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金融科技(四):推薦六個APP幫你省下每天的時間與日常開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鼓勵大家從現在開始多注意些類似的訊息,畢竟能夠省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須花費,或是花一樣的錢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可以拒絕呢?
前陣子跟朋友吃飯,席間朋友提到我寫的「生活中的金融科技」系列文章,開始慢慢引起一些小小的迴響;只不過,離一般民眾的生活好像還稍遠了點。
「離一般民眾的生活還遠了點」,這句話就像最近爆紅的洗腦歌PPAP一樣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我一向不喜歡高談闊論談金融專業,因為唯有讓一般民眾都能認識金融、瞭解金融,才是提升台灣整體金融環境最快的方式。於是這篇文章我想談談,金融科技可以怎麼幫我們省下一些日常的開銷。
(註:本篇文章只是筆者的使用經驗分享,絕對不是工商業配文 XD)
我們每天眼睛睜開,出門後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家裡到公司的距離,其實不管是搭捷運或是開車上下班,金融科技都能夠稍微幫我們省點費用。
如果是搭捷運,可以去下載一款叫「UUPON」的APP,註冊完會員綁定悠遊卡後,每天搭捷運都可以累積點數。點數的功能很多,可以抽獎、兌換全家的商品(應該很少人不喝咖啡吧!)、甚至可以把點數轉成各個航空公司的里程數(下次出國搭商務艙就靠平時的累積)。
如果是開車的話,難免會遇到停車的問題,可以去下載一款叫「停車大聲公」的APP,這款APP可以即時顯示目的地附近的停車場費用與剩餘車位,更酷的是綁定信用卡後,會自動幫你查有免費停車的停車場在哪。
進了辦公室後,就會開始煩惱一個上班族天天要面對的難題,中午究竟要吃什麼?這時候可以下載「GOMAJI Pay」的APP,裡面有提供多樣化的便當或飲料選擇,而且都比店面價多一點優惠喔。
便當吃膩了或辦公室坐久了中午想走出去吃飯,那可以下載「街口」或是剛剛提到的「GOMAJI PAY」來使用,綁定信用卡後都會有七折到九折不等的回饋,而且消費金額還可以累積成點數,下次消費扣款時都能夠再次進行折抵。
吃完了午餐開始要想晚餐了(有在上班嗎我?希望老闆不要看到這篇),晚餐想買點食材回去自己煮,那麼「honestbee」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只需要在手機上挑選完食材,綁定信用卡付款後食材就會送到自己家門口;除了食材價格幾乎都跟店面價一樣外,還會有額外的信用卡優惠。如果晚餐想要跟三五好友去聚餐,那中餐使用的「GOMAJI Pay」跟「街口」依然是很好的選擇。
除了行與食之外,許多家裡的日用品其實也都可以在網路上購買。
最近台新銀行替生活在數位時代的年輕人推出了「Richart」專戶,只要綁定台新的信用卡,所有的數位通路都能夠享有2.5%的消費回饋,回饋不像以往是抵扣下期帳單,是直接現金存入戶頭。
說到開戶,現在很多銀行都有線上開戶的功能,只要在網路上填好資料,上傳好身分證件,到了分行後大概30秒就可以開好戶頭,我使用過的台新跟中信都有這個功能。雖然還是要跑一趟分行,等不論是等待或是申辦的時間都可以大幅減少。
現在許多的支付工具為了養成使用者習慣,通常會釋放出很多的優惠,金融科技的確可以幫銀行或店家省一些成本,而企業會將剩下成本的一部分回饋給消費者,這是無庸置疑的。
我鼓勵大家從現在開始多注意些類似的訊息,畢竟能夠省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須花費,或是花一樣的錢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可以拒絕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