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養寵物的功課:從樹懶「快俠」身上學會,愛不是佔有

看電影養寵物的功課:從樹懶「快俠」身上學會,愛不是佔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家長或老師如果聽到小朋友問:我可以養貓狗嗎?養老鼠嗎?養蜥蜴嗎?甚至養「快俠」嗎?你該怎麼回答?還有些小朋友很怕流浪狗,有的人直到長大心裡都還會有陰影,面對這個問題你該怎麼教導他呢?

文/佐渡守(動物當代思潮團隊)

「如果我也能跟快俠(樹懶)、尼克(狐狸)和茱蒂(兔子)做朋友,該有多好!」許多小學階段的小朋友,會因為喜歡動物而有接觸動物的慾望,所以常會纏著父母要求飼養貓狗;看到同學養老鼠也想要擁有一隻;電影《動物方城市》播映後,也滿心希望身邊能出現這樣的動物朋友。

對於此,台北市中山區吉林國小教師、同時也是關懷生命協會種子講師的湯宜家,有她自己教學上的親身經驗與看法。她說:「其實無須克制孩子這種慾望,而是必須讓他理解,愛不是佔有。」

以《動物方城市》為例,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國外引起飼養「快俠」的風潮,一如多年前台灣流行飼養電影中的「可魯」,緊接著半年之後,國內出現拉不拉多犬棄養潮,《動物方城市》在國外狀況也是一樣的,近來出現大量的樹懶棄養潮,預估一年大概會有500隻被丟出來,目前仍在增加當中,現在必須成立樹懶庇護所來收容牠們。

湯宜家說:「小孩看完電影多半都會很興奮,都很想養『快俠』。樹懶因為動作慢很容易捕捉,被集團補抓後爪子會被剪掉然後販賣。在國外,有些小樹懶因為沒有媽媽照顧都會失溫,所以帶回家養一個月就死掉了。」

因此,家長必須讓小朋友理解現實的一面。她說,像台灣有一陣子流行養綠鬣蜥,寵物店會跟大人小孩說很好養,只要晚餐一片高麗菜就可以活下來:「我們會跟孩子說,去動物園看過就知道,綠鬣蜥長大有160公分長,你願意讓出客廳給牠活動嗎?」

哈姆太郎也需要幸福快樂的日子

至於小朋友最常飼養的小老鼠哈姆太郎,身為教育者,湯宜家設計了一個名叫《愛虎尋家記》的教案。她說:「我在實習時,看到訓導處有學生把不想養了的老鼠跟鼠籠放在失物招領區供人認領,我就把牠帶回家,還為此拍了一段教學影片。」

湯宜家表示,這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因為老鼠很便宜,夜市50塊錢就可以買到,所以通常只要小孩要求,家長就會屈服,可是怎樣才能讓老鼠幸福快樂,絕不僅僅是50元的事,後面還有很多問題會發生,因此需要利用教學讓學生知道。

3

4

「因為我是英文老師,所以我結合英文繪本《Hamster Home》,告訴孩子飼養動物需要怎麼做。現在我又即將推出第二集,因為今年我轉到新的學校教書,開學又看到兩隻老鼠放在訓導處的失物招領區。」

這次湯宜家收養的是同父同母的姊妹花,Omelette一個月大,有啃籠子的習慣;Fuffy約兩週大,很不親人。「我想這是牠們被丟出來的原因。」她說:「照顧動物是責任,教學者扮演的角色,就是讓孩子理解他們所飼養的動物。像Omelette會啃籠子,是因為體力太好,晚上很無聊,只要提供牠足夠的玩具,就可以解決這個困擾。」

動物不是玩具,我們必須好好愛護牠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動保教育,湯宜家從我們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同伴動物開始,她以《小狗花花》的教案為例,像是低年級小朋友,可以利用影片搭配繪本,講解以下所列狗狗的五大需求,最後使用賓果連線的方式做學習評量:

  1. 需要清潔的食物與飲水
  2. 需要舒適的生活環境
  3. 生病受傷時能看醫生
  4. 不被驚嚇與被虐待
  5. 能展現動物原本該有的正常行為

圖片_9
賓果連線:狗狗的食物有哪些?

