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來不及道別,但我跟這位旅伴說了兩次「再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時候,我們跟大部分人都只能說一次再見,甚至來不及說再見。我卻有幸跟Zia說了兩次再見。
我們約在Angel Station相見,只離宿舍十分鐘路程,我卻特意化了妝。一邊聽著蘇打綠的《再遇見》,一邊慢走,心卻跳得很快。
一年沒見,會認得我嗎?
2015年9月底,我剛到倫敦的第二天,得知塗鴉大師Banksy正舉辦一個仿迪士尼樂園的藝術展覽,名為Dismaland。幾經掙扎,最後我還是帶點不情願地通宵趕車,參與Banksy這個盛會。

凌晨時份,我在冷冰冰的車站等車,遇上Zia ,原來她也要去Dismaland。就這樣她成了我第一個在英國認識的朋友。
我們一同等車、坐車、排隊(排了5小時)、入場、散場、到旁邊的海濱散步、回程。整整18小時,我們談了很多, 家庭、事業、友情、愛情……基本上把整個人生都談了一遍。
旅途上,總有些人與你素未謀面,卻對你出奇地坦白,敝開心扉,毫無顧忌。或許大家都認為對方在自己生活中不會再出現,一面之緣,坦白一下又何妨。有趣的是,這種只有一面之緣的朋友,往往會給你最刻骨銘心的勸勉,最真摯的祝福,最用力的擁抱。
那天告別前,Zia緊緊抱著我,她說:「我年輕時,第一次獨自離家到愛爾蘭生活一年,那次經驗改變了我很多,塑造了我今日的人生觀。你知道嗎?一年以後,你也會有很多改變,你會了解自己更多,你會知道想要甚麼。今天你以為重要的人和事,明年今日你會對他/它們有新的見解。珍重!再見!」
從那天起,我們除了在短訊中問候過兩三次外,再也沒有見面。

有些旅友,你永無機會跟他道謝,跟他說當日他一句無心之話,卻為你帶來無限啓發,你唯有在心中希望身在地球另一端的他一切安好。
但Zia不同,她一直住在倫敦,而且離我宿舍不遠。我不要讓自己有遺憾,一定要跟她好好說再見。
還未到Angel Station,Zia已在遠處呼喚我的名字,驚訝地說:「你的樣子變了很多!」見到她的一剎,我有點激動,忍著眼淚,緊緊擁著她不願放開。一年以來,經歷過的高低起跌,遊歷過的各個地方,一下子湧進腦海。
我的故事,該從何說起呢?還是你先說吧!
我們到了一家她常去的咖啡店。
Zia是一位藝術老師和策展人,她說從Dismaland中得到不少靈感,令她關注難民議題。所以過去一年,她做了不少有關難民的創作,出了一本書註,參與志願機構的行政工作,又到希臘教剛上岸的難民小朋友英語。
而我呢?我花了兩小時,分享了我大大小小的旅程,訴說了生命中那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失去了的,得到了的,還有這個咪貓碎步,都一一交代。
她一邊聽,一邊瞪眼、反白眼、爆出粗口、捉著我手、會心微笑、最後點了一根煙。
"So...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me since I last saw you."
Zia 靜默了好幾秒,呼出一口煙︰"Darling, this is too intense for one year. I feel exhausted even just by listening."
我問她可記得當天跟我說過甚麼?
她說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大家排隊排了很久,人有三急,幾經辛苦才找到廁所 。
我跟她說,一年前她跟我的「預言」都一一應驗了。感謝她當日提醒我要把握這一年的獨處,把自己當作一個新朋友般去認識。在不停的自我對話中,檢視自己。的確,這個「新朋友」令我嘖嘖稱奇,又驚又喜,有時很可惡,有時很可笑,有時很可愛。
跟上次一樣, 告別前,Zia緊緊抱著我,說了句 I love you。我說︰"love is so difficult",她說︰"Yes,love is very difficult but it is easier than we thought when we meet the right person"。
但願這次她的「預言」也會跟上次一樣應驗。
很多時候,我們跟大部分人都只能說一次再見,甚至來不及說再見。我卻有幸跟Zia說了兩次再見。
註︰這是 Zia 出版的書——《MIGRANTS》。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咪貓碎步(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歐嘉俊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