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冷知識】《碧海藍天》:「變成海豚的人」與「變成人的海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8年的《碧海藍天》(The Big Blue)講的是知名潛者賈克馬攸(Jacques Mayol)的故事,但電影大概有半數劇情出自戲劇性需要的虛構情節。那些沒被放進去、剩下那一半的真實人生,並沒有比較不戲劇性。
1988年的《碧海藍天》(The Big Blue)講的是知名潛者賈克馬攸(Jacques Mayol)的故事,但電影大概有半數劇情出自戲劇性需要
虛構的死亡
《碧海藍天》不只將自由潛水(Freediving)這項冷
相較於電影在歐洲的成功,美國票房則是慘遭滑鐵盧。北美上映的版本在發行商的堅持之下抽換掉艾瑞克塞拉(Eric Serra)的配樂,並修改成歡樂大結局:賈克馬攸
《碧海藍天》中兩個主角的死亡情節都是虛構的,電影上映
人,或者說有些人(比如賈克馬攸),註定屬於大海
變成海豚的人
賈克馬攸1927年出生於上海,人生最早的潛水經驗是跟父母在日本
1976年他因為不靠任何器具打破水下100米障礙而聲
在他打破百米障礙之前,許多科學家都警告百米的水壓足以
我的人生完全受到海豚的啟發。海豚在海底自由來去,能
夠潛到極深的海底。
有「海豚人」(Homo Delphinus)封號的賈克馬攸說,「關鍵就在於如何盡可能留住血液中的氧氣,持續供應
直到後來,科學家才發現在深海中血液會從身體的其他部位
變成人的海豚
1955年賈克馬攸在邁阿密海洋館(Miami Seaquarium)工作期間遇見了他一生
他一再違反海洋館規定,利用午休時間偷跑進水池和Clo
「水和海洋是我們與生俱來熟悉的環境。我們就是一身赤裸
有趣的是,在《碧海藍天》中飾演Clown的那隻公海豚
來自佛羅里達海豚研究中心(Dolphin Research Center)的海豚Natua參與過多次動
簡單說就是:海豚知道「自己知道」。
在過去,這種後設認知被認為是人類獨有、最高層級的認知
現在我們終於知道牠也知道。
重回內在的小宇宙海洋
1983年,賈克馬攸以56歲的年紀最後一次打破世界紀錄,一口氣
人類的極限並沒有停下來。賈克馬攸曾預言人類總有
「我潛水的動機不是為了征服物理定理」,他說:「我是為了
2001年,賈克馬攸在義大利家中上吊自殺。他的多位朋友回顧,那段
或許他的內在身心終於告訴他該停下來,於是他停下來。盧貝松虛構的死亡變成一種奇特的預言,賈克馬攸最終還是墜入自己內在小宇宙的那片藍色海洋。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延伸閱讀
放映資訊
名稱:《碧海藍天》導演版
時間:2016/08/26起
地點:台北(喜樂時代、華山、國賓長春)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曾傑
Tags:
台灣人偏好的威士忌風味?甜美風味是大宗,帶果香、蜜香風味威士忌男女皆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每人一年平均品飲2.3瓶威士忌。不過,隨著女性愛好者逐年增加、族群年輕化的全球趨勢,威士忌的喜好風向正默默地變化著,更同時影響著國際酒廠推出熱門酒品的未來計劃。TNL Research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普羅大眾進行了威士忌的品飲喜好調查。
每年近800億元規模的台灣酒類市場中,威士忌最是一大重點。然而,近年來品醇族群結構的變化,加上酒友們對風味的求新求變,不少品牌開始尋覓下一個令人沈醉的風味。未來台灣威士忌市場主流,將吹向哪種風味的酒品呢?TNL Research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普羅大眾進行了威士忌的品飲喜好調查。
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公佈的2021年國際出口市場表現報告,台灣這個僅2300萬總人口的市場,一年竟進口了將近新台幣85億元的蘇格蘭威士忌,在全球排名第三。若再加上日本、美國等其他產地的酒品,統計資料也顯示全年威士忌市場消費總金額約550億新台幣,台灣每人一年平均品飲2.3瓶威士忌。不過,隨著女性愛好者逐年增加、族群年輕化的全球趨勢,威士忌的喜好風向正默默地變化著,更同時影響著國際酒廠推出熱門酒品的未來計劃。
三分之一女性愛好者 有力影響威士忌市場風潮
根據TNL 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於7月11~12日,針對年齡分布於30歲以上ShareParty會員所進行的「威士忌品飲習慣調查」,分析376份有效回收問卷之後發現,40.9%受訪者有品飲威士忌的習慣,且男女比例已達逼近2:1之譜,顯見女性在威士忌同好族群中已成長至三分之一的比例,其風味喜好必將更具市場聲量。