同樣使用《小狗花花》進行教學,對中年級小朋友就可以加深層次,例如講述動保法與飼主責任,利用飼養動物的評估測驗,只要完成9格任務,就代表具備基本的飼養能力了。

家人同意我養一隻狗

我準備好照顧狗狗的一生(12-17年)

我已經知道什麼大小的狗狗適合我

我知道照顧的狗狗所有事情(例如:打預防針、植晶片)

我的家庭有能力可以讓我準備狗狗需要的飼料、用品的金錢

我可以提供狗狗一個舒適的空間居住

我有時間可以陪狗狗遊戲

我願意每天帶狗狗散步

我願意每天幫狗狗清理大小便

高年級小朋友,則可以跟他們多聊聊《小狗花花》影片裡有哪些違反動保法的行為,以及流浪狗在外面的遭遇,我們可以為牠做些什麼。有的年紀大一點孩子,學校會舉辦校外教學參訪,到收容所去照顧動物、陪伴狗狗。

2
動保法規定:未滿20歲無法定代理人同意不得飼養動物;不得惡意騷擾、傷害、虐待動物;不得任意棄養動物;應提供適當之食物、飲水及充足之活動空間。

為什麼會有流浪狗?你會害怕牠嗎?

當很多小孩聽到期末有一週要上狗狗的課程,第一個反應是害怕,可能聽說曾經有人被狗咬過。這個部分,湯宜家建議家長、老師可以使用《哈囉皮皮》來教導小朋友,從影片裡就會認識到狗的行為,湯宜家說:「我們會告訴小朋友,當狗狗出現不安的訊號,像是耳朵貼平、後退、夾尾巴、撇頭不看你、舔鼻子的時候,就不要再靠近牠。」

同時也可以藉由影片,讓孩子去觀察環境,為什麼會有流浪狗的存在?會產生什麼問題?針對國小到國高中不同年齡層,都可以用不同提問來帶入討論。

最終當然是呼籲以認養代替購買,她說:「只要不購買,市場就會縮小,就不會有那麼多非法繁殖與棄養的問題,收容所還有很多狗狗在等待第二個家,希望大家透過影片多多了解流浪狗的處境。」

圖片5

在人類的環境裡,飼養適合人類的動物

回到「愛不是佔有」這件事,湯宜家說了「阿毛」的故事,一隻她所領養的狗。阿毛還在收容所的時候,就很特別地、會貼著籠子等待人家來摸牠,她說:「這就是同伴動物與野生動物最大的差別,有的貓狗喜歡跟人互動,但野生動物不會,所以在人類的環境裡,我們必須養適合的動物。」也就是同伴動物,而非野生動物。

圖片8
在收容所貼著籠子等待人家摸牠的阿毛。

圖片9
現在阿毛期末都會隨湯宜家進入班級擔任助教,建立孩子認養的觀念。

若小朋友喜歡野生動物呢?家長或校外教學該不該帶小朋友去動物園?提倡動物權的團體認為,動物園的圈禁對動物是一種傷害,不過動物園的存在已是既成的事實,除了可以改為野生棲地觀察來取代觀看動物的展演,老師和家長帶領參觀動物園之前,也可以先教小朋友有關動物福利的觀念,再讓孩子到動物園或動物牧場時,自行去觀察與判斷,將可發現小朋友會因此有些思考的調整與行為的改變。

其他教學影片推薦

動物當代思潮團隊將持續側記「挺挺動物生活節」各場次講座內容,請繼續鎖定。

【挺挺動物講座】

三大導演:吳念真、齊柏林、Raye 《一切從「理解」開始》
教育專家:湯宜家、山夢嫻、吳宗憲、林憶珊 《動保「心」生命教育》
保育專家:徐昭龍、廖珠宏、陳美汀、李璟泓 《從淺山保育走向里山生活》
海洋研究:余欣怡、徐啟峻、王昭湄 《從海洋保育走入里海生活》

責任編輯:楊之瑜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