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社論指史諾登不應獲特赦 遭批評忘恩負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華盛頓郵報》曾因為史諾登提供的文件而獲得普立茲獎,日前卻在社論中表明他不應獲得赦免、須回國受審,被前《衛報》記者格林華德批評立場前後不一。
上星期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國際特赦組織以及人權監察等人權團體發起「赦免史諾登」運動,呼籲美國總統歐巴馬特赦一名流亡海外的洩密者。
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是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合約員工,他在2013年因為洩漏數以千計的機密文件,披露政府在9/11襲擊後對公眾進行電話及互聯網監控,成為爭議性人物。
然而曾因為使用史諾登提供的文件撰寫報導,而跟《衛報》於2014年同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華盛頓郵報》,卻於上星期六在社論表明史諾登不應獲得特赦。
《華盛頓郵報》︰史諾登應回國受審
文章首先指出,為史諾登辯護者沒有否認他違反法律,複製並保存了150萬份機密文件,但其支持者認為其洩密目的以及所引發的政策改變,足以說明其行為有理。《華盛頓郵報》承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於境內收集電話的元數據(metadata),這項計劃若非違法至少也是危及私隱,因此其帶來的改變應歸功於史諾登。
然而《華盛頓郵報》指史諾登還洩露了更多不必要的資料,例如「明顯合法及未有明顯侵犯私隱」的稜鏡計劃(PRISM),以及美國情報部門在其他地方的行動。該報引述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指NSA收集電話記錄的計劃未有明確傷害到任何一位美國人,但相比之下,史諾登揭發當局的國際行動「打亂了合法收集情報的行為」,甚至對國家安全造成「巨大損失」。

基於以上理由,《華盛頓郵報》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史諾登應該回國接受審判、向陪審團陳詞,並指這才符合公民抗命的傳統。文章又指責史諾登接受俄羅斯的庇護,傷害了其信譽,因為普京(Vladimir Putin)不曾特赦其洩密者。
如果史諾登拒絕回國,《華盛頓郵報》建議他及美國政府談判,前者接受相應的刑事責任,後者則承認其貢獻。但無論如何,該報認為由總統歐巴馬赦免並不恰當。
應退回普立茲獎?
當年在《衛報》擔任記者、負責撰寫NSA竊聽計劃報導的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在其有份創立的媒體《截擊》(The Intercept)上批評《華盛頓郵報》的立場。他指該報「創造了歷史」,成為美國傳媒史上首份在社論要求刑事起訴其消息來源的報紙。尤有甚者,該報曾經憑相關報導獲得普立茲獎的最高榮譽「公共服務獎」。
《華盛頓郵報》在社論中稱史諾登揭發的計劃當中,只有一項跟公眾利益有關,但格林華德指出,當年《華盛頓郵報》有份披露稜鏡計劃。格林華德質疑,如果《華盛頓郵報》的社論作者真心相信稜鏡計劃沒有問題,是不是應該先批評他們的記者及編輯當年公開此事、為傷害國家安全向公眾道歉,以及退回普立茲獎?
洩密重點不限於美國公民
此外,《華盛頓郵報》指史諾登洩露了「國際情報行動的細節」,然而在普立茲獎的官網上,列出該報獲獎的相關報導,清楚顯示他們報導了NSA在其他國家的行動。

格林華德更指出,史諾登早就表明他並非只關注美國人的私隱受到侵犯,而是所有人,他曾在受訪時表示︰「沒引起懷疑的監控不會因為只傷害到全球95%的人——而非100%——就變得合理。美國的開國元首沒有(在《美國獨立宣言》中)寫道︰『我們認為以下真理不證自明︰所有美國人生而平等』。」
況且《華盛頓郵報》在2014年報導他們獲得普立茲獎時,其執行主編巴朗(Martin Baron)亦曾表示,他們的報導揭發了一項「對美國公民的憲法權利以及全球所有人的權利有深遠影響」的國家政策。這足以說明《華盛頓郵報》清楚知道洩密重點不僅是美國公民的私隱及權利,而是跟全世界所有人有關。
公開文件決定權在傳媒
格林華德又指出,當史諾登的批評者——包括現時的《華盛頓郵報》——指責史諾登洩露機密文件、危害國家安全時,都有意無意忽略了一項事實︰史諾登本人並無公開有關文件。史諾登認為自己沒有足夠資格判斷公開哪些文件,故把文件交給幾位記者,由傳媒——包括《華盛頓郵報》——作出專業判斷,以符合公眾利益。
2014年1月1日,曾使用史諾登所提供文件撰寫報導的《紐約時報》及《衛報》均在社論表明應該赦免史諾登,兩份報章的立場跟《華盛頓郵報》形成鮮明對比。格林華德認為,史諾登是《華盛頓郵報》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的消息來源,在獲得獎項、榮譽及無數點擊後,該報竟然要求監禁其消息來源,實在奇怪得無法形容。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 No pardon for Edward Snowden (The Washington Post)
- WashPost Makes History: First Paper to Call for Prosecution of Its Own Source (After Accepting Pulitzer) (The Intercept)
- Washington Post Throws Snowden Under the Bus (Gizmodo)
- The 2014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Public Servic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Pulitzer Prizes)
- Some Facts About How NSA Stories Are Reported (The Intercept)
- Edward Snowden: NSA whistleblower answers reader questions (The Guardian)
- Washington Post wins Pulitzer Prize for NSA spying revelations; Guardian also honored (The Washington Post)
- Guardian and Washington Post win Pulitzer prize for NSA revelations (The Guardian)
- Edward Snowden, Whistle-Blower (The New York Times)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