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鬥庭長遭拔除,5大論證反駁:真的不是「政治清算」!

馬王鬥庭長遭拔除,5大論證反駁:真的不是「政治清算」!
Photo Credit: 象心力 CC BY 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她真的是因為不適任而被拔除,這一次司法院嚐到了被外界「冤判」的滋味。

第一,張瑜鳳就其質疑事項,竟然是以不記名投票,洪英花法官對這一點,就非常不服,洪英花強調,這是「對事」的討論,是要記名的;只有「對人」的討論,才不記名。

第二,張瑜鳳的提案,經過討論後表決,出席法官以「7:2」通過洪英花的研究報告,並不接受張瑜鳳的質疑,多數法官壓倒性認定刊登洪英花法官研究報告之刊物,符合進修辦法之規定。

上述張瑜鳳的質疑和提議,明顯是自曝其短。

一來,她身為法官,且還是主席,卻完全不懂開會的「討論規則」(議事規則);有關「事項」的表決是應該要公開的,因此那是「見解」問題,不涉及人身判斷,不需要隱密;第二,當她特別提出質疑時,她得到的「認同」,依照投票結果來看,扣掉她自己一人,剩下只有另一個人和她一樣見解,其餘七人,全數投反對她見解的票。

由張瑜鳳主持研究報告會議的「提案」,與她在承審王金平案「假處分」時,都可明顯看到,她的見解若非受到「同仁質疑」,就是屬於「極少數派」。

這種現象,姑且不論她辦案是否認真,單就其「法律見解」而言,如果她連懂法律的同仁都無法說服,那她又將如何說服不懂法律的百姓呢?

上述多項事實與論證,可以看出,張瑜鳳的「免兼庭長」,應是沒有政治清算的打壓成分。

以媒體和立委政客們,對她的人事案不滿之氣氛以觀,如果她真的受有委屈,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她效法「洪英花庭長免兼案」的方式,站出來挑戰司法院,司法院還招架得了嗎?

張瑜鳳法官面對社會各界一片質疑和撻伐之聲時,她不但沒有任何不服、不滿的聲音,反而很是謙抑的透過同仁表示:「正深切反省中,還是要做好法官的本分,希望社會資源不要浪費在我身上。」

由此可見,張瑜鳳免兼庭長一案,真的「很單純」,沒有政治清算或鬥爭在內,頂多只是辦事不力,遭到捨棄或切割罷了。

司法院遭到報應 蒙受冤情無處訴

對於整起事件,一位資深司法官員很俏皮的說,「司法」經常以「草率、違法、不合邏輯」的烏龍判決,給人民製造了許多冤情和冤判;而今,好不容易,張瑜鳳庭長的不適任案,終於讓司法院自己嚐到「被冤判」的滋味!

整個社會大眾在不明真相之下,就一面倒的下判斷,認定:這個人事案,一定是司法高層在搞政治清算!司法黑手一定有在其中搞鬼!

可是,事實上,司法高層真的沒有在張瑜鳳的免兼庭長案搞政治清算或政治鬥爭。

問題是,司法院又不方便站出來公開表示:張瑜鳳庭長的法律見解,經常是少數派;張瑜鳳庭長的官場表現,曾經是上面長官視為自己人的表現;張瑜鳳庭長沒有委屈,是我們司法高層才有委屈。

司法界官員看到這種情形,有人笑笑打趣,凡事總有報應的。

本文獲法治時報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 象心力  CC BY SA 3.0

Photo Credit: 象心力 CC BY SA 3.0