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社論指史諾登不應獲特赦 遭批評忘恩負義

《華盛頓郵報》社論指史諾登不應獲特赦    遭批評忘恩負義
Photo Credit: Andrew Kelly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華盛頓郵報》曾因為史諾登提供的文件而獲得普立茲獎,日前卻在社論中表明他不應獲得赦免、須回國受審,被前《衛報》記者格林華德批評立場前後不一。

上星期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國際特赦組織以及人權監察等人權團體發起「赦免史諾登」運動,呼籲美國總統歐巴馬特赦一名流亡海外的洩密者。

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是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合約員工,他在2013年因為洩漏數以千計的機密文件,披露政府在9/11襲擊後對公眾進行電話及互聯網監控,成為爭議性人物。

然而曾因為使用史諾登提供的文件撰寫報導,而跟《衛報》於2014年同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華盛頓郵報》,卻於上星期六在社論表明史諾登不應獲得特赦

《華盛頓郵報》︰史諾登應回國受審

文章首先指出,為史諾登辯護者沒有否認他違反法律,複製並保存了150萬份機密文件,但其支持者認為其洩密目的以及所引發的政策改變,足以說明其行為有理。《華盛頓郵報》承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於境內收集電話的元數據(metadata),這項計劃若非違法至少也是危及私隱,因此其帶來的改變應歸功於史諾登。

然而《華盛頓郵報》指史諾登還洩露了更多不必要的資料,例如「明顯合法及未有明顯侵犯私隱」的稜鏡計劃(PRISM),以及美國情報部門在其他地方的行動。該報引述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指NSA收集電話記錄的計劃未有明確傷害到任何一位美國人,但相比之下,史諾登揭發當局的國際行動「打亂了合法收集情報的行為」,甚至對國家安全造成「巨大損失」。

AP_295335099239
Photo Credit: Jason DeCrow / AP Photo / 達志影像
2014年《華盛頓郵報》獲普立茲獎的公共服務獎。

基於以上理由,《華盛頓郵報》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史諾登應該回國接受審判、向陪審團陳詞,並指這才符合公民抗命的傳統。文章又指責史諾登接受俄羅斯的庇護,傷害了其信譽,因為普京(Vladi­mir Putin)不曾特赦其洩密者。

如果史諾登拒絕回國,《華盛頓郵報》建議他及美國政府談判,前者接受相應的刑事責任,後者則承認其貢獻。但無論如何,該報認為由總統歐巴馬赦免並不恰當。

應退回普立茲獎?

當年在《衛報》擔任記者、負責撰寫NSA竊聽計劃報導的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在其有份創立的媒體《截擊》(The Intercept)上批評《華盛頓郵報》的立場。他指該報「創造了歷史」,成為美國傳媒史上首份在社論要求刑事起訴其消息來源的報紙。尤有甚者,該報曾經憑相關報導獲得普立茲獎的最高榮譽「公共服務獎」

《華盛頓郵報》在社論中稱史諾登揭發的計劃當中,只有一項跟公眾利益有關,但格林華德指出,當年《華盛頓郵報》有份披露稜鏡計劃。格林華德質疑,如果《華盛頓郵報》的社論作者真心相信稜鏡計劃沒有問題,是不是應該先批評他們的記者及編輯當年公開此事、為傷害國家安全向公眾道歉,以及退回普立茲獎?

洩密重點不限於美國公民

此外,《華盛頓郵報》指史諾登洩露了「國際情報行動的細節」,然而在普立茲獎的官網上,列出該報獲獎的相關報導,清楚顯示他們報導了NSA在其他國家的行動。

Screenshot_from_2016-09-19_13_01_55
普立茲官網截圖

格林華德更指出,史諾登早就表明他並非只關注美國人的私隱受到侵犯,而是所有人,他曾在受訪時表示︰「沒引起懷疑的監控不會因為只傷害到全球95%的人——而非100%——就變得合理。美國的開國元首沒有(在《美國獨立宣言》中)寫道︰『我們認為以下真理不證自明︰所有美國人生而平等』。」

況且《華盛頓郵報》在2014年報導他們獲得普立茲獎時,其執行主編巴朗(Martin Baron)亦曾表示,他們的報導揭發了一項「對美國公民的憲法權利以及全球所有人的權利有深遠影響」的國家政策。這足以說明《華盛頓郵報》清楚知道洩密重點不僅是美國公民的私隱及權利,而是跟全世界所有人有關。

公開文件決定權在傳媒

格林華德又指出,當史諾登的批評者——包括現時的《華盛頓郵報》——指責史諾登洩露機密文件、危害國家安全時,都有意無意忽略了一項事實︰史諾登本人並無公開有關文件。史諾登認為自己沒有足夠資格判斷公開哪些文件,故把文件交給幾位記者,由傳媒——包括《華盛頓郵報》——作出專業判斷,以符合公眾利益。

2014年1月1日,曾使用史諾登所提供文件撰寫報導的《紐約時報》《衛報》均在社論表明應該赦免史諾登,兩份報章的立場跟《華盛頓郵報》形成鮮明對比。格林華德認為,史諾登是《華盛頓郵報》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的消息來源,在獲得獎項、榮譽及無數點擊後,該報竟然要求監禁其消息來源,實在奇怪得無法形容。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