然而,再進一步詢問關於威士忌風味的偏好,倒是能從中一窺在男女族群上的異同處。台灣民眾近年來普遍偏好風味較為甜美、順口易入喉的威士忌,而兼具有果香者獲得最多受訪者的喜愛(57.4%),其次則是帶有蜂蜜風味之酒品(36.3%)。至於較具獨特個性的煙燻風味,訪問後倒是出現了35.9%男性喜愛,但僅有14.5%女性能夠接受的明顯差異。
提到風味甜美的威士忌,深諳威士忌的酒友們,腦海中必然會浮現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名稱。百富的傳奇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David C. Stewart),運用將近60年的經驗和深厚的製酒工藝,讓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在每一款百富威士忌中都有一致但又獨特的展現。而大衛史都華更令人讚賞不已的,是他於1980年代所發明的「過桶」(Cask Finish)工藝:先將威士忌置於傳統橡木桶中熟成若干年後,再移至另一種橡木桶進行第二次的熟成,而二次熟成的時間並非定數,全靠大衛史都華帶領團隊的耐心定期監控,直到風味達到標準之後方才進行裝瓶。40年來運用「過桶」工藝,百富將酒廠經典的蜂蜜、香草基調,變幻出多樣的迷人風貌,因而廣受全球消費者歡迎。
私聊聚會 最是品飲威士忌的好時機

關於最適合享飲威士忌的生活情境,則有近七成(68.8%)受訪者鍾意於私人會所或家庭聚餐時,與三五好友共享黃金酒液,其次還有「商務應酬場合」(35.9%)及「餐廳等公開場合聚會」(35.6%)成為品飲威士忌的常見場景;也有超過三成(32.8%)受訪者鍾愛與另一伴在家中親密啜飲。
若要在私聚餐會上品飲明顯具有果香風味的威士忌,百富12年雙桶DoubleWood是威士忌愛好者的首選之一。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精選首次裝桶之Oloroso雪莉桶,陳放9個月過桶的百富12年雙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從1993年販售迄今已近30年,為百富的最經典酒款。此外,百富酒廠歷史上推出的第二種過桶酒款:百富21年波特酒桶PortWood威士忌,經長時間窖藏熟成,醞釀極具深度的風味,是百富獲得首獎最多,也是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個人最愛的酒款之一。
首創過桶工藝 讓百富威士忌在甜美蜂蜜風味上 更增添多變的層次

最後,綜合分析威士忌市場的主流風味,果香、蜂蜜、煙燻和花香是台灣民眾鍾愛的四大風味。然而,想要品飲這四種風味,藉由百富首創的過桶工藝,體驗品牌經典的香甜蜂蜜風味之餘,如果想要體驗熱帶水果的果香,就可選擇百富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單一麥芽威士忌。過桶加勒比海蘭姆酒桶(Rum)的金黃酒液,先帶來熱帶水果、熱帶香料及太妃糖的香氣,再引出香草、橡木桶甜味,口感濃厚圓潤,餘韻柔和且綿長。若是喜歡煙燻泥煤風味,百富故事系列14年泥煤週威士忌是個很好的選擇,溫和的煙燻泥煤融合著細緻奶油蜂蜜氣息與淡雅花香調,品飲時還能感受到些微的柑橘和橡木氣息,猶如天鵝絲絨般的滑順飽滿口感,加上引出水果香氣的尾韻層次變化,怎會不讓人念念難忘。

近來領先全球、在台首發上市的百富16年法國皮諾甜酒桶單一麥芽威士忌,是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的最新傑作,先在美國橡木桶陳年16年,再經由法國皮諾甜酒桶二次熟成,讓百富的蜂蜜甜香層疊出更多層次感,不僅讓品飲者能嗅聞到美妙平衡的蓮花與天竺葵花香,更有蜂蜜基調和細緻蜜餞、嫩薑辛香,加上清爽順口的尾韻,豐富感受、很是令人著迷。
一心一藝,百富持續以「過桶工藝」在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之上,尋找新的可能。相信只要曾感受過桶工藝的魔幻般奧妙,肯定會為台灣日益增長的威士忌愛好者族群,開拓出更為寬廣多元的嗅味覺體驗疆域。
- 探索更多關於百富一心一藝,歡迎加入 [ 百富The Balvenie ] LINE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