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新創的海外跳板:日本三大群眾募資平台介紹

台灣新創的海外跳板:日本三大群眾募資平台介紹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的群眾募資平台有哪些?以及在日本群眾募資是否盛行?又如何在日本做群眾募資?將在本篇有初步介紹。

在台灣要找日本工作,會找日本人力仲介;台灣新創企業要找日本消費者,可以透過日本的群眾募資。相信大家對於「群眾募資」並不陌生,對於小型企業或新創公司來說,初期的資金取得為主要的難題,而新興的群眾募資也就是借用群眾的捐款力量去達成目標。透過網路與社群媒體等的宣傳,目前這種募資平台正蓬勃發展,耳熟能詳的大概有美國的kickstarter,indiegogo及台灣的FlyingV和嘖嘖等等。那麼,日本的群眾募資平台有哪些?以及在日本群眾募資是否盛行?如何在日本做群眾募資?將在本篇有初步介紹。

日本的群眾募資稱為「クラウドファンディング(Crowdfunding)」。日本是在2011年開始引進群眾募資,並在2014年配合安倍內閣促進群眾募資發展的政策,放寬與改正《金融商品交易法》相關法規,而能更加靈活地運用。其中第一個出現的日本募資平台為「READYFOR」,另外也有「CAMPFIRE」、「Makuake」等已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平台。

日本募資平台到底熱不熱門?

根據crowdsourcing.org網站的資料,群眾募資的市場規模在2013年大約是5,100億日圓,2014年為1兆4,000億日圓左右。而其中,日本的市場規模在2013年為大約六億日圓。日本市場與海外市場比較之下規模相當小,但從下圖可以看到,從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月份計算的日本各個平台累計支援金額為一億日圓到70億日圓的爆發性成長。其中以CAMPFIRE、READYFOR和Makuake三大平台分佔總募資金額的50%以上。

日本眾籌平台
Photo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截圖

若以2016年7月的累計金額來計算,大餅圖如下。以百分比計算的話,前三位分別為READYFOR、Makuake、CAMPFIRE。總計這三家募資平台佔了超過50%的累計募資金額。

日本眾籌平台2
Chart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平台上募資的最高金額,為將近一億日圓的專案

截至2016年7月為止,在日本募資平台累積到最高的金額如下,為逼近一億日圓的日本動漫。而在2015年,金額最高的案子也是動畫,在Makuake累計到將近3,600萬日圓。

日本眾籌3
Chart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另外,在日本,籌措資金主要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達到目標金額時才可以獲得籌措資金,稱為「達成時實行型(All or Nothing)」,以及沒有達成目標金額也可獲得籌措資金的「實行確約型(All in)」。日本較大的募資平台多以「達成時實行型」為主。另一方面,在平台上發起募資專案的一方稱為「起案者」或「實行者」等,而對專案進行資金提供者稱為「パトロン(patron)」或「支援者」等。對資金提供者的回饋方式,主要為以下三大類型。

  1. 單純贊助,沒有金錢回饋的「捐贈型」(日語:寄付型)
  2. 相對有金錢回饋的「投資型」,其中又可分為基金與股票投資,或是融資型
  3. 依據專案內容而提供相當權利或產品的「購入型」

日本募資的主要平台

依據平台的不同,籌措資金的方式跟對資金提供者的回饋方式也有所差異。接下來介紹幾個主要的平台:

CAMPFIRE

日本最大的募資平台,手續費由原本的20%在2016年2月大幅下降為5%,成為日本國內手續費最便宜的募資平台。主要為音樂、書籍、漫畫、藝術、電影、產品等種類為主要的募資項目。募資方式有All or nothing和All-in兩種。

日本眾籌_campfire
Photo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截圖

READYFOR

日本第一個募資平台,從平台創立至今約有4,200件以上的專案募集資金,目前累計有23億日圓以上的購入型募資平台,主要募資項目有社會貢獻相關與國際支援相關。募資方式為All or nothing。

日本眾籌_readyfor
Photo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截圖

Makuake

由媒體集團CyberAgent所經營的「Makuake」。不論各種類型,只要是嶄新的發想即可刊登,利用電子報做商品介紹,並在新宿伊勢丹有展示場,也屬於日本前幾大的募資平台。募資方式為All or nothing或是All-in。

日本眾籌_makuake
Photo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截圖

日本募資平台的比較表

最後整理目前日本主要幾個募資平台的比較表。除了選擇知名的募資平台,還要依據產品特性與目標客群等去選擇最適合的平台,才會有最好的效果。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新創企業前來日本市場,WIJ除了幫助大家來找工作,接下來也要支援新創進入日本市場。如果對日本群眾募資有興趣、問題的,都可以和WIJ聯繫。你準備好在日本募資了嗎?

日本眾籌4
Chart Credit: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

資料來源:foundplannera-port大阪府法規宣告Wikipedia2015募資排名ferret

本文獲《日本‧職場‧生活‧趨勢》授權刊登 ,原文發表於此
《日本‧職場‧生活‧趨勢》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