住辦或店家會委託清潔公司或是小回收商處理垃圾,清潔公司與小回收商則會分別把垃圾轉賣給中/大盤回收商。一般住家的部分,則是由公家清潔隊透過垃圾車蒐集垃圾,之後環保署會透過標售將回收物賣給中大盤回收商。

由於中大盤回收商擁有的回收物量較充足,各處理廠會依其技術上可處理的物品向其收購。收購來的回收物將被製作為再生原料,轉賣給需要相應原料的製造商。

cofffee_cup-05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在回收與處理的過程中,紙杯往往因為「CP值太低」,會被直接淘汰送到焚化爐,進不了處理廠的再生體系,王家祥表示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價格太低:回收物是以「重量」計價的,相較於大多數的回收物,紙杯重量較輕,且容積量大,即使載一整車可能也只有2、300元的價值,相較於冰箱等電器一車可以賣幾萬元,回收紙杯不僅利潤低、也消耗大量運輸成本。
  2. 味道難聞易遭住戶抗議:紙杯與餐盒同屬「紙容器」,皆是紙再加上一層防滲水滲油的PE膜組成,其再處理方式相同,因此分類時都會分在一堆。然而這類的回收物常帶有食物與飲料的殘渣,有濃厚的異味,回收廠商常因此遭到住戶抗議,也容易吸引蟑螂、老鼠。

即使進入再利用體系,材質循環使用率也很低

若紙杯能順利進入處理廠,將會經過PE膜與紙分離的流程而後成為再生材料。然而,像這樣紙與PE的複合材質得漿率僅有30%左右。此外,由於受到混入的食物殘渣影響,再生材料的品質也不佳。另外,正因為CP值不高,許多與清潔公司合作的單位,會直接將紙杯歸類在紙類省得麻煩。

IMG_8830
Photo Credit:Yulin Huang/關鍵評論網
垃圾分類的時候「紙杯」就被歸為紙類,當然無法進入回收鏈

最老派的解決方法,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關於紙杯回收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外乎以下兩種:

  1. 垃圾減量,提昇回收率,用過的飲料杯洗過後重疊,減少不必要空間。
  2. 少喝外帶飲料,非喝不可時可使用環保杯。

王家祥表示,目前團隊正在與臺北市設計之都(WDC)合作,針對一次性飲料杯提出相關解決方案。他們開發出專門回收飲料杯的垃圾桶,希望能提高後端回收的機率,讓紙杯能順利進到再利用程序。他提到,民眾若將飲料杯丟到專用垃圾桶,需將紙杯、殘渣、與杯蓋分類。而在桶身的設計上,也設計成可壓縮紙杯體積的結構。如此一來,紙杯回收物較不容易發出異味,壓縮過後的紙杯體積也較小,單次運輸可載的紙杯重量增高,價值也會提高,相對回收業者處理的意願也會提高。飲料杯專用垃圾桶的測試活動將在9/22日舉行,若效果不錯可望由政府推動使用。

關於飲料紙杯是否環保,若以材質來看使用天然材質的確是很環保,但若加入環境成本與運輸成本就完全不然,用過的紙杯需要再分類處理、運輸、再生,每個環節都是成本,即使送焚化爐燒過能源能再利用,也是一種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