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糖業被爆收買哈佛科學家 50年來掩蓋糖分不利心臟健康真相

美國糖業被爆收買哈佛科學家 50年來掩蓋糖分不利心臟健康真相
Photo Credit: Gunilla G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研究揭露,哈佛學者曾向糖分研究基金會的主管表示,「我們都清楚你們的特殊利益,我們會盡力為你們遮掩」。當報告出來後,基金會十分滿意,告訴學者說,「這就是我們所想要看到的結論。」

美國糖業被爆出曾在1960年代付錢收買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要求淡化處理糖和心臟病之間的關聯,改而強調飽和脂肪是罪魁禍首。收買科學家的行動,讓糖業成功誤導50年來對營養成分和心臟病的研究,包括今日的建議攝取量。直到近年來,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心臟學會才開始警告,攝取過多糖分恐增加罹患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機率。

自由報導,根據一份日前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糖分研究基金會(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 , SRF),今日已改名糖業協會(Sugar Association)不僅提供資金還提供學者們研究資料。該份研究報告1967年出爐,獲重量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結論指出,脂肪與膽固醇為預防心血管疾病「唯一」需控制的飲食成分,糖分之關聯卻被忽略,而該基金會出資贊助研究,資訊揭露更是付之闕如。

被收買的三位哈佛學者均已過世。當中的海格斯戴(Mark Hegsted)後來更成為美國農業部營養部門主管,他在1977年草擬出飲食指引綱領,成為今日聯邦政府飲食指引的濫觴。研究揭露,海格斯戴曾向糖分研究基金會的主管表示,「我們都清楚你們的特殊利益,我們會盡力為你們遮掩」。當報告出來後,基金會十分滿意,告訴學者說,「這就是我們所想要看到的結論。」

聯合報導,對此,糖業協會發表聲明說,1967年那篇評論發表時,法令並未規定研究學者必須揭露贊助來源。該聲明表示,支持「更佳的透明度」,但仍捍衛由產業出資的各項研究,指糖「在心臟病上不是獨特要角」。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威勒特表示,這些文件提醒社會各界,研究應由公家單位出資,不能仰賴產業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更多報告顯示,食品業持續影響營養科學,例如紐時去年揭露,全球最大含糖飲料製造商可口可樂提供數百萬美元,資助研究學者淡化處理含糖飲料和肥胖症之間關係;美聯社6月也報導,糖業對學者提供贊助,研究吃糖兒童較不吃糖者體重為輕。

中央社報導,如今許多業者及農產品團體會定期資助研究,並表示會遵照科學標準,而研究人員也覺得在公家資助競爭日益激烈下,業界的贊助很重要。不過批評者指出,這類研究是幾乎不加掩飾的行銷,傷害改善公眾健康的努力。長期批判業界資助科學的紐約大學營養學教授奈塞爾(Marion Nestle)說:「不論是不是故意操縱,食品公司的贊助會減低大眾對營養科學的信任。」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